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60-70(第14/24页)

 “这世间哪有美人?”

    高力士看了一眼主座上的杨贵妃,汗涔涔地说:“贵妃娘娘美若天仙,怎么不算美人?李大人写还是不写?”

    李白看了一眼杨贵妃,情绪复杂。他并不喜欢杨贵妃一家子。外戚干政,令人触目惊心。

    可形势比人强,他也不得不写:"也能写,但是我要贵妃磨墨,还要你给我脱靴子。"

    话音落下,杨贵妃和高力士的脸都绿了,他们两个是天子最宠爱的人,贵不可言,李白怎么敢命令他们做事?

    唐玄宗却觉得挺有意思:"行,就这么办,爱妃你去给他磨墨吧。"

    于是贵妃磨墨,力士脱靴。

    李白终于满意了:“且等我满饮此杯。”

    他畅快淋漓地喝酒,随后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天幕放出这段画面,无数少男少女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脸颊红红。

    李白怎么敢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啊?他这般胆大,莫不真的是太白金星转世?

    可以说,李白活成了他们梦想的样子。羡

    慕他的人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上官婉儿扭过头去,便看见宫女们脸上满是红晕。

    她们望着这首诗,脸上浮现红霞,越品读眼神越迷离。

    这首诗仿佛信手拈来,没有任何雕琢的意思,但是里面的每一个字都那么贴切。

    花香扑鼻,春风满面,活脱脱一副倾国倾城的美人像。

    不得不说,她们真的很想体会玉真公主和杨玉环的快乐。

    上官婉儿还看到有宫女拿出上好的信纸,记录这篇诗词,那模样简直爱不释手。

    上官婉儿闭上眼睛,说道:“见到白云就想到美人华丽的衣服,见到花就想到美丽的容颜……这李太白真是油嘴滑舌,想必那贵妃要高兴坏了。”

    杨贵妃现在一点也不高兴。

    天幕播放《长恨歌》之后,她暂避风头,如今待在道观里,青灯古佛,生活寂寞。

    婢女望着这首诗,有感而发,说道:  "娘娘,陛下说等事情忙完了就来接你,怎么还不来?"

    杨贵妃:“慎言,陛下的想法,哪里是你我能揣摩的?”

    婢女悻悻闭嘴,她不想在这个道观里荒废余生,想回华丽的皇宫。

    杨贵妃懒得去看身边的婢女,望着天幕,轻声叹息。容色会衰老,宠爱会流失,长安的繁华终究离自己远去了。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通过李白的诗文而永恒,或许,这也是一种幸运。

    唐玄宗等人都对这段往事表示不满,可唐太宗李世民很高兴。

    这算是他近些天看到的最有趣的东西了。

    “李太白做得好啊,就应该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狠狠丢李隆基的脸!”

    只要谁让李隆基不爽,谁就能得到李世民的夸赞。

    李世民感觉心气稍稍顺了些,终于开始看诗文了,拊掌长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美,真美,仿佛暗香扑鼻,留香隽永。"

    这首诗一出,仿佛所有的美人都有了画面。

    他拉着长孙皇后的手,含情脉脉地说土味情话:“这些天朕被那小子气得不行,昏过去了两次。宫里的事都辛苦你了。这首诗送杨贵妃合适,送你也颇为合适啊。”

    长

    孙皇后见他心情好转,提着的心松了下来,嗔怪地说:"都成如雷这么多年了,还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形容那些年轻姑娘合适得很,形容我却不行了。"

    李世民却说:“在朕眼里你一直是初见的模样。等到我们白头也不会改变。”

    长孙皇后轻咳两声,近些年,她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谁知道能不能白头呢?

    她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让他担心:"油嘴滑舌!"

    【翰林待诏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

    这里有搞修仙的,搞绘画的,搞舞蹈的,搞迷信的,乱七八糟的。虽然唐玄宗有所改革,招来了一批讨论时事的文人,但那里依旧非常混乱。

    和平康坊差不多。

    李白当的翰林待诏虽然是个六品官,但是论起权利来,还不如白居易和杜甫当过的八品左拾遗呢,起码这个是正经的谏官。

    他想给皇上提正儿八经的建议。

    结果皇上表示:"你就给贵妃写点诗就行了。"

    李白很不高兴,他想当宰相,可不想当梨园子弟一样的弄臣!

    而且,李白行事狂傲不羁,为人所不容。很多人经常打李白的小报告。

    久而久之,玄宗对李白很不满,于是给了李白一笔遣散费,把他打发了。】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李白的仕途断送了,更重要的是,理想破灭了。这大唐终归不是他想象的大唐,这唐玄宗也不是燕昭王。他的一腔报国之志全都付诸东流。

    前途变得无比灰暗。

    他的好友拉他喝酒,带他放松。

    美酒昂贵,菜肴精美。他却心中郁闷,不想下快,心中无比茫然。

    那皇宫中的经历,仿佛一场春秋大梦。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不过他相信,他还有机会。总有一天,他能完成自己的梦想,辅佐君王治理整个天下,然后功成身退。

    他喝酒如喝水,醉醺醺地说:“拿笔来!”

    有人送来了纸笔,李白挥墨写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帆济沧海!”

    天幕中,李白技惊四座,朋友无不惊叹,拿着墨宝爱不释手。周围的客人也惊叹不已。

    天幕下,很多观众惊讶不已,眼神不舍得离开片刻。

    他们和天幕中的群众演员异口同声:"李太白难道真的是太白金星转世!?"

    第67章 李傲天高义啊!

    老年的唐玄宗望着天幕中的《行路难》,思绪流转。恍惚间,时光倒回,好像回到了那次初见。

    李白很不容易,明明是个商人之子,却能突破阶级,以不可阻挡之势闯到他的面前。

    他对于初见非常期待,李白进宫的那一天,他主动前去迎接李白。

    他甚至从銮舆上下来,拉着李白的手,寒暄道:“早就听说过李太白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此后,他赐下锦袍,还为李白亲手调羹。那时候,两人当真是柔情蜜意。

    是什么时候改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