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60-70(第17/24页)
了。
汉高祖刘邦却喃喃低语:“当不了的,已经没有了。”
刘如意歪头说道:“为什么?”
汉高祖刘邦:“你们只看到了游侠的外表,没有看到游侠的气节啊。游侠是不讲究得失的。你能做到□□不留名吗?”
刘如意愣了一下:“这……为何不留名呢?这是做好事啊!”
汉高祖刘邦摇摇头:"那你就不是真正的游侠。"
普通人能做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谁能做到深藏身与名呢?只有真正的游侠能做到。
如今大汉天下一统,路边的游侠大多是街头混混,根本算不上游侠。真正的游侠已经消失了。
汉高祖刘邦有感而发:“那李白是真的会写!”
他也会写诗,多读几遍,心里已经有了感觉。李白写的是赵国的侠士,其实写的也是自己的政治理想。
像侠客一样拯救天下,最后深藏身与名,可偏偏大唐没有这样的土壤。
汉高祖刘邦感慨,倘若李白生在大汉,就凭这首称赞他偶像的诗,自己高低也会封他个官当当
秦始皇望着天幕:“……”
在窃符救赵这个故事中,秦国可是大大的反派。秦国围困赵国首都邯郸,信陵君于是窃符救赵。如果没有对方,秦国的东出之路会加快不少。
而且这种描述让他想起来了一个人———荆轲。
秦始皇陷入沉思,秦朝的名声怎么这么差?怎么全是负面形象?
李白还不知道自己的《秦王扫六合》让秦始皇成了他的粉,《侠客行》让汉高祖刘邦成了他的粉。
他现在正和杜甫高适在梁宋玩,
还没到齐地去写下这首诗。
他兴致勃勃地听着自己的未来。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此,很多人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元稹吸了口凉气,天幕接下来不会说他那首诗吧?
他自己感觉还行,但距离这首诗可差得远了。人比人,气死人。
第68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
汉高祖刘邦闻言睁大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天幕。
他的梦想就是当游侠,李白歌颂游侠的诗让他非常满意,可是这首诗太短了,看得不畅快。虽然不认识元稹,但能被天幕一提的,应该是很不错的诗人。
元稹写的《侠客行》应该也不差吧!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天幕放出来的诗。
元稹《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
元稹开篇就否定了李白构造的侠客形象。
怎么能“深藏身与名”?侠客又不是窃贼,必须得扬名立万啊。
汉高祖刘邦:“……”
天幕下的所有人:“……”
汉高祖刘邦抹了把脸:"什么乱七八糟的!侠客从来不图名利,元稹居然抹黑侠客,大胆,真的见过游侠吗?”
“把李白的诗给我拿过来,让我洗洗眼睛。”
元稹的诗没有他想要的那种侠气。
汉高祖刘邦也能想出原因。
李白并不在乎名利,笔下的游侠自然超凡脱俗。而元稹到底是个读书人,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怎么可能不求名利?
儿子刘如意其实挺赞同侠客应该扬名天下的观点,却觉得这首诗水平不行:"这元稹遣词造句太差了,还好意思取这个名字,莫不是东施效颦!”
汉高祖刘邦微微叹息,说了句公道话:“你能写得比元稹更厉害?”
刘如意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拼凑不出来完整的句子,瞬间词穷了。
元稹写得不如李白有侠气,但是比普通人写得好多了。
天幕下,白居易拍拍元稹的肩膀,叹了口气: "微之,下次努力。"
元稹整个人要吐魂了,他并不知道后世有一个定律叫做墨菲定律,越担心的事情就越会发生。
可恶,居然真的放了他的《侠客行》!
他收回思绪,平复好心情: "没事,天幕之前提到了一个词叫做致敬,我觉得挺合适,我也不觉得自己的这首诗能超过他。李白是游侠,我又不是。"
李白本来就是行走江湖的游侠,字里
行间都透着他本人的阅历。可元稹没有闯荡过江湖,侠客到底怎么生活,大部分靠自己想象。
因为阅历不同,自然输在起跑线上。
好在紧接着,他听到天幕的话。
【一般来说,公认元稹这首诗写得没有李白的好,不过差距也不算太大。
他们的创作意图就是不一样的。李白是在写心中的侠客,隐喻了一点自己内心的理想。元稹则在讽刺朝廷官员,自然就没那么浪漫了。】
元稹听天幕为他说了句公道话,心里松快不少。
是啊,他不是李白啊。
但天幕下的众人心里还有遗憾。
他们就像是看完一部电视剧,总觉得看得不过瘾,满心想找一本更好的代餐,结果发现第一部 就是神作。
从此,再无代餐。
【李白元稹这两首诗里面,李白对于游侠的形象塑造更高一筹。古代的游侠不讲究值不值得,比如荆轲刺秦。
这恰恰是今天的社会很难有的。
从前的人为了义,现在的人为了利。
插句题外话。人们有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也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武侠梦。
明清之后, 武侠小说渐渐红了。现在有位著名作家金庸深受李白的印象, 还写了同名作品《侠客行》。
张无忌,令狐冲,黄蓉,周芷若,郭靖……每一个精彩绝艳的主角都有令人心折的侠义。
如果李白没有写《侠客行》,金庸的作品可能会少一点侠气。】
天幕下的人心中生出无限向往,连帝王将相也不例外。
曹操心向往之,李白仅凭一首词,就能影响未来的文学发展,这影响力未免太强了!
酸了,他真的酸了。
他不免浮想联翩,不知道他曹操在未来的形象是什么?应该挺不错的吧。他的文治武功都很值得夸。
殊不知,他在网络上很红的一个形象是"曹贼"。
俗话说,花花轿子人人抬。曹操都把这首诗当成李白的代表作了。
结果紧接着天幕说道:【这首诗算李白的代表作吗?可以算,也可以不算。这首诗的知名度很高,可比这首诗知名度高得太
多了。各朝各代都有李白的诗集,可大多都没有收录这一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