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 120-130(第5/20页)
念荟想了想摇头:“老爷和谷雨看起来还好,进城的将士不少,我没有看到有人受伤,不过,我并没有看完,就回来了。”
谢云溪点了点头。
贺州应该是拿下了,袁博文他们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声张,现在大大咧咧回来了,那就是这件事情已经成了,不用瞒着其他人了。
贺州虽然不大,但也不小,即便是偷袭,想要一点伤亡都没有就拿下来,几乎不可能,伤员应该在后面,他们的行动比较慢。
第123章 第123章 促销
谢云溪让护卫继续整理物资, 等到了晚上,她终于见到了袁博文。
出去了大半个月的袁博文胡渣子都长出来了,盼顾之间气势凌厉。不过, 洗漱过后整个人清爽了许多。谢云溪在旁边帮忙整理。
袁博文笑吟吟看着她, 谢云溪的心情也不错。悬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们又过了一关。
“贺州是不是打下来了?你们进城的时候, 念荟去看了。城里的人已经在传这件事情了。”
袁博文舒展了一下手脚,坐了下来。
“没事!让他们传吧。这次打贺州, 咱们并没有费多大的劲!北凉在那里的驻兵并不多。”
有霍小北等人在南边剿匪吸引了贺州城内北凉驻兵的注意,袁博文等人快到贺州城下了,城内的驻军这才发现。
他们两边夹击,这一场战打得很顺利, 只在攻城的动用了火/炮,城内的北凉人都没怎么抵抗, 就让他们破了城门,城内的清扫也很顺利。
“伤亡情况呢?贺州城内怎么样?”
袁博文说了数,又摇头:“贺州城内远不如郴州。”
“我们进城的时候,街上都没多少人, 大多数门户都管着,那些出来看热闹的人脸色……一言难尽,许多人衣衫褴褛,流民不少。”
“我已经让府衙钱大人过去了。”
谢云溪对府衙的几位大人也有印象。这位钱大人,就是当初和张时文一起从晋州到郴州的人。有郴州接管的先例在前, 想来钱大人一定会很快就能理顺贺州的事情。
“送回来的伤员是不是都在安置医棚那边?”
袁博文无奈笑了笑, 看了看谢云溪的肚子说:“你现在可不能再往医棚跑了。这次的伤员并不多。”
谢云溪笑了:“我不去,让念荟带着叶淑婉她们去看看,理论结合实际, 她们才会印象深刻。”
袁博文一脸无奈摇头笑,摸了摸谢云溪的肚子:“这几天他没有淘气吧?”
孕七月的胎儿胎动已经较频繁了,袁博文一摸,里面就有动静了。
谢云溪笑着说:“还好。不过,比淼淼那个时候要活泼一些。”
袁博文想起了女儿:“淼淼那边还好吧?矿业公司那边没什么问题吧?”
他在离开之前传了一批矿石过去,那是第一次,传过去之后,第二天他就悄悄出发了。
“都挺好的,矿业公司那边对你传过去的矿石做了检测,每吨含金量在15克到20克之间,第一批金子也已经完成了提纯工艺。”
“这么快吗?”袁博文很惊讶。
“现代矿石提纯工艺已经很成熟了,一吨矿石差不多半个月就能完成提纯工艺整个流程了。”
袁博文想到以前在城外矿区看到的场景。矿石堆旁边的工人密密麻麻,有刀撬手琢的,有手持簸箕淘洗的,也有推磨碾石的,等等,工序复杂。一吨矿石,别说半个月了,一两个月都无法完成全部提纯流程。
“好!明天我去矿区看看,这段时间那边应该也开采出了一些矿石。”
现代矿石提纯工艺成熟,速度快。他们这边采矿的速度就不能慢了。挖金子这事,越快越好。
“姚青山一家搬走了吗?”
“还没有呢。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姚青山过来了几趟,我瞧着他像是有话要跟你说,不过都被我扯理由打发了。”
“前几天他夫人和女儿不是都在生病吗?张莲月是肺炎,我给她用了药,她拖了十来天才好。姚琴是支气管炎,用了五天药就没事了。姚青山还在咱们的布庄里面买了不少棉布棉衣,我顺便探了探他的口风。”
袁博文立刻来了兴趣:“怎么样?他怎么说?”
“我才开了头,他就接上了。”谢云溪想到这件事情就笑了,“他说咱们把棉布棉衣的价定低了,晋州和郴州既然已经开始在卖,不好涨价,但是其他地方可以重新定价,他还主动提出姚家布庄可以帮忙售卖咱们的棉布棉衣。”
袁博文也没想到姚青山会这么敏锐,一下子就看到了商机。
“他这个提议可以考虑。姚家在北地的布庄据我所知有七八家,贺州那边就有一家,不过这次我们过去,那边的布庄已经关门了。”
“如果真按照姚青山所说的方法合作,这个价怎么定?还有利润分成……”
谢云溪笑着说:“这个你们去谈!我瞧着他像是在等你回来,也许明天他就会来找你了。”
棉布棉衣不管定价多少,他们都不会亏。棉布棉衣在两边世界的价差太大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倒卖,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而且,姚青山是个聪明人,以他们现如今的实力和地位,他不会耍花招,也不会狮子开大口。
“淼淼那边棉布棉衣买到的价,我一会儿给你。枫叶巷那边的织坊和晋州那边的绣纺也出来一批棉布棉衣,这次干脆也拿出来卖吧。”
“这批纯手工出来的棉布棉衣与现代机器出品的棉布棉衣还是有些区别,价格上面恐怕不能定一样。”
袁博文还没有看到这里纯手工出来的棉布棉衣,但是他能想象到。现代机器碾出的粮食都比这里的粮食/精细很多,布帛这种东西肯定是有区别。
“行,我明天跟姚青山谈一谈。”
“对了,还有件事情,马上就要过年了,我让淼淼买了一批棉衣和米粮,准备给铺子上、矿区那边和府里的人发点年货,东西我已经准备了。但是就这两样,是不是有点少?”
袁博文也知道年底发年货的惯例,“是一人一件棉衣吗?米粮呢?每个人多少?现在跟着咱们讨生活的人有多少?”
“一千六百六十四人,包括码头那边威远镖局的贺师傅他们。”
“棉衣呢,我打算发一人一件,尺码由他们自己提供。米粮则发粟米,一人五升。不过粟米只有铺子的人和矿区的人发。这两样加起来差不多二百出头。咱们身边的人不缺吃,粟米就不发了,直接发钱吧。想要什么,他们自己去买。”
袁博文想了想,两百元出头的年货是有点少。但除了这两样,还能发什么?
不能发油,油太贵,也不能发盐,这里对盐的管制很严。即便他们有,也不能随便拿出来。被发现私自贩盐,在大顺这里可是大罪。
“那就再发点钱吧,铺子上和矿区干活的人,年底这个月薪资翻倍!两边府里和商师傅他们则另外再说!”
谢云溪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