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惊上春》 2、第 2 章(修)(第2/2页)
入城时排在她身后的人,他的书箧正放在桌子上。
那人已经先行一步出来,对着顾准揖礼,自报家门道:“在下彭州李知为,表字孟然,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顾准同他回礼:“蜀州顾准,表字颂和。”
李知为闻言,一脸惊喜地抓住顾准的胳膊,眉开眼笑道:“彭州与蜀州比邻,咱们也算是半个同乡了。”顿了顿又看到顾准的房门也开着,便问道:“你住这间?”
顾准不着声色地把胳膊抽回来,点头道:“正是。”
李知为笑道:“那正好,咱们算是同乡,又住隔壁,以后也能相互照应了。”他顿了顿,往屋子里看了一眼,屋顶破了一个大洞,榻上的被褥已经被雨淋湿透了,一时语塞,不知是该替这些半个同乡担忧,还是该庆幸自己房顶破的位置要稍微好点。
两人一时相顾无言,面面相觑了半晌,竟然同时笑出了声来。
待收拾好了屋子,二人合力将床榻抬到了别处,又厚着脸皮找房主要了一床被褥,待到能歇下的时候,已是更漏时分。
外头响起一片沙沙声响,是雨水打在房顶茅草上的声音。春雨漾漾,像花针,如细丝,密密斜斜,屋顶上逐渐攒了积水,顺着茅草的茎叶一点一滴地落下来,落地便霎时溅开。
流水声渐渐清晰,顾准枕着手臂侧卧在榻上,忽然想起来今早她塞给常寿的那张纸,不知他有没有转交给唐维周。她翻了个身,转念一想,明天就能知道结果了,索性吹了灯睡下。
洛云寺街白马巷的唐府此时一片寂静,唯有书房里亮着灯,唐维周凝视着书案上的那张纸,窗外的春雨又轻又细,好像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
至道三年春,先帝求仙问药大肆修建道观寺庙,曾阅岩上书劝诫触怒天颜被贬蜀州,秋日交游时路过青城县的梅溪,觉得此处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便在此处设立了梅溪书院。至道四年,唐维周、顾陶钧和乔鹤南前来求学,同窗共读数载,兼之志同道合,便结下了深情厚谊。因为在至道九年一同中了前三甲,又同在梅溪书院求学,世人便称其为“梅溪三子”。这三人中,唐维周精于诗文,顾陶钧擅长书法,乔鹤南醉心画画。
至道十二年,先帝崩殂,年仅八岁的太子即位,隔年改年号为景宁,入主奉天殿,皇太后翁氏垂帘听政。
景宁四年,唐维周和乔鹤南上书反对太后从寿安宫移居乾清宫的体顺堂,因为言辞激烈被贬黜出朝。乔鹤南辞官归隐,留在梅溪书院教书。唐维周谪守恩州,寄情山水以慰朝堂失志。景宁五年冬末游览石门山时,唐维周曾给顾陶钧去信一封,借叹冬日漫长以悲朝堂晦暗不明,顾陶钧的回信便是这纸上的十六字,“虽见春迟,毋患不归,雪霁风光,兰时将至。”
未曾想这十六字竟是绝笔。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