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霍当我爹,汉武帝追悔莫及: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卫霍当我爹,汉武帝追悔莫及》 100-110(第25/35页)

话明明都很正常,却叫他禁不住替无忧有些难受。

    人做帝王做久了,果真就会容易不在意他人感受么?

    这一次,他是劝住了,可等到帝王眼中都是自己想要的疆域,想要的利益时,他是否还能有资格再劝?

    霍光仰头看向刺眼的天光,忍不住闭了闭目。

    或迟或早,忧儿总是要主动做出抉择,才是于他最好的。

    郎中令的情绪遮掩的极好,因而田间的众人谁也没有察觉到。

    刘彻又与小萝卜丁开了几句玩笑,在两个孩子的怂恿下,挽起袖子也操起一只钐镰,有样学样地绞起麦子来。

    皇帝陛下的动作很笨拙,思绪迟缓,看得出来从来不干农活儿,甚至都不了解麦子的结构。

    于是,头一次,刘彻抡得太大力脱了手,将整个钐镰丢了出去;

    第二次,他又抡得太慢,力气不足以割下小麦,舞了个寂寞;

    刘彻不信邪,自己慢悠悠学习研究了小半晌,划破了袴腿之后,总算是割下了第一茬麦子。

    猪猪陛下大喜:“朕好像感受到了,农户们丰收的喜悦之情。”

    卫无忧面无表情:“不,你没有。”

    刘小据接茬:“父皇,这麦子又不是您种的,也不是您在伏天里照看养大,怎么可能感受得到同样的喜悦呢?”

    刘彻:“…………”

    他莫名觉得自己被儿子内涵了一波。

    猪猪陛下一个分神,手上的钐镰没收住力,在袴上一抡而过,而后“刺啦——”一声,袴断了。

    开裆的袴整节掉落下来,还是黄灿灿的,跟麦地的适配性很高。

    田间半晌无人说话。

    前一刻还兴致高涨做农活的庄户们,此刻都瞪大了眼,看一眼地上的袴,而后火速埋头于田间,眼里除了麦子再无其他。

    卫小四眨眼,低声问刘小据:“你说,老姨夫屁屁凉吗?”

    刘小据摇摇脑袋,更小声回答:“应该不凉吧,今天挺热的。”

    “哦,那就光着吧,没事。”

    皇帝陛下听得咬牙切齿,一手一个打算去拧小家伙们的耳朵,却被卫小忧机智躲开了。

    卫无忧小朋友委屈巴巴:“老姨夫,您怎么还偷听小孩儿说悄悄话呢,没羞~”

    刘彻一脸黑线:“知道什么叫悄悄话吗?当着朕的面,还叫朕听得清清楚楚,这叫悄悄话?!”

    卫小四深刻检讨:“知道了,下回我们背着您说。”

    刘小据:“对,我们这就走远远的说。”

    猪猪陛下说不过两个小兔崽子,又觉得堂堂皇帝,不穿袴属实不像话,这陇上一阵风,都能叫人把他给看光了。

    他轻咳一声道:“行了,朕有要事问你们,先回殿中去。”

    皇帝陛下说完,拂袖扭头率先离去,走路的姿势不再似往常威仪十足,反而扭扭捏捏的,像是被人踢了蛋。

    两小只坠在后头,若不是霍光眼神提醒,都要笑得直不起腰了。

    *

    殿内,换完袴的刘彻神清气爽。

    南风派人上了茶和糕点,便领着仆从们退下了。

    殿内,除了卫无忧四人,还多了个屋里拄着拐出来的霍去病。

    皇帝陛下喝了口茶润润嗓子,这才开口道:“郑当时从河南郡回来之事,霍光,想都已经知道了吧。”

    霍光对此事早有耳闻。

    大农令执行力不错,但是涉及到治黄背后的官场整顿,怕是差了些,此事,交给张汤张廷尉都好过郑当时。

    霍光原原本本将自己的看法讲给刘彻,见皇帝陛下只轻轻点头,却不应声,便知道这是有别的安排了。

    “陛下是希望微臣前去一趟河南?”

    刘彻笑了:“朕就知道没有看错人。知人善用,治人在谋,你虽然年纪小,却比朝中内外许多老人都强上许多。此番你过去,又有东闾氏母族相帮,此时定能查明。”

    霍光垂眸:“臣不懂治黄之道。”

    “朕会派两个懂的跟着你。”刘彻想了想,眼尾余光瞟向卫无忧,“不过,按照郑当时的描述,此番河南郡决堤势猛,与以往大相径庭,怕是他们的作用也有限。你们……可有什么好的治黄法子?”

    众人都没吭声,但是视线却慢慢转移到了一处。

    卫无忧沾了一嘴的糕点,莫名其妙:“你们都看着我做什么。”

    霍去病不介意这时候主动开口当恶人,全当逗逗儿子,反正陛下打的不就是这个主意嘛。

    小霍将忧儿鼻尖上的糕点皮摘下来,塞进他嘴里:“之前你跟我住的时候,不是还念叨什么治黄治沙的……是不是有什么好法子啊?”

    卫小忧歪着脑袋想了好半天:“噢!想起来了。”

    他那会儿是在研究木质的风动发电机。

    可惜这玩意儿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就算费心费力搞出来了,以当前的条件,能满足风力的地方几乎都集中在西北部。

    在这之上,由于风速是不断变化的,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必然会忽高忽低不稳定,而使用机械方法调整转速又会加大成本。

    小萝卜丁由此得出结论:风力发电不实用。

    至少,在当下的大汉以他的水平没法用。

    风力发电不行,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水力发电。

    三峡大坝是刻在骨子里的骄傲。于是,卫无忧小朋友便苦心钻研了好一阵西汉的黄河流域。

    他叹口气,跟众人将自己了解到的小知识分享出来:“黄河呢,自古多次改道,素有‘地上悬河’之称。”

    西汉时期,黄河水泥沙含量大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古河道宽阔,水流缓慢,都造成了泥沙无法被冲走滞留在中游平原地区,最后导致泄洪不利的水涝灾害。

    刘彻心急道:“你说的这些朕都知晓,朕想知道的是治黄的策略。”

    策略?能有什么策略。

    无非就是上游尤其是黄土高原多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支持放牧;上中游修建水库,

    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

    这些说来简单,但做起来着实难。

    毕竟西汉盛行屯田,豪奢无计划地围垦滩地,都为防沙固堤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障碍。

    难道他现在要开口建议刘彻别搞屯田了,把地一股脑儿全收回来?

    卫无忧不敢再冒险,想了想道:“我知道治河三策,但是不是我想到的,是一位……”

    刘彻抢答:“朕懂得,一位路过的隐士高人。说吧!”

    卫小四:“……”

    本来就不是他的东西!

    这治河三策是西汉末年,哀帝执政时,由贾让应诏上书提出来的。

    卫无忧小朋友毫无感情传达贾让的意思:“这三策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主张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