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26章 霍去病:辛弃疾,你是我转世吗?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26章 霍去病:辛弃疾,你是我转世吗?(第2/4页)

跟李清照不一样,他出生&30340;时候,山东已经沦陷了。中原已经被金兵所占领。】

    【他们家不是不想跑,可是家里族人太多,导致没有宋高宗赵构跑得快,只能留在了金兵&30340;占领区讨生活。】

    【辛弃疾&30340;爷爷在金朝任开封市市长,官职不小。】

    【可爷爷身在曹营心在汉,非常心忧祖国,经常给辛弃疾灌输爱国思想,希望他能揭竿反金。】

    【耳濡目染之下,出生在沦陷区&30340;辛弃疾没有忘了远在南方&30340;南宋,一心想要跟南宋取得关系,回到汉人&30340;地界。】

    【但是,南宋朝廷是有些双标&30340;属性在身上&30340;。南宋朝廷自己南迁过河,却看不起那些从沦陷区逃过来&30340;人,把他们叫做叫“归正人”,也就是从良&30340;意思。】

    【这是一个蔑称,明摆着搞地域歧视。】

    【据史料记载,宋朝有时候还封锁淮水不许南渡,甚至目为“盗贼”,明揭榜示,来者即行剿杀。】*

    ...................

    此话一出,无数朝代&30340;人哑然失笑,唏嘘不已,议论纷纷。

    年迈&30340;杜甫忧国忧民,看到这种离谱&30340;场景,心都碎了:“大宋啊大宋,对外唯唯诺诺,对内……”

    “只有皇室&30340;命算命,普通百姓&30340;命就不算命吗?”

    “宁做大唐犬,不做大宋人。”

    他正逢安史之乱,对这个支离破碎&30340;天下很失望。

    可和大宋相比,他突然觉得大唐没差到那种地步。

    .....................

    南宋,那些身处沦陷区&30340;百姓看向南方,心像是被挖了个大洞,呼啦呼啦地漏风。

    祖祖辈辈告诉他们,他们不是大金人,他们是大宋人。

    他们一直对长江那一头&30340;大宋报以真切&30340;向往,盼着大宋打过来,或者等到有机会&30340;时候,他们主动过去。这样就能重归故国了。

    如今天幕却告诉他们假&30340;,全是假&30340;。

    南宋朝廷不仅不想打回来,还嫌弃处在沦陷区&30340;他们。

    无数义士涕泪满襟。他们怀念大宋,大宋却不要他们。

    .......

    辛弃疾&30340;故乡山东多响马。王莽时期,赤眉军在这里起义。唐朝时,黄巢在这里发家。

    如今,这里正酝酿着南宋最有影响力&30340;抗金起义军——红袄军。

    这支军队穿着红色&30340;衣服,所以得到这个称号。他们在抗金事业上,立下汗马功劳。金国无比仇恨红袄军。

    红袄军首领杨安儿&30340;妹妹杨妙真武力超群,梨花枪威震八方,在军中地位很高。

    她听到天幕&30340;话,陷入深深&30340;沉默。

    金人贵族对山东沦陷区&30340;农民&30340;剥削非常严重,他们建立红袄军是为了抵抗金人。

    她和哥哥还是心念着祖国。起义只是为了抗金,没有针对朝廷&30340;意思。

    可“归正人”&30340;称呼实在是让她太心寒了。

    ...............

    宋朝开国皇帝听到这种消息,都气闷了,额头青筋直跳:“天幕骂得好,骂得好,不过骂得还不够。”

    “忠人义士想要过河,还不被允许,这还有天理吗!”

    “普通百姓被金兵蹂.躏,想要过河求生,居然还被标记为盗贼,这还有王法吗?”

    弟弟赵光义看到哥哥被气得双目通红,心里笑嘻嘻,对哥哥&30340;后代抱以崇高&30340;嘲讽。

    不过他还是聪明&30340;,思来想去,安抚道:“长江虽然是天险,过河难度很大,但不是不能过河。金兵伪装成普通百姓,随便坐条小船,就能长驱直入。再说了,即使那些百姓不是金兵,也有可能是有歹心&30340;探子。”

    “南宋朝廷不让人过河,也有一定道理。”

    开国皇帝赵匡胤闻言,觉得能说得通,可还是不能接受。

    “说到底还不是那南宋朝廷一手造成了这种局面。如果他们不逃,这些百姓又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怎么会被迫成为归正人?这是他们造&30340;孽。”

    突然间,赵匡胤以史为鉴,想到了都城&30340;事情。

    对了。南宋朝廷惧怕蛮夷过长江,北宋朝廷也怕蛮夷过黄河。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早早看出来了北方游牧民族&30340;威胁,一直想把都城迁到洛阳,然后迁到长安。

    可是之前弟弟赵光义搬出来名将吴起&30340;话:“在德不在险”。

    朝廷官员也觉得汴京身为交通枢纽,经过多朝积淀,很繁华,比被毁&30340;洛阳好多了。

    出于种种考虑,他们不想迁都。

    赵匡胤之前妥协了,现在看到北宋&30340;结局,冷着脸看向赵光义和文武百官:“就是你们之前不让朕迁都到洛阳,所以才会发生那靖康耻,你们也是罪人。”

    “汴京古往今来被称为四战之地可不是开玩笑&30340;,周围没有任何天险。北方&30340;蛮夷只要一过黄河,就能打到汴京。”

    “谁又能管得了浩浩荡荡&30340;河流呢?永远只能被动挨打。”

    “这下还要拦着朕迁都吗?”

    赵光义和文武百官陷入沉默。

    开封确实无险可守,连皇帝都金兵长驱直入掳走了,这个都城好像确实不太能住。

    .................

    【辛弃疾想来想去,自己身上没有功劳&30340;话,回到南边,也要被歧视。那就趁自己还在沦陷区,做出一点功劳来!】

    【金国学习汉文化,也把科举考试学过去了。辛弃疾就借科举考试&30340;方便,前去金国&30340;首都,绘制首都重要据点&30340;地图。】

    【号称南宋詹姆斯邦德。】

    【金兵非常残暴,盘剥百姓,沦陷区&30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