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回九零只想搞钱》 110-120(第13/21页)
他和弟弟这一代五个?小子,让他这个?最小最不起眼的考上了。
他本来想?包三十块钱的,可大队部都包了五十,他作为江柏的亲大伯,面对一个?将来明显有出息的侄子,也不好?比大队部包的还?少,干脆也包了五十块,把江大伯心疼的要命。
江大伯母提醒说:“二小子考上大学这样的大事,是?不是?也要往你舅舅家跑一趟,去报喜啊?”
考上大学,在他们这里?真当是?大事了,家境殷实的人家,那都是?要办酒席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江妈不在家,江柏并没有去舅家那边报喜的欲望,但这是?礼数,他又不能不报,只好?说:“我明天就要回吴城,要去学校报名了,要先军训。”
江大伯和江大伯娘也不懂什么军训不军训的,跟江柏说:“你赶紧去大队部打个?电话?问问你妈,看报喜什么的要怎么说。”
这报喜不是?简单的报喜,那边的人要来给这边包红包的。
江柏确实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他也不懂,便听?江大伯母的,给江妈打了电话?。
江妈听?江柏说完,才拍着头:“瞧我,就光担心松子的事情?,把江柏考上大学报喜的事给忘了。”
又一个?个?给娘家的兄弟姐妹们打电话?。
江妈兄弟姐妹七个?,除了上面的哥哥,下面的弟弟妹妹全是?她?一手带大,一听?江柏考上大学,也是?十分高兴的大叫:“天哪,江柏居然考上了大学!”
他们的消息一家通知一家,所有人都十分惊讶。
他们想?过姑姑家三个?孩子读书,可能会有人考上大学,但没有人想?到过会是?一直安安静静到没什么存在感的江柏。
但不管是?江松还?是?江柏,他们的外甥考上大学,都是?让他们增光的大喜事,都约着一起去江家村报喜,有出去打工不在家的,就让关系亲近的兄弟或姊妹,先帮着一起包个?红包。
舅家那边因外公一直是?队长,年?轻时候是?小队长,后来是?村里?的大队长,又到炭山的队长,家境一直比较殷实,且他们尊敬江妈,他们都统一好?了红包数,每家都包了二十八块八的红包给江柏,期间又是?好?一顿夸奖和客气?。
江柏不光是?在江家这边没什么存在感,在舅舅家那边也一样。
舅舅家那边看中的是?长子长孙,所以?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更看中江松,不管有什么事,都是?喊江松,江柏要么是?江松身后的小尾巴,要么就像是?会隐身术般,所有人都看不见他无视了他。
如今这个?会隐身术的小子,终于消除了他的隐身法术,正式地站到了所有人面前,所有人都开始正视他。
第 117 章
在村里炫耀了一天的江爷爷, 拎着江大伯母给他准备的一条小鱼,一块肉,一只鸡腿, 和自家酿的一点米酒, 用菜篮子拎着,又?去村口老店里买了纸钱和要烧的纸, 和江柏一起去山上。
江大伯难得的主动跟着他们一起,手里拿着铁锹和镰刀,主?动地?帮忙铲土和割草。
一段时间没来,山上的野草又将坟包都包围了。
太爷爷太奶奶的坟不在一块儿,这里也没有合葬的习惯。
江爷爷站在太?爷爷的坟前?, 不知不觉就湿了眼眶,对他的父亲说:“柏子考上大学啦, 我们家也出了个大学生,今后改换门楣啦!以后再也不用被人踩着肩膀走路, 时代好?啦!”
太?爷爷年轻时候是?个轿夫,给地?主?家抬轿子的,他是?夜里给地?主?家抬轿子时,听说是?摔了跤,摔到?了地?主?, 滚到?河里没人捞, 淹死的。
江爷爷笑?着说:“来财现在接手了我巡山的工作, 每个月都拿工资, 今年工资还涨了, 现在一百块钱一个月, 两个儿子,国安国良都是?大学生, 在城里当老师,捧铁饭碗,吃国家饭。”
他招手叫江柏过来,给太?爷爷磕个头?。
江柏拿了一刀纸垫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这是?我小孙子,叫江柏,他每年都来给你上坟,考上了沪市大学,以后留在沪市,就是?沪市人了,我们村的戴知青,周知青,就是?沪市来的,后来回了沪市,那时候哪里能想到?,我也能进城,能去沪市,我孙子能考上沪市大学,今后当沪市人呢?”江爷爷想到?年轻时听戴知青、周知青讲城里事情的时候,他对城里的向往和好?奇,一时也不由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他都六十多岁了。
他也终于完成了他的任务,抚养弟弟妹妹长大,安排他们嫁人、娶妻,抚养儿孙。
祭拜完太?爷爷,他们又?转去祭拜太?奶奶。
太?奶奶是?个小脚妇人,做不了活,只能在家里洗洗涮涮,一辈子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水埠镇。
江爷爷和江奶奶的结合,一个带着弟弟,一个带着弟弟妹妹,就像是?两个重组家庭,矛盾重重。
江奶奶个性强势,对江爷爷的弟弟妹妹并?不好?,太?奶奶与江奶奶也矛盾重重,只是?太?奶奶自己一个小脚女人,还是?靠儿子儿媳养着,没有办法?,自己一个人带着小儿子小女儿搬到?下面的土屋里居住,那时候村里都是?这样的土屋,如今那土屋已经?成了江妈的猪圈。
用江爸的话说就是?,太?奶奶是?个一辈子都泡在苦水里的人。
江爷爷十二岁就要撑起一个家,接过一整个家的重担,他已经?拼尽全力?了,一直到?他成为了守林员,成了村里出了大队书记、会计、记分员外,唯一一个拿工资的人,和江奶奶分开住了,争吵才逐渐少了些。
江爷爷和太?奶奶说完话,抹了把老泪,对江柏说:“你太?爷爷太?奶奶的坟你别忘了啊,以后每年清明别忘了来上坟。”
江柏点头?:“我都记得。”
给老祖宗上坟的事情,一代一代往下传,传的代数多了,上面几代的老祖宗坟,后代孩子们也记不得谁是?谁了,甚至因为坟头?被山上茂密的草木遮盖住后,连坟都找不到?了,这时候,村里人就会统一在山脚画一个圈,圈里烧纸钱,表示这个圈里的纸钱只有我家老祖宗能领,他们一边烧纸钱一边高声喊着:“我家的老祖宗们来收钱啦!我家的老祖宗们来吃饭啦!”
不断的喊,不断的喊。
江爷爷就怕自己死了后,等儿子们也老了,小一辈们记不得他父亲母亲的坟,忘了给他们上坟,让他们在下面饿肚子。
生前?的时候没东西吃,死了还要挨饿。
挨饿的滋味江爷爷可太?知道了,三年、大、饥、荒的时候,村里饿死了很多人。
想到?自己把弟弟妹妹在大、饥、荒中都养活了,江爷爷又?笑?了起来,下山的时候,双手背在身上,脚步轻快,脸上也都是?放下了沉重包袱的笑?容。
江大伯和江柏将江爷爷江奶奶坟的周围杂草都砍了一遍,江大伯说:“等过年,我和你爸去买两块碑放在爷爷奶奶坟前?,有墓碑在,以后上坟找坟也方便。”
那些聚集在一块的坟头?,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