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32章 汉文帝:李商隐,你在诽谤我!(第1/3页)
唐朝初期,宦官还只能算是奴隶。
李世民愤怒地说:“朕曾经下令,不得设置三品以上&30340;宦官,一个宦官最多只能到四品。未来&30340;人把祖宗之法全部都忘掉了吗?真是孝顺啊!”
房玄龄安慰道:“陛下,王朝末年,可能未来&30340;皇帝也有难言之隐,不得不变更祖宗之法。”
李世民毫不留情地骂:“有什么难言之隐?简直是废物一个!”
“把家奴养得如此胆大包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仅害了后世子孙,还留下千古骂名!”
“朝廷已经这么乱,底下是什么样还用多说吗?”
“定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向来爱民如子&30340;他一想到那个场景,就感觉到深深&30340;痛苦。
他恨不得把那些违背自己&30340;后代抓到自己面前,拿鞭子狠狠抽打,生死不论。
李世民说着说着,眼前浮现水雾,眼泪都落下来了。
曾经和李世民打天下&30340;臣子死后,李世民当场哭泣。未来魏征死后,他也当场落泪。
他虽然是九五之尊,却也是有血有肉&30340;普通人。
普通人面对王朝落幕尚且悲伤,更何况吃瓜吃到自家。
笑是会传染&30340;,哭也是会传染&30340;。文武百官被他所感染,也情不自禁哽咽。
日月轮转,时光流逝,长安还在,他们不在,大唐也不在了。
泱泱大唐落幕&30340;样子和史书中&30340;朝代,都是一样&30340;难看。不对,好像更难看一点。
甘露之变简直让皇权跌穿地心。
李世民见文武百官都如此情态,吸吸鼻子,决定振作起来。
他做了个深呼吸,稍稍平定好心情,冷声说道:“以史为鉴,尚且可以知兴替,更不用说,这未来比史书还有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他统治期间,宦官别想出头。同时,他也要设一个严苛&30340;祖宗之法,严格限制宦官&30340;权利,让子孙后代不可轻易动之。
再加上天幕&30340;警醒作用,肯定能减缓宦官登上舞台&30340;速度了。
..........
另一个大唐&30340;世界里,武则天已经堂而皇之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大权在握&30340;女皇,好不威风。
这个时候,程朱理学还没有出世,底层百姓没有被过多洗脑,对女皇&30340;出现,倒也不算抗拒。
毕竟皇帝换了一百个也不重要,他们只关心田里能不能多收点粮食,好让家里都吃上饱饭。
另一些底层百姓提起女皇&30340;时候,面上会露出一种柔软又好奇&30340;神色。普罗大众往往嫉妒又厌恶纸醉金迷、大腹便便&30340;国王。女皇继位却天然会让人想到母性和慈爱。
华夏进入了一个全新&30340;女皇时代,政坛底下暗潮涌动,明面上还算和谐。
家宴上,武则天一边品着美酒,一边看着天幕,看着看着,酒都喝不下去了,简直如鲠在喉。
她重重地拍响桌子,简直难以置信:“怎么会有人把兵权交给宦官,难道是没有武将可以用了吗?”
“婉儿,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离谱&30340;事情?”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太宗留下来&30340;规定被严格落实,宦官也就是看看大门、扫扫地。
让宦官领兵,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女官上官婉儿若有所思,思索片刻,温声说道:“陛下,别把身体气坏了。”
“臣有一种猜测,未来有武将叛乱,导致皇帝不再相信武将,开始放权给宦官。毕竟宦官是无根之人,只能依附皇帝,谁知道宦官有权了,比武将还可怕?”
武将从边疆杀到京城还需要时间,宦官半夜就能弄死皇上。
武则天不忍直视。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帝王需要在各方势力之间端水,比如文官和武官,比如派系和派系,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
未来&30340;皇帝可好,直接把这个平衡给玩崩了。
武则天:“十常侍&30340;教训还历历在目,却有人没长记性,把宦官当没野心&30340;狗,简直笑话。你们说是不是?”
她&30340;儿女们纷纷附和。
十岁&30340;李隆基穿着华丽&30340;袍子,坐在父王旁边,点头如捣蒜,一副乖顺&30340;模样。
是啊,皇帝应该像奶奶一样牢牢把权力抓在手上,怎么能把权力交给别人?
卧榻之间,岂容他人鼾睡?
如果他做皇帝,他绝对不会干出这种事!
未来&30340;皇帝真是一群蠢货!
...........
天宝年间,唐玄宗时期。
中老年李隆基突然感觉手里&30340;荔枝不香了。
什么?未来宦官势力居然那么大?!
没来由&30340;,他突然有点心虚,眼光闪烁。
唐太宗把宦官限制得死死&30340;,宦官最多只能打杂,李治和武则天时期也牢牢贯彻了这个祖宗之法。
他自己刚刚继位&30340;时候,锐意进取,学习了很多太宗皇帝&30340;优秀政策,比如广开言路。
可眼见着开元盛世如此繁华,他感觉自己做&30340;已经够多了,功绩比太宗皇帝还要多,于是想休息休息。
宦官又好用又忠心。他选拔太监很随意,经常授予三品&30340;左右监门卫将军,已经违背了太宗&30340;祖宗之法。
逐渐,太宗留下来&30340;规定犹如虚设。
中老年李隆基感觉有点不妙,锐利&30340;目光扫过身旁&30340;两位心腹宦官。
空气突然凝滞下来,充满火.药味。
宦官高力士看到未来&30340;甘露之变,察觉不妙,立刻跪地,痛哭流涕:“陛下,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虢国公杨思勖也跪地,哭着求情。
他们战战兢兢,感觉自己今天要凉,心中哭天抢地。
真冤啊!他们虽说位高权重,却真&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