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37章 第四位诗人居然是他[感谢快乐星球居民的小萌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37章 第四位诗人居然是他[感谢快乐星球居民的小萌主](第1/4页)

    宋之问耳边如同惊雷炸响,天哪,天幕怎么会说起这种事情!

    他&30340;外甥刘希夷虽然考中进士,文采也好,却不算出名,过得很落魄。

    不久前,刘希夷确实拿着诗文找到自己,想让他品鉴一下。

    宋之问见到那句诗之后颇为喜欢,便和外甥商量了一下,把这句诗据为己有。外甥也想讨好自己这个皇帝面前&30340;红人,所以答应了。

    在宴会上,宋之问交了一首诗,里面有一联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首诗出来之后,很多文人叹服,连武则天也颇为喜欢。

    宋之问志得意满,满面春风。

    谁知道天幕居然把这种事情暴露出来了!

    坐在主位上&30340;武则天冷飕飕&30340;声音传来:“宋之问,那一句不是你写&30340;?”

    “你可知道你犯了欺君之罪?”

    这一联柔婉华丽,充满感伤&30340;情调,仔细品读还颇有哲理。

    武则天只看了一眼,便深深记了下来,有些爱不释手。谁曾想这背后居然还有这般血腥&30340;故事!

    宋之问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30340;气息,连忙跪下来,脸色白得像纸,张开嘴想辩驳,却又不知道怎么辩驳。

    毕竟连天幕都说那一句诗是他外甥原创。

    宋之问知道武则天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敢欺瞒,只能痛哭流涕求饶:“陛下,是刘希夷觉得见不到皇上,所以想把那句诗给我,讨来陛下&30340;欢心。我们关系很好,所以他想让我出名。

    臣也是一时糊涂,就不应该答应他!”

    当上司问责&30340;时候,下属最好不要把过错夸大,尽量大事说小。

    宋之问深谙此道,愣是把抄袭这件事情完全推给外甥,把自己打造成清清白白&30340;莲花。

    武则天却不吃他这种小把戏:“你和他关系好?那你怎么会杀了他?”

    宋之问连忙说道:“陛下,刘希夷现在还好好地待在皇宫外,根本没死。天幕所说&30340;话也不能尽信。”

    武则天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来人啊,召见刘希夷。”

    刘希夷恍恍惚惚地来了。

    他几天前给了舅舅一句诗,果不其然,舅舅靠着这句诗更火了。他心里有点不满,正打算和舅舅抱怨。

    结果天幕居然说自己未来会被舅舅杀掉?直接就把他弄懵了。

    武则天:“那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到底是谁写&30340;?”

    刘希夷:“陛下,是我写&30340;。”

    武则天:“是你主动要给你舅舅?还是你舅舅问你要?”

    刘希夷感觉到宋之问&30340;视线越发炙热,心中纠结。

    他跟舅舅关系是真&30340;好,这让他摇摆不定,不知道说还是不说。

    可紧接着,天幕说&30340;杀人案件在脑海中闪回。

    他狠下心来,并不隐瞒,直接说:“是舅舅主动问我要&30340;。”

    武则天捏着玉扳指,有些生气,失望地说:“想不到宋之问你居然是如此欺世盗名之辈!”

    宋之问希望武则天看在往日&30340;情分上,饶过自己,可随着武则天话音落下,他感觉自己要凉了。

    他哭天抢地地求饶:“陛下——”

    武则天挥了挥袖子,有点犯恶心:“来人啊,宋之问欺君罔上,关进天牢,案件由大理寺审理。”

    宋之问身上没有文人&30340;清高,也没有文人&30340;操守,写诗只是为了往上爬。他听到武则天&30340;命令之后,整个人如同霜打&30340;茄子,好像老了十岁,脊背都变得佝偻起来。

    他完了,他这辈子完了!

    刘希夷有些心疼,却想到天幕地说&30340;话,最终还是冷下心肠。

    他可怜舅舅,舅舅未来可不会可怜他。母亲知道自己早亡,不知道会有多伤心。

    要不是天幕帮他,他早就身首异处!

    刘希夷这个外甥年纪比宋之问大,却长着一张好脸,堪称美姿容。

    武则天觉得赏心悦目,又想到他&30340;文采,于是说道:“你舅舅被关进天牢,职位空下来,你就顶了他&30340;差吧。”

    “多谢陛下!”

    ..............

    玉真公主府上,王维陷入沉默。

    他确实准备在长安稳定下来之后,把家人都接过来,最好能买个大一点&30340;地方,让他们都能安置下来。

    其中,终南山是他最喜欢&30340;地方。

    那里素来被称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鸟语花香,峰峦叠翠,美不胜收,很多文人在那个地方隐居。

    最重要&30340;是,那是偶像陶渊明曾经隐居&30340;地方。

    如果能住在那里,那他就死而无憾了。

    结果他未来居然买了宋之问&30340;房子。

    他在长安待得不久,还不知道宋之问名声这么差,想来想去,下了决心。

    别墅还是得买,却不能买宋之问&30340;了。

    ..........

    东晋年间,隐居&30340;陶渊明拎着锄头,正在开垦荒地。

    野草太过茂盛,豆苗非常稀疏,收成差得不行,怎么除杂草也除不完!

    陶渊明非常恼火,索性放下锄头,准备休息一会。

    他突然看到王维在终南山买下自己&30340;别墅。

    他微微睁大眼睛,突然有一种时空转换&30340;神奇感。

    在未来,同为诗人&30340;王维也照葫芦画瓢,学着自己隐居。

    他自己虽然死了,没能见到未来,可后来&30340;诗人和他一样追求心灵&30340;平静——这浮躁&30340;社会还是有不随波逐流之人。

    真好!

    陶渊明颇有一种有了同伴&30340;感觉,更加投入地看着天幕,笑着自言自语:“几百年后,大唐&30340;诗人种地应该会有进步,让我从王维身上学学,有没有什么好&30340;办法,提高收成!”

    谁知紧接着,他&3034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