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12、预告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12、预告(第1/2页)

    女子冲着众人挥了挥手,然后在众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前倏地消失了。

    随之出现在巨幕中的是一个与方才完全不同的场景。

    巨幕里,许许多多头裹黄巾的人手持兵器,不停地朝着前方进发,一面面沾染了鲜血的黄色旗帜在风中飘扬。

    他们大声地呼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1”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百姓们还未从视频结束的失落中走出来,见了此情此景,众人先是一愣。

    “快!速藏!”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战争又起矣!”

    “苍天!救吾等性命!”

    众人听闻此番言论,慌乱地往四处逃窜而去。

    然而不管他们躲在何处,巨幕却始终跟在他们身边,竟是无处可藏。

    但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没过一会儿,巨幕中的场景就已经变了。

    那些头戴黄巾的人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看起来更加正规的军队,然而厮杀却也更加惨烈。

    不多时,巨幕中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

    这时,巨幕之上浮现出了一句诗,就现于尸山血海一侧。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见此诗句,身处于公元前317年的许多深受战争侵扰的普通民众们想起自己失去的亲人,想起那一场又一场的战争,随着乐声失声大哭起来。

    他们都在想这战争到底何时能够结束?

    女子先时所言的平行时空又是何处?他们可能前去?

    如何才能没有战争?

    画面一转,战争结束了。

    巨幕中依旧有许多人,那些人身着精致的服装正在举行宴会,众人说说笑笑好不快活,仿佛刚才那些血肉模糊的场景从未出现过。

    旁侧诗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其一》”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方才还阴沉的脸上这时已经不知不觉浮现出了自豪神色。

    他早知道这巨幕女子会提及自己,却没想这么短时间内就已经出现自己两首诗,这第二首还是自己将来之作。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喃喃念叨,随即又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天下归心!”

    此时的杨修和曹植方才从曹丕要称帝的慌乱中回过神来。

    听闻幕中女子接下来就要解说曹植,两人都是欣喜。

    “此女所述生平亦较为详尽,届时便可知后事如何,再做应对当也不迟。”杨修劝说道。

    曹植颔首,也不免有些自豪,“所幸如此。”

    “公子文采确实非常人所及,在一众公子间亦是翘楚,只愿丞相见此巨幕能对公子刮目相看。”

    “这是自然。”曹植对此毫不怀疑,他反问道,“父亲向来爱才,便此一句不正言他求贤若渴之心乎?”

    杨修赞同,“公子妙言。”

    而另一边的曹丕一行人也早为此巨幕中女子所言大为震惊。

    听说元仲为太子时,他们虽心中也有喜悦,可并不敢因此高兴多久。

    如今国属汉室,丞相犹在,而曹丕羽翼未丰,此巨幕一出,那他就变成了靶子出现在众人面前,锋芒毕露,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依尔等看,此女所言几分真?”若不是此巨幕太神,曹丕甚至会怀疑这是有人专门用来害他的,至于怀疑谁,也不必多说。

    司马懿略一思索,答道:“此女所言,尚可信也。”

    “只是如此一来……”

    他欲言又止,并未将话说完,曹丕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没什么办法,只能见招拆招也。

    “这下期论子建,若叫父亲听之,是否更加偏爱?”

    曹丕一向认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2”,可纵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那个弟弟的才能。

    司马懿劝道:“切莫妄自菲薄,公子之才,亦非等闲。”

    曹丕不置可否。

    众人谈论间,巨幕中的画面又已经变了。

    画面中出现两个男子,一个男子坐于上首,头戴冕冠,看其行为举止当乃天子是也,在他的下首另一年轻少许的男子冲他行了一礼。

    而后年轻男子起身走了几步。

    两人旁边出现诗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曹操见此,勃然大怒,结合女子此前所言,他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此场景中的意思。

    “来人,将那两个逆子速速叫来!”

    手底下的人看到丞相时喜时怒,不敢耽搁,连忙应下往外走去。

    “站住,先传子建。”

    下人忙不迭答应。

    待下人走后,曹操继续看向巨幕。

    自己的儿子一个个离去,如今只余他二人还算有出息。

    最后竟会落得个兄弟阋墙的结果?

    场景再次变化,只一眼,曹操便能猜出坐在那案前的孤寂身影是日后的曹植。

    巨幕中,曹植伏案奋笔疾书不知在写什么,旁边现出诗句。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其四》”

    曹操不信他这般落魄之时还能念着什么佳人,很想知晓此诗后段为何内容。

    然而现在并没有人能回答他。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楚殿内的人看完女子所说的预告,也都隐隐能看出个大概。

    这个时期人们听故事都是靠着口口相传,除了亲眼所见,还未如此直观地看过其他人的故事,只感觉十分精彩。

    看到此处,众人都小声攀谈起来。

    有人说道:“屈左徒,此句又沿用汝之‘香草美人’矣!”

    屈原微微颔首,看向最后那诗句,联想先时那些场景,能想象此佳人的结局恐怕不尽如人意。

    就在众人讨论之时,巨幕中突然跳出几个符号。

    符号上方有一行小字。

    “一键三连哦!”

    其下三个符号,第一个符号像是一只手竖起大拇指,第二个符号期间写了一个币字,当指钱财,而第三个符号则像是一朵尖瓣的花。

    “咦?看其下方,符号点之可变色矣!”

    不知是谁说了一声,众人都伸手虚空点那巨幕下方的几个符号。

    在点到符号时,符号会立马变成红色,再点一次又会变回来。

    而点到中间那钱币之时还会在旁边显示几个字。

    余额:八十八。

    点一下就会少一个,再点一下又少一个,可还想再点就点不动了。

    “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