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5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52-60(第2/24页)

    “施耐庵。”

    罗贯中迫不及待地收拾东西,准备给师傅报喜:“不说了,我要去找师傅了,我正在跟他一起编书呢。”

    古代是官本位,因为选拔制度,很多文人诗人是官吏,所以地位高。小说家基本没什么官运可言,属于下九流。

    明清时期,小说家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不多。

    罗贯中这下是扬眉吐气了。他父亲是商人,属于社会鄙视链的尾端,可父亲也看不惯他写小说,觉得这不是正途,要他去考科举。

    谁说写小说死路一条?

    写小说也能写出四大名著!

    清代文人曹雪芹听到罗贯中写的书是四大名著之一,闭上眼睛,心里说不羡慕是假的。

    他家里曾经非常富贵,祖父曾经是天子近臣,深受康熙宠幸。也算是享受了一段风流的生活,可是雍正年间被抄家,全家人不得不回到北京老宅。

    至此,家道中落,穷到什么地步呢?

    曹雪芹拿起了一块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馍馍,端起白粥,用粥配着吃,才能艰难下咽。

    如今有食物下肚,饿得火烧火燎的胃才缓缓安静。

    这样的饭食还算少的,要不是今天运气好,卖了一副字出去,他还不敢吃这么饱。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

    曹雪芹囫囵吞完白粥,继续写自己的《石头记》。

    邻居路过看到了,觉得好笑:“罗贯中的书那是写得好才能成为名著,就你这模仿《金瓶梅》的书,还能出头?别做梦了!洗洗干净,赶快去考个功名才是。"

    他语气尖酸刻薄,可也是在为曹雪芹考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曹雪芹知道他是好意,摇摇头:“没想着写话本出头,就是写着玩玩。”

    普通人不想考清华北大?难道是不想考吗?

    清朝《钦定礼部则例》规定了,考童生要查祖宗三代。曹雪芹是罪臣之后,过不了政审。

    不知内情的邻居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曹雪芹枯坐写书。

    曹雪芹在纸上写了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写完之后,曹雪芹深深叹息,日子太寒酸了,他面黄

    肌瘦,得了病都得靠硬挺,身体远不如从前,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

    他倒是不在乎他的小说能不能出名,他只担心自己写不完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的故事。

    【其实苏轼也不确定这个地方是不是赤壁,所以在词中写“人道是“。

    那个地方确实不是赤壁的古战场,但是苏轼这么一写,这个地方就是了。

    现在湖北有两个赤壁,一个是文赤壁,一个是武赤壁,苏轼让黄州有了一个文赤壁。

    其实别说苏轼的朝代了,就连现代都有很多争议,总共有20多个可疑的地点。这些城市谁都不服谁,都想把赤壁的古遗址定在自己省。

    这也没什么稀奇的,有些城市为了争名人故乡的名头,还闹到了部委那里去。连西门庆的故乡都有5个城市在争呢。

    所以没必要在乎赤壁之战到底在哪。

    其次,诗人写词往往非常考究,生怕写错了什么东西被读者喷。

    苏轼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突出周瑜的风华正茂。

    其实周瑜打赤壁之战的时候,都跟小乔结婚十多年了,怎么是刚结婚呢?

    可是一错二错,却是那么的精彩,导致后来无数人效仿。

    什么韵律?什么典故?这些东西重要吗?写得开心才最重要!

    可以说,苏轼拓宽了词这一文体的范围,是真正的豪放派。】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名人忧心忡忡,后世人这么闲吗?连故乡都要争?

    他们暗下决心,要在书中把自己的故乡写得更清楚一点。

    别到时候鬼门大开,他们回到人间,都不知道自己的故乡被后人挪到了另一个地方。

    张怀民有些惊讶:"你现在怎么这么豪放不羁,你年轻的时候是这样的吗?"

    苏轼笑意盈盈,没有什么羞愧的意思:“你可能对我有什么误解,我年轻的时候就敢乱编典故啊。”

    张怀民哭笑不得:“……”

    苏轼甩甩袖子,洒脱不羁:“我就烦程氏兄弟那些死板的人,庄子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不要那么在意外在的形式,写得有内涵就够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天幕广而告之。

    那些没有看过苏轼文章的人,都为这一首词而感到惊艳。

    没有什么晦涩的典故,没有什么生僻的语句,普通人都能看得懂。读来感觉酣畅淋漓,心情激荡,浑身都汗直冒。

    文人们说道:“怪不得这排榜单的人喜欢他,确实精彩绝艳。”

    “赤壁之战相关的诗很多,可我觉得没一首能比化得上苏轼。这应该就是他的代表作了吧?”

    “那当然了,我想不出还有比这首词更好的东西了。”

    谁知,紧接着天幕就说道:【苏轼还有代表作吗?当然还有。】

    【那一年,苏轼在黄州灵感爆发,高产到让粉丝感动到落泪。

    他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题西林壁》《寒食帖》……

    个个流传千古。

    他总共写了两首《赤壁赋》,一首被称为《前赤壁赋》,一首被称为《后赤壁赋》。两首都是绝佳之作,课本上要求全文背诵并默写的是《前赤壁赋》。

    这篇文章折磨了无数学子,让他们流出了辛酸泪。

    对了,还要加一篇《核舟记》。不是苏轼写的,但和他息息相关,同样要求全文背诵并默写。

    想必他们无数个午夜梦回,都在痛骂苏轼,为什么要游赤壁?!】

    与此同时,天幕出现新的画面。

    天幕中,苏轼的演员和朋友泛舟于江水之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天幕把《赤壁赋》的原文一行一行地放了出来。

    刚刚那些文人觉得苏轼已经到顶了,《水调歌头》和《念奴娇》就是他的代表作了,结果苏轼告诉他们。

    他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plus版本!

    李白眼睛都要冒爱心了,他也修道,他也爱看老庄的文章。

    他感觉自己就坐在苏轼身边,乘坐那一叶扁舟,一同游玩,共同感叹天地之大和人之渺小。

    他感慨之后,又细细品味,仿佛含英咀华,满口香味。

    他击节称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

    得好啊!”

    “在下仿佛看到了屈原,宋玉在世。”

    “读他的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