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110-120(第28/32页)

  南北朝。

    庾信搁下手中诗笔,卷上长文笔墨未干,依稀可以见到右侧标头的“哀江南”几l个字。他本为南人,屈身仕北,故国飘摇,那点乡关之思始终挥之不去,曾经的艳笔再也吐不出半点风花雪月之词。

    他本以为后人记他,会是背德叛主,不想昭昭文史,也会传他姓名。

    “古文文宗。”

    他默念着这几l个字,再看一眼纸上的文章,心中忽然就升腾起几l分热望。

    唐朝。

    杜甫吟道:“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这令狐楚既有庾信之后古文文宗的赞誉,可见笔力颇深。”

    中唐时期。

    韩愈嘴角的笑容淡了几l分,他对庾信没什么意见,但是令狐楚竟然写作骈文,而且还被那么多人追捧,他推扬的古文竟然消歇得这么快!

    【他很欣赏李商隐,把他当儿子似的培养,还亲自教李商隐写骈文以适应当时的科举考试。】

    【李商隐在科考一路上走得坎坷,屡试不第,历经五战才上岸。不过大家注意哈,虽然人家五战上岸,但上岸时小李才24岁哦!比杜牧还早两岁,的确是一位才子。】

    酒楼。

    杜牧的脸黑了一瞬:非要这样对比是吧!

    李宅。

    李商隐不好意思地摆手:“楚姑娘这话说得,我怎么敢和杜樊川相比。”

    一旁的王氏捂嘴直笑。话是这么说,但夫君你脸上的笑可是一点都藏不住呢!

    中唐。

    考试专业户元、白二人也忍不住点头称赞:“果是青年才俊。”

    李商隐就更才俊了。

    因着杜牧嘴得太狠,他们暂时对那位小杜才子颇有意见。

    汉朝。

    刘彻再次啧了一声:“一个24一个26,唐朝到末世了还有这样的才子,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看他手下的文章之士,可就一个司马相如呢!还上不了教材!

    太极宫。

    李世民也好生赞叹了一番小李杜之才,转而皱着眉道:“朕平日看那些大而无当的骈体奏疏都觉得难受,科考竟仍作这种文体,一篇韬略说得清楚么?”

    虽然庾信的《哀江南赋》写得确实很漂亮,但他并不想看这种文体的奏疏和考卷啊!

    一篇文章花团锦簇看不出重点,看得不仅眼睛累,心也累。

    “文胜质则史,骈文美则美矣,然一篇之中,当谈机要,再者,侈靡文风难免造成人心放荡,的确当改。”魏征文学功底颇深,接着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上首的李世民觉得合意,当即下令。看了这么多绝妙诗文,当下的文风,是该变一变了。

    中唐。

    韩愈的嘴角终于彻底撇了下去:“科举文章!齐梁之风当真流毒无穷!”

    他愤然提笔,决意要再为古文摇旗呐喊。

    另一边。

    柳宗元凝神思量片刻,开口道:“我还是修书一封与韩退之。”

    至少在推行古文上,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只可惜,李商隐上岸后令狐楚就撒手人寰了。弥留之际,令狐楚将李商隐叫到身边,嘱他写作遗表,其用意,既见情真,或许又在为这位时运不齐的弟子筹谋。什么感天动地师徒情!】

    水镜下的许多人都被感动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商隐遇上这样一位伯乐,可真是三生有幸。”

    “令狐楚也很高兴的吧,能发现这样一位才子。”

    “他们师徒的感情真好啊不想让老师那么早去世。”

    众人看得非常有代入感。李宅之中,李商隐也想起了自己这位人生的伯乐,眼中半是怀念半是哀伤:

    “老师待我很好,既授我以诗书,又带我外出增长见识,我一身才学,尽是老师深恩。只可惜”

    斯人已去,自己和令狐家又落得这般田地,如何不令人唏嘘?

    李商隐颇负才名,二人又是夫妻,王晏媄当然知道自家丈夫与令狐家的渊源,也知他对恩师的感情,心疼地更握紧了他的手,柔声道:“夫君勿要伤心,以后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李商隐看着妻子温柔含情的面庞,心中的悲意冲淡几l分,点头微笑:“好,你我二人永不分离。”

    令狐家。

    不同于李宅之中的温情脉脉,令狐绹从刚开始听就没什么好脸色,此时更是忍不住一拍桌案面带薄怒:“哼!此等小人,枉费我爹一番苦心!”

    【再后来,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做他的幕僚。王茂元也很欣赏李商隐,新科进士,又是位才子,谁不喜欢呢?于是,王茂元将自己的女儿王晏媄许配给李商隐。】

    【王晏媄名门闺秀,不同流俗,一心爱慕小李才华,两人婚后的感情十分美满。】

    “考中进士,又遇贵人,还娶到了一个名门闺秀,李商隐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围观群众羡慕了。

    “也不只是运气,人家可是才子,有实力的!”一旁的人接着道。

    盛唐。

    杜甫忍不住笑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李商隐可谓是二喜已俱啊!”

    都说文章憎命达,可算又听见了一个达者。

    老杜十分欣慰。令狐家。

    令狐绹的脸上阴云密布,后世那些知道内情的如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等人都不由得别开了脸。

    看似一帆风顺,实则危机暗藏啊!

    【但尴尬的是,其时朝堂上有牛李两党,令狐楚属牛党阵营,而王茂元和里的李德裕关系好,是李党成员。】

    哈?

    正在翻阅奏章的刘彻难得愣了一下,停笔向下面的卫青说道:“他的老师是牛党,他却娶了个李党的妻子?”

    虽然为政者忌讳党争这件事,但李商隐这操作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干好吧!

    猪猪大为震撼,再次发问:“这李商隐难道真是个缺心眼?”

    被问到的卫青也沉默了一下,他在宫中素来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实在是不能理解李商隐的行为动机。

    太极宫。

    贞观群臣也对这后面的渊源感到颇为意外:“难道李商隐娶妻之时并不知晓王家和李党的渊源?”

    孔颖达说出口连自己都觉得荒谬,果然长孙无忌不赞同地道:“两党之争势同水火,即便王茂元有心隐藏又能藏得多少?两党之间,派系已明。”

    “那李商隐,可就犯了两重忌讳了。”

    投奔李党臣子,又娶其女,时人眼中,可不是将自己与李党绑得牢牢的么?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默然,以他们这些朝堂顶尖人物的眼光来看,这位小李才子在官场一道上,实在是单纯得很。

    盛唐。

    杜甫神情顿住:“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