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41章 李亨:不要怪我不孝顺!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41章 李亨:不要怪我不孝顺!(第3/5页)



    唐玄宗也有了台阶下:“有道理,来人啊,把太医叫来,给禄儿诊治!”

    当然,即使不杀安禄山,他也不会让安禄山再出长安了。

    安禄山要是知道唐玄宗愿意放过自己,估计得感谢死白居易,没把自己想要造反&30340;地方写明白。

    白居易如果知道&30340;话,估计要哭了。

    他是不想写明白吗?他是不能写啊!

    没看到他,连唐皇都不能写清楚,只能写汉皇吗?

    唐玄宗见过安禄山,见他没有造反&30340;意思,心里舒服不少。他给了安禄山如此高&30340;权力,让他管辖三镇,就是因为无比信任他。

    如今安禄山好像没有辜负他&30340;信任,让他心里稍稍安定。

    不久,宰相杨国忠也战战兢兢地来了。

    唐玄宗态度非常不好:“你听到天幕说&30340;话了吗?未来&30340;叛军,居然会把你当成混乱&30340;源头,这是为什么,你做了什么伤天害理&30340;事情。”

    杨国忠扑通一声跪下来,哭天抢地:“陛下,臣做&30340;事情都是您指使&30340;。那些外人为什么敢造反?那是因为看不惯臣外戚&30340;身份、看不惯陛下!”

    “西汉时期,以吴王为首&30340;七个藩王,打着‘杀晁错,清君侧’&30340;名号,发动七王之乱。他们不仅是想清君侧,也想把君清掉。”

    “晁错是奸臣吗?他只不过是个筏子!”

    唐玄宗闻言,思索良久。

    确实啊,晁错是个好官啊,他是主张削藩,所以才被天下共击之。

    杨国忠想到自己&30340;妹妹,又为妹妹求情:“这世上哪有什么红颜祸水?不过是那些造反&30340;小人非要拿这个当借口罢了,陛下明鉴啊!”

    唐玄宗望天长叹:“唉,你说得有理。这样吧,朕把这件事情交给你,你好好查清楚,到底是谁有反心。

    安禄山那边,需要你多多注意,朕把他软禁了。等他洗脱嫌疑,才会将他放走。”

    杨国忠答应得非常爽快:“臣遵旨!”

    唐玄宗忙完事情,感觉自己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帝王心术被用得淋漓尽致,心里安定不少。

    他相信杨国忠和安禄山&30340;狡辩吗?

    其实不相信。

    不过唐玄宗不喜欢凡事亲力亲为,喜欢当领导,却又贪恋权力,所以非常喜欢玩制衡术。

    制造出两股对立&30340;势力,让他们互相平衡,此消彼长。

    他不会轻易杀死安禄山,因为他担心杨国忠独揽大权,反之亦然。

    经过天幕这件事,他对这两人&30340;信任削减不少,决定让他们互相厮杀。

    等到他们撕咬得差不多了,就是他来摘桃子&30340;时候。

    事情忙完之后,他终于想起了被自己遗忘&30340;杨贵妃,见到她那副花容月貌,爱意涌上心头,连忙走到旁边:“爱妃,杨相来了,你不和他说说话吗?”

    杨贵妃默默垂泪,进宫这些年,她故意不让自己想起从前&30340;事情,否则都不知道该怎么活。

    如今天幕又提起了她&30340;伤心事,她清晰&30340;认识,原来她还没忘了寿王。

    那个风华正茂、风度翩翩&30340;少年浮现在面前,牵动心肠。

    杨贵妃心中涌现一丝期待:“陛下,天幕所有人都能看,我们&30340;事情要被天下百姓知晓了。

    臣妾让皇室颜面蒙羞,不如让臣妾去道观,青灯古佛,了却一生吧。”

    唐玄宗眉头皱紧,这确实是惊天动地&30340;皇室丑闻。可想而知,杨贵妃存在一日,民怨就会多沸腾。

    他晚年虽然昏庸,但没有昏庸到无可救药&30340;地步:“唉,你说得有理,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等过段日子,朕将你接回来。”

    杨贵妃点头答应,默默心想。

    这么多年了,陛下&30340;做法还是跟曾经一模一样。先让自己去道观,过了好几年,等大家都遗忘了,再把自己接进宫。

    掩耳盗铃!

    ..................

    皇宫外,未来&30340;唐肃宗李亨着急地问着眼线:“怎么样了?陛下准备怎么处死安禄山?”

    曾经,宰相张九龄预言安禄山会造反。

    李亨对此深信不疑,多有劝诫,可父皇铁了心,要重用安禄山,玩他所谓&30340;制衡术。

    如今天幕通过《长恨歌》告知父皇,有人会造反,目标直指安禄山。

    李亨心里高兴坏了,立马联系自己&30340;眼线,询问皇宫中&30340;消息。

    眼线压低声音,纠结不已:“陛下没有杀安禄山。”

    李亨如遭雷劈:“为什么?他不是要造反吗?”

    “安禄山说渔阳指&30340;不是渔阳郡,还以死明志,洗脱了嫌疑,陛下派人给他诊治去了。”

    李亨&30340;面色瞬间黑如锅底:“……那杨国忠?”

    眼线:“陛下让杨国忠寻找有反心&30340;人士,听这意思,还是要重用。”

    李亨如坠冰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父皇,你这样迟早是要玩脱&30340;!

    不过他像是想到什么,又无奈起来。父皇即使知道安禄山造反又怎么样?难道能立刻处置吗?

    父皇已经把安禄山养&30340;胆大包天,权力交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一旦安禄山死在长安,他&30340;儿子定会造反。

    眼线:“不过陛下把杨贵妃送走了。”

    李亨冷笑:“到时候不还是要接回来?还有别&30340;消息吗?没有就走吧!”

    眼线行了礼之后,缓缓告退。

    李亨心乱如麻,他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打点父皇身边&30340;宫女和宦官?

    那是因为,武惠妃曾经陷害三位皇子,说他们要造反,明明是很荒谬&30340;事情。

    结果父皇信了,一日杀三子,血流成河。

    可以说,自从这件事情发生,皇子们人人自危,噤如寒蝉,都在思考如何自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