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苏穿成对照组后(快穿): 74. 第 74 章 北城还知道在南城做……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玛丽苏穿成对照组后(快穿)》 74. 第 74 章 北城还知道在南城做……(第3/5页)

   可是北城的灾民却听到了南城的灾民的粥熬得更稠一些的说法。

    北城的灾民很激动。

    “这这也太欺负人了,难道南城的灾民就更高贵吗?”

    “凭什么当初南城的灾民可以有好饭好菜,到了现在南城的灾民还有更稠的粥。”

    “这二皇子行事也太不公道罢了。“

    很快就有北城的灾民看出了事情的本质,这灾民和大家说道:“这二皇子接手了南城赈灾的事情,他一定是觉得南城的灾民之前吃得好,他现在给人家吃清汤寡水人家肯定要不满,所以便给南城的灾民吃的粥稠一些,不过就算是这样,那我们北城的灾民算什么呢?我们就该一直吃苦吗?”

    现在的情况是南城的灾民怨声载道,认为吃得不如以前好。

    北城的灾民也怨声载道,认为南南北两处不公平。

    不过有一处是共同的,就是南城和北城的灾民都在骂三皇子做事情没有章法,还说三皇子赈灾赈的没有二皇子妃赈得好。

    有好些灾民原本认为二皇子妃是女流之辈定然赈不好灾,如今也是对二皇子妃很是佩服。

    因为对二皇子妃佩服,灾民们连带对二皇子的印象也好了起来。

    灾民们私底下也在议论:“这三皇子如此行事,这天下以后要是归了三皇子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与其这样倒不如是二皇子当皇帝。”

    灾民们以前都只听说三皇子,却极少听说二皇子,二皇子是个怎么的行事章法他们也是不知道的。不过灾民们议论只要二皇子旁边有二皇子妃这个贤明之人辅佐,二皇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也都是灾民们每天喝了粥以后闲了没事干的时候坐在一起议论的话了。

    三皇子也是焦头烂额,他之所以选择来到江南赈灾就是为了得民心,现在民心没得着却还得罪了一大堆灾民。

    三皇子主持赈灾两天之后,南城北城民怨沸腾更甚。

    就在这个时候,首辅杜长松来到了江南城。

    杜长松到了江南城,却没有直接去找三皇子和苏然,而是先去找城中的灾民打听了一些最近的赈灾情况。

    灾民们见首辅穿的像个官员便开口道:“大人,你想想办法和上头说,还是让二皇子妃来赈灾吧。”

    “就是,我们南城本来吃的好好的,每天轻轻松松干点活,日子过得比没受灾的时候还要好,偏偏这三皇子要过来插一脚,插一脚也就罢了,他压根儿就管不好,现在我们依然是食不果腹,还要忍受这寒冷。”

    “大人你就让二皇子妃再把南城管起来吧。”

    杜长松去北城了解情况的时候北城的灾民也是满肚子苦水。

    有北城的灾民和杜长松道:“大人,这三皇子做事情也太不地道了,他怕南城的灾民有意见,给南城熬的粥稠一些,给北城熬得稀一些,偏只能是在固定的粥盆里面里领粥,不然我们早就跑到南城的粥棚区里了。”

    “还有,人家南城以前每天都是能够吃肉吃饭的,我们却只能喝粥,不如让二皇子妃把我们管上吧。”

    就

    首辅杜长松在南城北城自然是问了诸多人,两地灾民都有一样的希望,就是希望将二皇子妃能够把赈灾管理起来。

    南城北城灾民现在对三皇子都有颇多的怨言,杜长松也亲自去南北城的粥棚看了,的确南城的粥是要比北城的粥熬的稠一些。

    杜长松打探清楚了情况,便当即写了折子送给了皇上,告诉了皇上江南城现在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表述了灾民们希望二皇子妃来管理赈灾的事情。

    杜长松甚至把许多灾民说的话直接都写在了奏折上面,包括那句“不一样三皇子过来插一脚。”

    打探清楚了情况递交了折子,,杜长松又叫了三皇子和二皇子妃过来议事。

    杜长松径直对三皇子说:“三皇子你这样给南城灾民和北城灾民分的粥不一样,这样的法子是定然行不通的,有道是为患寡而患不均,若是两边的灾民都是一样的清汤寡水灾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你给一边熬的稀一边熬的愁,那便是要生出天大的事情来。”

    三皇子辩解:“这个事情怎么能够怪我,是我想要把这两个地方熬的粥不一样吗?是因为苏然之前就给他们吃好的,把这群刁民的嘴养叼了,我这才给他们熬了稠的粥。”

    首辅道:“那既然是熬了稠的粥,那要南北一样,为何还要区别对待?”

    三皇子有道:“那粮草原本就不够,若是都熬成一样的稠,原本吃十天的粮便只能吃六天。”

    杜长松没有说话,而是沉思了一番,良久,杜长松抬起头看向苏然:“二皇子妃,你认为当下的赈灾之事该如何做去做?”

    苏然开口对首辅道:“我前两天写了书信派人送给了皇上,想必皇上现在已经知道我的计划和想法了。若是由我赈灾,我还是之前的做法,只不过若是要把南城和北城全都赈起来,那恐怕还要朝廷出银子。

    三皇子连忙反驳:“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你也是知道的,赈灾银子就只有捐上来和卖国债的银子,还去哪儿去寻银子。”

    苏然对首辅道:“杜首辅,现在我已经书信传给了皇上,现在皇上的意见还没有下来,这件事就让三皇子先主张着,等到皇上的旨意下来,皇上若是应允,我立马将我的做法告知首辅,也希望首辅能协助于我一起将此事做好。

    若是皇上不同意,还是坚持让三皇子全权负责,那我也是实在是插不上手了。”

    杜首辅听苏然这意思,知道她是没有打算把她的做法说出来了。

    杜首辅不甘心道:“你且说,你说了之后我若是觉得好,我定然也会递折子告诉皇上,替你说情。”

    苏然道:“这江南城最快的马跑到京城传消息也要两天半,就算杜首辅支持我,这花费的时间也太长,我的折子是前天递过去的,今日应该已经到了皇上手中,再有两日皇上的旨意应该也会下来,在这两日就先按照三皇子的法子赈灾的吧。”

    之前皇上已经下了旨,让三皇子全权处理救灾,现在就算是苏然想要插手也是不合情理。

    只能是等到苏然的书信呈上去,皇上再批了旨意下来,才能看如如何去办。

    反正杜首辅的等的起这几日。

    首辅也能够看得出来苏然也是对三皇子并不放心。

    杜首辅向苏然夫人拱了拱手:“二皇子妃如此清醒,定然是有良策,等皇上的旨意下来,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和三皇子辅助二皇子妃尽管直言。

    坐在旁边的三皇子听不下去了,杜首辅这话怎么说的像杜首辅和他一起赈灾倒是为了帮苏然了。

    还有杜首辅这话说的像是这两日过后苏然就会开始主持赈灾似的。

    这两日杜首辅和三皇子便一起开始赈灾。

    杜首辅吩咐把南城的和北城的粥都熬成了一样的。

    北城的灾民心里稍有安慰,但是他们也知道是首辅来了所以粥才变了。

    北城的百姓也夸赞起了杜首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