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110-113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110-113(第2/5页)



    文学评论家曾说:“只有具有杰出成就而且影响也极其深远的人,

    才能被称为大家。然而张若虚,只有一首诗就能被称为大家,这在文学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人类的本质是好奇心。张若虚这样一位神秘又厉害的诗人,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和赞叹。

    苏轼在自己的书房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张若虚的记载,对方的形象在他眼前充满浓浓的迷雾。

    苏轼感慨万千:  “无论是他的诗,还是他的人,都有着志怪故事的传奇色彩。”

    他像是想到什么,摇摇头说道:  “连李杜二人编写诗集的过程都非常波折,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张若虚只是被埋没的一员。整个唐朝,又有多少张若虚这样的才子被埋没了?他们真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啊。"

    明代文人的做法给了他不少启发,或许,他也可以编一本诗集,让更多的好诗流传下去。

    压根不用别人操心,武则天时期,神龙年间。

    很多书商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去打探吴中四士之一张若虚的消息。

    要是能给他出本诗集,肯定能大赚。再说了,即使赚不到钱,还是大功德—件!

    还有一些人则收拾行囊,兴致勃勃想拜张若虚为师。师父,他们想学写诗!

    贺知章和张旭等人对张若虚羡慕极了。

    "能有如此造化,实在是死而无憾。"

    张若虚受宠若惊,谦虚地说: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他们实在是谬赞了。”他说话是极其谦虚的,但满面红光,显然心情好得不得了。毕竟哪有不狂的艺术家?只有显不显露的区别。

    贺知章熟悉他的性格,晓得他正得意呢,望向自己的书童:"拿笔墨来!"他话音落下,其他人也纷纷要笔墨。

    众人摩拳擦掌,泼墨挥毫,竟是一副要写诗的模样。张若虚一脸懵:  "你们这是做什么?是要写诗庆祝我上榜吗?"

    书圣张旭拍拍他的肩膀:“他们这是要跟你比拼呢。”

    他最出名的是书法作品,但文采一点也不弱。也曾写过“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的佳句。

    但他性格佛系,胜负欲没那么强,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张若虚:  "???"

    书圣张旭望向他的目光有些怜

    惜:  “天幕这么一放啊,找你的人只多不少,你还是早些习惯比较好。"

    事实正是如此。王勃和杨炯这些新一代的才子正在寻找张若虚。杜审言和苏味道这些老一辈的文坛大佬也在打听他的消息。

    偌大的江湖出现了一位武艺高强的“武林盟主”。有些人佩服他,当然也有人想挑战他的位置。张若虚有些茫然,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吸了口凉气。

    他现在说他不想承担这个称号还来得及吗?

    第112章 一词压两宋

    令人诧异的是古青青说完了张若虚,视频并没有结束,还是在继续播放。

    【接下来是,一词压两宋!】

    宋朝人:  "!???"

    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晏殊,文彦博,范仲淹,王安石:  "."

    苏轼失笑:“之前隔岸观火,看唐朝笑话,如今火竟然烧到了我们头上。”

    弟弟苏辙好奇极了:"这是文曲星下凡了吗?"

    南宋时期,宋高宗年间。

    花园中,岳飞一边喝着酒,一边望着天幕。

    他被召回京中不久,又被解除了一切职务,目前正赋闲在家。

    大儿子岳云是他的心腹爱将,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也被解除职务,在家做个闲人。京城繁荣发达,生活闲适,闹市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可岳云知道这都是假的。战争还未结束。金人的铁骑正在往南进发,这一切繁华随时可能成为泡影。岳云声音中难掩焦急:  "爹,儿子听闻朝廷要跟金兵议和。"岳飞声音平静:  "你愁个什么劲?官家自有定夺。"

    岳云攥紧拳头:  “可是明明不用屈辱议和的。那完颜兀术使出铁浮屠,带着十万大军南下。我们岳家军还是势如破竹,大败完颜兀术。眼看着要打到他们大本营了,官家却硬要将我们召回来,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儿子跟一众岳家军不甘心啊!"

    他们宋军明明获取了阶段性胜利,大宋颓靡的风气为之大震,尚武之风节节高涨,如今却不得不后退,简直憋屈死了。

    岳飞皱着眉头:  “休要议论官家。关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谨遵圣谕就够了。"

    岳云拳头越攥越紧,手上青筋直冒:  "不仅如此,爹,我听到了风声。他们说金军提了新的条件。"

    "什么条件?"

    岳云压低声音说道:“那完颜宗弼说您杀了他的女婿,所以要你项上人头,不然绝不同意议和!"

    此话犹如晴天霹雳,岳飞手上一僵,神情肃穆。

    过了好久之后,岳飞方才将酒杯放下,缓缓说道:  “你先别急,官家圣明,未必会答

    应。”

    岳云心中悲愤:  “说句大不敬的,倘若官家圣明,又怎会用十二道金牌将爹召回。再加上朝中有小人作崇,我担心官家真的会被他们迷惑,答应这些条件啊。"

    他以为父亲会愤怒,会失望,会立刻去宫中求情。谁知岳飞冷着脸说:"捕风捉影的事情,休要再提!"说完,他便一杯接着一杯喝酒,如同灌水一样。

    岳云觉得父亲顽固又愚忠,刚想说话,结果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父亲年轻的时候家里贫穷,所以给人做护院,他在那个时候染上了酗酒的习惯。

    祖母不让父亲喝酒,严令他戒酒。岳飞答应了再不轻易喝酒。只有打了胜仗,他才高兴地开个酒戒,和将士们同饮。

    好像是从被构陷开始,父亲便饮酒饮个不停。

    岳云以前觉得父亲太过忠诚,竟从未想过赵家官家会害他,可以称得上是愚忠。

    现在,他却觉得自己武断了。

    父亲能从农家子一路走到今天,又怎会蠢笨?父亲是否早就意识到,这一关,很难过去?

    宋高宗赵构文采不错,此刻正兴致勃勃地猜测着词人的身份:  "朕喜欢韩相公和晏相公的词作,不过更喜欢苏东坡。不知是他哪首词上榜呢?"

    宋高宗赵构是苏东坡铁粉。

    他甚至表示如果苏东坡多活几年,现在还活着的话,他愿意让苏东坡担任相位。秦桧含笑说道:  "坡翁已经上过榜了,应该不会说第二次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