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70-80(第9/21页)

帝王,她的底气就更足了几分。

    不知道武周能绵延几世?

    武则天心中不确定,应该不至于像短命王朝秦朝隋朝,那样二世而亡吧?

    李煜心情惆怅,他知道自己写词写得好,即使这个盘点的范围是全体诗人,他应该也能被提名。所以这帝王诗人榜单他应该能上。

    可是——

    他环顾四周,用度朴素,哪里还是曾经的皇宫?他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宋的阶下囚,生死系于赵匡胤一念间。

    赵匡削得国不正,急需打造仁德的形象,对待这些亡国之君还算不错,但他还是没有安全感。

    李煜品着浊酒,心情欠佳。假如他

    能上榜,如此出风头是好事吗?

    【前排提示,帝王写诗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帝王写诗写得不行,只是因为值得盘点,所以加在里面了。

    这次排行基本按写作时间顺序,从后往前排。】

    【第一,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天幕此话一出,秦汉唐宋等等无数朝代的人都愣了。

    他们没听错吧?爱新觉罗明显不是汉族人的姓氏,未来居然出了大一统的异族皇帝!

    朱元璋原本就不白的脸,此刻更加黑了,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露露。

    “爱新觉罗,好一个爱新觉罗。咱之前听这人说过朝代歌,明朝之后是清朝,咱一直以为是汉人,没想到这清朝皇帝居然是外族人啊!”

    元朝的时候,中原大地汉人苦不堪言,“白骨露于野,干里无鸡鸣”。

    他曾经叫朱重八,后来改名成朱元璋,也就是诛元之璋。无数将士用鲜血将蒙古赶出中原,结果又被外族人……

    文武百官都炸了,吵吵嚷嚷,想知道这爱新觉罗到底是哪个外族。结果大家都不知道。

    因为是努尔哈赤用了这个称呼,在明朝末年,这个称呼才正式登上舞台。

    唐太宗李世民面色也不好。

    大唐兼容并包。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很有异域风情,都很受贵族们欢迎,有些昆仑奴还是黑人。

    很多外国人来到大唐学技术,官方基本上都是热烈欢迎。

    毕竟他们是天朝上国,理应做出老大哥的风范。

    五胡乱华那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久到人们不怎么记得这段阴影了。

    唐太宗李世民暗道:“又是靖康耻,又是清朝,竟至如斯……”

    异族人如果和平相处,融入中原也好,可事实证明,每一块地都是用刀刃拼出来的,从没有和平可言。

    长孙皇后劝说道:“陛下,太医说了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动怒,恐伤寿元。你又不是未来的人,力有不逮,鞭长莫及。不要过多烦恼。”

    “唉,你说的是。”

    唐太宗李世民不想让对方担心,于是拾头望向天幕,想要看看这位异族皇帝的诗文。

    他转移话题:“好的语言越写越多,到了清朝,诗文肯

    定越写越好。而且这个皇帝能被放在第一个讲,说明他的文采不差。朕要以未来为镜,向他学习啊。”

    不只是李世民,很多皇帝都对这位异族同行产生了好奇。

    他们都吩咐自己的左右,要好好誉抄这位诗人的大作,方便以后观察学习。

    毕竟乾隆是皇帝,视野更加广阔,写的诗很具有参考意义啊。

    第75章 乾隆:学生最爱的诗人

    【等等,这么轻飘飘地介绍乾隆皇帝实在太不尊重他了,让我们隆重地请出今天的第十名。

    站在你们面前的是:

    cosplay爱好者、十全老人、藏地尊奉的文殊大菩萨、弹幕狂魔、华夏写诗最多的人。

    清纯帝————爱新觉罗*章总

    乾隆的庙号是清高宗,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所以清朝人也称呼乾隆为纯皇帝。】

    乾隆乐呵呵,他向天求了无数遍,终于等到他上榜了!

    他觉得天幕说的哪个信息都好。什么弹幕狂魔,他不太听得懂,所以都当是夸赞。

    乾隆志得意满:"和珅,你可知道,有多少个皇帝有机会能够知道自己的谥号?"

    他并不知道这个天幕也在其他的平行世界播放,很多皇帝都提前知道自己的谥号了。

    "那自然是没有的。"和珅立刻拍马屁:"而且中正精粹日纯;见素抱朴曰纯;安危一心曰纯;志虑忠实曰纯。这个谥号真符合陛下这个完美的十全老人啊!"

    “更重要的是,天幕都盖棺定论,你是天底下写诗最多的诗人了!天下文人无不拜服,恭贺皇上!”

    乾隆抚着自己的胡须笑得牙不见眼,嘴上还要装着谦虚:“你这说的什么话,也就是随便写写罢了,怎么敢和天下人相比?”

    和珅:"陛下真是太谦虚了,敢问现在哪个皇族哪个大臣不背诵陛下的御诗?又有哪一个不说好?”

    乾隆几乎每天都写诗,写完之后还会交给大臣润色,每年都要出诗集。很多皇族都要背他的诗。

    乾隆哈哈大笑,非常受用:"来人啊,笔墨伺候!朕要写诗了!"

    太监宫女们对乾隆的要求太熟悉了,很快就送上笔墨。

    和珅面上含笑,其实头痛不已。

    乾隆非常精明,拍马屁的时候又不能太浮夸,又不能太简单。

    和珅熬了这么多年,演技越来越好,快要被逼成影帝了。可偏偏天幕来搅局。

    和珅发自内心地祈祷,天幕,求你了,千万别揭陛下的短!

    在乾隆兴致勃勃写诗的时候,天

    幕继续播放。

    【陆游算是很高产的诗人了,他流传下来9300多首。

    南宋诗人杨万里据说写了两万首,现在存诗4200多首。

    白居易3800首。

    杜甫1400首

    李白990首。

    《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多首。可他们都比不上乾隆。

    清纯帝乾隆写了四万多首,碾压无数诗人,一人可抵全唐。

    人一辈子也就两三万天,算下来,乾隆几乎每天都要写上一两首诗。什么叫大清写诗狂魔啊?(狗头)】

    没有一个诗人听到这个数字,不感到震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四万首诗可一点都不好写。

    陆游哑然失笑:“在下对这个最高产诗人的称号有点不服,谁曾想这位帝王居然如此优秀。君主日理万机,却还要拿时间写这么多诗,想必是个爱诗之人啊!”

    明明是个外族人,却如此深爱汉家文化。明明是个很忙的皇帝,却天天要抽时间写诗。

    乾隆让人敬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