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2、私房钱(捉虫)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2、私房钱(捉虫)(第2/2页)

尾巴了。

    姜冬月默默盘算了一会儿钱怎么用,回过神看地上乱七八糟的,从门后拿了笤帚扫干净,将几双弄乱的鞋子放回原位,想想又把那团旧报纸捡起来,准备搁到煤炉上烧掉。

    “咦?”

    方才只顾着点钱没仔细看,这会儿把皱成团的报纸随手一抻,姜冬月才发现,上面的日期是两年前!

    好家伙,这九十六块钱居然唐墨省吃俭用两年多攒起来的!

    咬了咬后槽牙,姜冬月把旧报纸塞进煤炉,看火舌亮起又消失,返回屋里多拿了五块钱,然后照照镜子,看没有不妥当的地方,就拎起提篮,从迎碑前的角落摸出钥匙,关门落锁,沿着记忆里的方向朝东走去。

    石桥村依着弯弯曲曲的平金河而建,原来叫平什么村,只有村西一座小土桥可怜巴巴地横在河面上。

    后来解放了政府拨款,加上公社动员,全村出力在村东头建了一座石桥,才改名叫“石桥村”。

    石桥村不大,只有东西一条街,但靠着平金河,每年都能拉闸放水浇地,庄稼伺候好了,就挨不着饿,大多数人日子过得也还行。

    有那脑子灵活的,已经开始做小买卖了。

    “冬月!上哪儿去啊?”

    说曹操,曹操到,远远的一听见这高嗓门,姜冬月就知道是谁。

    小卖铺的赵大花。

    赵和陈是石桥村的两大姓,赵大花家里就有三个兄弟,算得上人丁兴旺。她嫁给同村的刘根生之后,没几年便在两家帮扶下开了个小卖铺。

    起先卖酱油醋和瓜子糖,后来越添置越多,因为爱说爱笑,人缘很是不错。

    “我买点儿东西。”姜冬月应了声,拐弯朝小卖铺走去。

    这一拐,才看见婆婆马秀兰和小姑子唐霞都在,地上还蹲着个鼻涕娃,是马秀兰的宝贝孙子唐耀阳。

    小家伙将不到三岁,正是调皮的时候,缠着马秀兰给他买糖。

    “你大娘来了,找你大娘买去。”马秀兰踢了踢唐耀阳,示意姜冬月给孩子买糖。

    唐霞在旁边抿嘴笑,也不招呼姜冬月,只对马秀兰道:“妈,大嫂看见阳阳亲得很,哪里用你说?”

    “……”

    姜冬月忍不住皱了皱眉,假如她有个讨厌榜,那唐霞能越过她亲妈站第一。

    当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唐霞年纪还不大,但天生一张是非嘴,但凡开口,就能搅点事儿出来。

    偏她还特别好说话,成天叭叭叭的没个消停时候,姜冬月起初面皮薄都忍了,后来吃亏多了就跟唐墨吵架,直吵到唐笑笑过周岁才算结束。

    因为那次唐霞提前软磨硬泡找唐墨要了十几块钱,说给笑笑送贺礼,结果最后啥也没有,就给了个她自己缝的求子符!

    这下不用姜冬月再骂,唐墨自己就断了给妹妹的零花,后来故态复萌,也顶多五毛一块,大幅缩水。

    唐霞明着不敢说什么,背地里把账算到姜冬月头上,从街东头到街西头,不知说了姜冬月多少坏话。

    眼下两相碰面,还不忘拿话挤兑她,瞧那得意里藏奸猾的模样,真是……啧。

    姜冬月暗自摇头,面上笑吟吟打了个招呼:“都在呐,难怪大花远远的就叫我,原来你们在这边热闹。”

    她直接没搭马秀兰母女的话茬,转过脸问赵大花,“今天进什么好东西了?有豆腐吗?”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