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5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52-60(第18/24页)

俗。

    唐玄宗一听,也很震惊,询问为什么一个人都不录取?

    李林甫就说:“他们的文采太差了。”

    唐玄宗难以置信:“真的这么差?”

    李林甫一脸苦涩:“因为陛下已经把全天下的人才都收入襄中了,乡野之间没有人才了。正所谓野无遗贤。”

    正常人应该都信不了这种话,结果,唐玄宗李隆基信了。

    李林甫表示:整个大唐只能有一个"甫",那就是我李林甫。】

    唐玄宗李隆基:“……”

    李林甫:“……”天幕这个促狭鬼,害死他了!

    唐玄宗李隆基,面色黑如锅底,像是第一次认识李林甫一样看着他。

    他耳朵自动过滤了天幕批评他的语句,痛骂李林甫:"李林甫,你混账。朕从没有想到过你居然是这样的奸佞!”

    唐玄宗李隆基重重一脚踢在李林甫的心口,一点也没有留情,堪称很辣。

    李林甫闷哼一声,心口绞痛,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后倒,疼得头皮发麻,一时间喘不过气。

    唐玄宗直白地怒骂:"这就是你说的野无遗贤!滑天下之大稽!"

    “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奸臣,朕未来才会错过杜甫这样的大才,你简直可恨啊,该死啊!”

    他骂得特别很,叫得特别大声,好像这样就能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李林甫。他自己还是个英明神武的帝王,只是一时间被奸臣迷了眼睛罢了。

    杨国忠一开始靠擎附李林甫上位,后来两人出现分歧,李林甫经常打压杨国忠。要不是杨贵妃求情,杨国忠简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杨国忠见李林甫倒霉,恨不得开怀大笑。他正在为自己的靠山杨贵妃被送走而发愁,现在天幕就送来了最好的刀子,如果不利用,他就是傻子。

    他连忙煽风点火:"陛下,李林甫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任人唯亲,嫉贤妒能,蒙蔽圣上,欺君罔上。请陛下明鉴啊。”

    唐玄宗李隆基不等李林甫争辩,便立刻说道:“杨国忠,朕命你好好调查此事,倘若李林甫真的如此嫉贤妒能,朕一定会处置他,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嗯,绝对不是他的错,都是李林甫的错。

    ……

    李世民简直脑壳疼,胸口剧烈起伏,额角青筋直跳:"朕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子孙?"

    “野无遗贤这种话也能信?他怎么不把皇位交给李林甫呢?”

    他望着天幕中受挫的杜甫,真的心疼了。

    他如今看杜甫就像看自家子侄,哪能见他受这样的委屈。

    他恨不得穿越到李隆基面前,狠狠给他一个大巴掌,打得对方量头转向,哭爹喊娘。

    叫他任用奸佞!叫他欺负杜甫!

    李泰见父皇如此生气,不敢给李隆基求情。他当然不敢怨恨陛下,只能忽恨李隆基这个不争气的子孙。

    混账李隆基!别让他知道李隆基是哪个儿子的后代,不然他一定让他降生不了。

    年幼的李治非常聪明,也能看得懂天幕,也很无语。

    他心中腹诽,龙生龙凤生凤,李泰生出这样蠢笨的子孙,也很正常。毕竟他自己就不聪明。

    【落榜的时候,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却一事无成。而且居长安大不易,光是房租就吓死人。

    很快,他把父亲留下来的遗产花光了,不得不上山采药卖钱。他自称少陵野老,也就是长安郊外的一个落魄老头。

    在这期间,他还得了疟疾和风湿,命悬一线。他靠着邻居救济,才勉强熬了过来。

    既然考试这条路走不通,那他就只能去拜访权贵。当时大唐考试不封名字,如果权贵喜欢他的文章,自然会给他走关系,这样就能当官了。

    比如王维和李白都找了玉真公主,李商隐也找了令狐楚。】

    【杜甫天不亮就要起床,来到权贵的门前,恭恭敬敬地候着,周围人流汹涌,因为大家都想求见权贵。

    这个时候,杜甫还是个中二中年,不懂得如何去结交权贵,不懂得写诗歌功颂德。

    王维为了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不惜放下身段,打扮成乐师给玉真公主演奏。李白为了讨好玉真公主,疯狂给公主写诗,把她夸得和天上的仙子一样。

    杜甫还很莽撞,比如这一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并不夸这个权贵,反而大篇幅描述自己有多厉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且当时文坛流行王维李白这样歌颂大唐的诗歌。杜甫更喜欢写自己见到的大唐另一面。

    权贵一看,天哪,简直满满负能量,杜甫在否定伟大帝王的功绩,是何居心!

    他们知道杜甫诗写得好,但是并不欣赏。杜甫蹉跎了四年,一无所得。

    他受够了毒打,终于明白了走后门的正确姿势,他开始给权贵歌功颂德,很快,结交了一些朋友。】

    与此,同时天幕出现新的画面。

    751年,唐玄宗办了个盛典。杜甫委托自己的朋友,把自己写的文章送了过去。

    唐玄宗一看:“天哪,真是位大才子,这样的才子居然没有进入朝廷,这不合理,来人啊,给杜甫专门安排一场考试。

    可以说,整个长安都炸了。古往今来,就连李白王维都没有这样专门考试的待遇。

    杜甫进考试院的时候,整个长安的读书人就在考试院门外等着他,整条街被围得水泄不通。

    天幕下,李世民望着这幅场景,心里稍稍松快:"哼,李隆基也不算无药可救。"

    这一下,杜甫应该能进入朝廷当官了吧。

    谁曾想,紧接着天幕就说。

    【这可能是杜甫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后来他经常回忆这件事情。

    谁曾想,这场考试的主考官又是李林甫。

    李林甫告诉唐玄宗:“朝廷已经没有什么空位了,不如让杜甫候补,等到时候有了空位,再让杜甫上。”

    唐玄宗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答应了。

    满心以为能当官的杜甫成了预备公务员。

    杜甫这一生考了三次试,第一次是自己的原因没有过,后面两次全是因为李林甫落榜。

    什么叫一生之敌啊!

    杜甫:本是类似的名字,相煎何太急呢?】

    唐太宗李世民:“……”

    他怀疑自己总有一天会被李隆基给气死。

    杜审言以为自己孙子会青云直上,没想到他刚开局就跌了个大跟头,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李林甫!竖子!我是刨你家祖坟了,你这么对待我孙子?”

    杜闲连忙捂住父亲的嘴,左看右看,见没有人之后稍稍松口气:"耶耶,可别乱说话,人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