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大人穿六零: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国师大人穿六零》 50-60(第29/44页)

杨俊老壮的一个人,脑袋靠到叶霜肩膀上,小声撒娇:“你别不要我。”

    叶霜瞬间从脖子红到额头,伸手推了他一把:“好好说话。”

    杨俊轻咳一声,黑暗中,他的耳朵根红的滴血,他一个大男人说这种话,也挺不好意思的。

    这场电影放的是打仗,电影里的爆炸声不停,还有身边人说话的声音,笑闹的声音,杨俊通通听不见,整场电影,他一直用余光偷瞄叶霜。

    一直被他盯着,叶霜有些绷不住,推了他一下:“还看不看?”

    “看,要看!”

    “看我还是看电影?”

    “看你!”

    叶霜红着脸站起来,呸,不看了!

    “哎,别走!”

    杨俊追着跑出去,跑到外面街上没人的地方,两人的手就牵到一起了。

    明明是一样的月色,但是笼罩在有情人身上,月色就显得格外动人。

    第二天上班,谭文森去单位,在门口碰到杨俊,杨俊冲他笑。

    谭文森看着他问:“局长在吗?我有事儿找他。”

    “局长还没来。”

    谭文森点点头,转身进去。

    倒了杯水,谭文森继续看昨天没看完的资料,杨俊突然冲进来,门被撞开甩在后面墙上,发出嘭的一声。

    谭文森皱眉:“局长来了?”

    “不是!”杨俊脸色不好看:“出人命了。”

    “什么?”谭文森一下站起来。

    死的是一家四口,一对夫妻和两个八九岁的孩子。

    那家的男人名叫王城,在知青办工作,三十来岁,平日里与人为善,没听说和人起过争执。

    王城的媳妇儿是个家庭主妇,平日里有空就去街道办接点粘纸盒的活儿做,整天和人说说笑笑的,也没听说和谁有矛盾。

    说起王城一家,邻居嘴里都是好话,一时间,犯罪嫌疑人不好锁定。

    勘查现场后,谭文森看了杨俊做的记录,一家人都是被一刀毙命,割断了脖子。两个小孩儿的脖子只剩下后面一层皮扯着,差点就直接砍断了。

    “去单位问过了吗?”

    “刚才派人问过了,知青办的人说,这段时间王城在单位里也一切正常。”

    不仅是王城的单位,王城和他媳妇的亲戚家也派人走访了。

    谭文森觉得不对劲,邻居和单位的同事都说王城好,这样一个挑不出什么错的人,怎么会突然全家被杀呢?

    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谭文森觉得,王城肯定有什么社会关系被他们忽略了,还没查到。

    回到公安局,谭文森把所有的资料摆在桌子上,陷入沉思。

    吴局长黑着脸走过来:“怎么样,有线索吗?”

    好像有线索了。

    谭文森把杨俊叫来:“你去咱们县下面每个公社的知青点打听打听,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

    “我这就去。”

    杨俊跑出去,去车棚拿自行车,一脚蹬上就要走。

    “你干什么去?”叶霜下班找过来。

    “你怎么来了?”杨俊一脚踩在地上刹车。

    叶霜双手叉腰:“昨天不是你说叫我来单位找你吗?”

    杨俊一拍脑袋,他差点忘了。

    “霜霜对不住,今天发生大事儿了,你先回去,等我忙完去找你。”

    “是不是知青办那个命案?”

    “你知道?”

    “玉竹县就这么大,全家被灭口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到处传。”叶霜问:“你是要下乡?”

    “嗯?”她怎么猜到?

    叶霜说:“你一个陌生人下乡去知青点问话,就算别人知道点什么,能跟你说实话?”

    要想听到这话,还是要他们自己内部的人才行。

    “我带你去找张林。”

    张林自己就是知青,和叶渠公社的知青们的关系一向维护的好。知青们空闲的时候私下里经常一块儿玩,如果真有什么事,他们肯定会听到一些风声。

    明面上王城这个人什么都好,挑不出错儿,越是这样的人私下里做的事可能越惊悚。

    谭文森想查查王城有没有借职位之便搞男女关系,王城已经死了,只能从知青那边探探消息。

    叶霜带着杨俊找到张林时,张林就猜到了谭文森的想法。

    “这个事儿交给我,我一会儿就回叶渠公社。”

    “谢谢了,麻烦你跑一趟。”

    “不用这么客气。”张林说:“我来不及回去跟叶秋说,一会儿你帮我带个话,跟她说我明天回来。”

    “行。”

    张林回叶渠公社的时候,顺手买了两斤肉,下车后直接去知青点。

    “哟,张哥怎么今天有空回来?”

    “张哥来了!”

    “稀客啊!”

    张林把肉递给一个女知青:“稀客什么呀,我哪个月不过来?”

    大家伙儿都笑起来:“正好,最近忙秋收累的不行,咱们晚上开开荤。”

    大家伙洗菜的洗菜、烧火的烧火,看得出来,虽然秋收忙碌,也累人的很,大家有说有笑,状态都还可以。

    至少表面看着,不像有什么烦心事。

    张林蹲过去帮忙择菜:“二十号就是中秋节,大家伙怎么过啊?”

    “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

    一个和张林关系好的男知青凑过来:“队长说了,中秋节队里给我们出十斤面粉,我们打算自己烤月饼来吃。”

    “你们还会烤月饼?”张林夸张道:“我以为你的水平,也就只能自己熬粥喝喝。”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这话也没说错。

    不过,都下乡多少年了,厨艺肯定比以前好多了。

    “去年队长家不是做了月饼嘛,还给我们送了几个,到时候我们去问问怎么做的,自己学着来呗。”

    “就是,咱们还有最后一块腊肉,到时候做腊肉月饼。”

    “啥,腊肉月饼?月饼还有咸口的?”

    “你丫南方的?”

    一个女知青忍不住笑:“别搭理他,南方也有咸口的,他就是故意这么说惹你。”

    说起中秋节,气氛又热烈了不少,张林瞬时问道:“到时候你们要不要办聚会?把其他公社的知青请过来?”

    “算了,现在怕是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张林说:“是不是怕月饼不够分?要是不够,我想办法给你们多弄点面粉过来,一年到头聚一次也不容易。”

    “不是因为舍不得吃的,是因为新庄公社。”

    “新庄公社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