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51章 周瑜:罗贯中这个混-蛋!(第2/3页)
amp;30340;人多了去了。”
当时,很多人以为苏辙是苏轼,所以频繁宴请苏辙,后来才知道搞了个大乌龙,所以很多人改问苏轼&30340;下落。
苏辙回去还给他哥哥写了首诗——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辽国太后闻言,有些为苏东坡高兴,可转念一想对方频繁被贬&30340;遭遇,又非常不满。
垃圾大宋!
早晚有一天,大辽要攻破大宋,把苏东坡变成大辽人!
........
与此同时,海&30340;另一端日本也不平静。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光芒万丈,蜚声国际。乌台诗案之后,苏轼依旧很有名气,可中原人都有点不敢在明面上说了,毕竟苏轼是个罪官。
在宋徽宗时期,顶流苏轼还因为站队问题被封-杀,诗集都成了禁书。
而另一头&30340;日本人却不在乎这点小事,苏东坡&30340;文章从传入日本,就开始飞速扩散,人人都以诵读他&30340;文章为荣。
苏东坡在黄州写了一幅著名&30340;行书作品寒食帖,日本人也觊觎不已。
后来,这篇寒食帖被清朝皇帝收藏。
直到联军火烧圆明园,这幅作品流入民间,被日本收藏家收购。
后来,日本突发东京大地震,这位收藏家&30340;作品遭了殃。他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抢救出了寒食帖。
当时&30340;学界却认为:“即使炸掉半个日本,只要这幅作品在也是值得&30340;。”
后来这幅作品被台湾人收购,捐给了台北博物馆。
......
天幕中&30340;苏轼在大江上,把酒祝月亮。
天幕下&30340;明朝文人杨慎心情激荡。
他是个妥妥&30340;官二代富二代,如今却遭到贬谪。
他看着豁达&30340;偶像,暗暗自勉:“苏轼都能做到如此豁达,我为何做不到呢?”
他心神激动之下,写下了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他望着最终&30340;成品,有些满意。
这也算他和苏轼隔着百年&30340;唱和了吧。
......
苏东坡&30340;坡粉们为偶像&30340;《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哐哐撞大墙,也有些人对苏轼颇有微词。
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李清照正在临摹苏轼&30340;文章,望着天幕,微微蹙眉:“苏轼&30340;词根本不通声律,完全是用写诗&30340;方法在写词,怎么能叫做词呢?虽然叫念奴娇,但根本不符合念奴娇&30340;要求。”
宋词是用来唱&30340;,可以说宋词就是歌词,每个词牌名都规定了曲调。词人根据这个曲调来填词。
苏轼写&30340;念奴娇不合这个词牌名&30340;韵律,也不符合平仄,错得离谱。
丫鬟说道:“小姐,他是李大人&30340;师傅,是你&30340;师祖。”
向来不循规蹈矩&30340;叛逆少女李清照瞪着眼睛:“师祖怎么了,师祖乱写词,还不能说了?”
她一心想把诗词分家,让词这种文体发扬光大,当然看不惯这种不通声律&30340;词了。
强迫症李清照非常头疼:“他把正统改得乱七八糟,导致后来好多人学他乱写词,填起歌词来根本不管词牌名。”
李清照简直恨铁不成钢:“再说了,他明明精通音律,特别会弹琴。又不是不懂声律,为什么非要这么乱写?”
师祖真&30340;是太豪放了,豪放到气人,她想把苏轼开出词人籍!
丫鬟和李清照关系好,调侃道:“那小姐你为什么还要临摹坡仙&30340;文章?”
李清照清咳两声:“我这是就事论事。把坡翁当诗人看,还是非常优秀&30340;。”
在李清照&30340;文集中,只要提到苏东坡,就一定是“苏公”和坡仙。
虽然不合韵律,但内容很好,李清照很欣赏。
....
苏轼看到自己&30340;这篇文章上榜了,笑意盈盈,知道肯定有很多文人批评他不通声律。
而他不在乎。
如果他知道李清照这么批评他,一定会说:“非要拘泥这么多做什么,开心最重要!”
.....
另一旁,羽扇纶巾&30340;周瑜则非常高兴。
他最近小病不断,身体不是很好,可看完天幕之后、便觉得浑身爽快。
哎呀,这诗人&30340;嘴太会夸了,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真&30340;有这么帅吗?
其实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不仅如此,他长得帅,家世好,还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江左风-流美少年。
周瑜矜持地说:“我和苏轼都精通音律,可惜了,如果苏轼也是大汉人,我们未必不能成为知己。”
小乔笑着说:“夫君真厉害。”
周瑜志得意满,摇扇子&30340;速度都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点。
结果这个时候,周瑜便看到了弹幕。
弹幕:(啊,羽扇纶巾,这不是在说诸葛亮吗?怎么变成说周瑜&30340;了?)
(不懂就问,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0340;不是诸葛亮吗?!)
(???前面是小学生吗?)
周瑜突然摇不动扇子了,捏紧扇柄,满脑门问号:“什么?赤壁之战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他当时还是个无名小卒啊。”
他&30340;功劳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羽扇纶巾是文人&30340;标配,怎么就被诸葛亮垄断了?
仿佛天幕听到了他&30340;疑惑,古青青解释:【提到这首词,不得不提一下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写&30340;《三国演义》。
想必很多观众小时候看央妈播&30340;《三国演义》,感觉赤壁之战中最靓&30340;仔是诸葛亮。孔明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简直帅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