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玛丽苏穿成对照组后(快穿)》 88. 辣酱是我教她的 苏然说完,也回……(第2/5页)
这十二家纷纷给了苏然定金,有的给了二百,有的给了五六十,唯有一进门口那家小面馆,苏然只收了十块钱。
苏然拿着定金就去买了原材料,然后又做出了一批辣椒酱给各个店里送去,各个店又给了苏然一笔货款,一共是四百多块。
这些辣椒酱大约是半个月的用量,等到半个月后这些店大概还会再定一共四百块钱的。
如此算来,苏然每个月就有至少一千多块钱的收入。
苏然想了想,每天做枣糕也有点儿麻烦,就想着把枣糕的配方卖出去。
苏然去了点心店,这家点心店原本就是这个县城里面生意最好的点心店,因为苏然的枣糕,这点心店的生意更好了。
店老板听了苏然愿意卖她的枣糕配方的时候喜出望外,当即就提出愿意花三千块钱买配方。
这家店在别的县城里面还有分店,因为没有配方,所以只能是在这一家店里面卖枣糕,如果是其他几家店也能够同时一起卖枣糕,生意一定都会更加好,也能赚更多的钱。
苏然提出要六千块钱才能卖,这家枣糕店的店主又和苏然讲了价,讲到了五千块钱。
苏然打算以后把生意的重心放在辣酱上面,于是就也痛快的把枣糕的配方卖了。
苏然之所以要把配方拖到现在才卖,就是为了让点心店的老板看到枣糕的赚钱能力。
若是在此之前就卖了,那么最多也就是卖上个四五百块钱,和现在的价钱没法儿比。
现在苏然已经有了接近六千块钱的存款了,若是再过上一年,苏然至少也还能存下来四千块钱,就成了万元户了。
现在县城里面的万元户也不多。
这若是在李家,从年忙到尾,李家全家都挣不来一万块钱,更别说苏然了。
不过苏然倒是也没有执著于成为万元户,苏然去县城里面看了房子。
县城里面的小学附近倒是有一处院子很不错,有正房有偏房,厨房仓库一应俱全,苏然问了价钱,这处院子要两千块钱。
苏然也没有多犹豫,讲了价钱,一千八百块钱买了下来。
苏然打算等诗语和诗嘉上完这学期,就把她们转学到县城里面来。
这几日,一进县城门的面馆门可罗雀,反倒是离这家面馆不远的一处装修、位置都不如它的一家面馆生意火爆了起来。
很明显,一进县城的面馆的生意被那家破面馆抢了去。
城门口的面馆老板打听了一圈,才知道是那家面馆的辣酱实在是好吃。
生意受了影响的张老板坐不住了,他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好友王铁柱,那天王铁柱说是和那个卖辣酱的沾点儿亲带点儿故,卖辣酱的那个要是想要复婚还得给王铁柱说说好话呢。
这样的话,王铁柱要是想要和那个卖辣酱的买点儿辣酱,可不是小事一桩嘛。
唉,这事情整的,早知道那辣酱这么好吃,那天就跟那个卖辣酱的买点儿了。
一进城门的那家面馆的老板去找了王铁柱,托王铁柱找苏然买辣酱。
王铁柱去找了王春花,王春花这才知道了,苏然的辣酱并非是卖不出去,反而是很抢手。
怪不得呢,王春花一下子就明白了苏然为什么能有钱买自行车了。
这样看来,苏然是能赚到不少钱的呀。
要是这些钱都是李家的,那李家的日子岂不是要过的富得流油。
王春花在震惊之余反应过来,看来,还是得把苏然找回来。
虽然上次李二柱去找苏然没有把苏然找回来,但是王春华笃定,是因为李家没有出面和苏然说点儿好话的缘故,若是和苏然说上点儿好话,并且告诉苏然以后都能让两个孩子念书,苏然肯定是会回来的。
李二柱毕竟是两个孩子的亲爸,苏然总不可能一个人过一辈子,她无论再找个什么人,人家对苏然也不可能像是李二柱对待两个孩子一样实心实意。
这哪家的女儿就算是和丈夫闹了矛盾,想到孩子,最后也都还是会过在一起。
苏然之前不就是怕回来以后自己不让两个孩子念书么,现在不一样了,苏然能挣来钱,让两个孩子念书自然是绰绰有余,以后,她也不会反对让两个孩子念书了,有这一条,苏然是一定会回到李家的。
王春花告诉王铁柱,这个事情好办,苏然毕竟是李家的儿媳,做个辣酱,自然是件简单事情,不过得等上几日。
王铁柱转身就去把能弄得上辣酱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哥们儿、张记面馆的张老板,张老板感激的很,赶紧就给了王铁柱十块钱的感谢费。
比起他都被隔壁破面馆抢走的生意,这十块钱也算不得了什么了。
王铁柱白得了十块钱,欢喜的很,赶紧叫上他的那几个朋友喝酒,朋友们吃着好菜喝着好酒,一口一个铁柱大哥,把王铁柱哄得心花怒放。
王春花则是想着怎么才能把苏然叫回来,王春花想了想,得从诗语和诗嘉两个丫头身上下手才是,正好三天后县城里面有大集,自己就去大集上面给诗语和诗嘉一人买上一身衣裳,把两个孩子哄一哄,两个孩子一回来,苏然也自然跟着要回来了。都不用怎么求苏然。
平时商店里面的衣服还挺贵,大集上面的衣服倒是挺便宜。
到了赶大集那日,同村的几个妇女来找了王春花,大家伙一起去赶集。
这天正好是个周末,李家宝也不上学,于是李家宝也穿上了新衣服,跟着一起去赶集。
王春花和同村几个妇人说说笑笑一起去赶集,几个妇人都都打算趁着便宜给自己买上一身衣裳。
王春花也不例外,几个人走到卖中老年衣服的摊贩跟前,就看见一高一低两个穿着漂亮的运动服的两个小姑娘在买衣服。
几个人再走进,其中一个妇人惊呼:“这不是诗语和诗嘉吗。”
一个妇人快步上前走到两个孩子跟前看了两个孩子的脸,真的是诗语和诗嘉。
几个妇人也跟着过来看,的确是诗语和诗嘉,早就听村里在学校门口见过诗语和诗嘉的人说过诗语和诗嘉现在可好看了,今日一见,比他们说的还要好看。
两个人都长的白白净净,穿着很有气质的运动服,扎着利落的马尾辫,和之前那个穿的脏兮兮的两个小姑娘完全不一样。
一个婶子夸赞:“诗语诗嘉,你们两个可长的真是好看。”
卖衣裳的摊主大婶听见有人夸这两个小姑娘,也跟着道:“这两个小姑娘不但长的好看,也可孝顺呢,这不,正在我这里给她们的奶奶买衣裳呢。”
刚才这两个小姑娘过来挑衣服,卖衣服的摊主自然而然就认为这是给奶奶挑的,所以现在也就夸赞出来。
诗语和诗嘉还没来得及说不是给奶奶买,听见话的妇人就赶紧对王春花喊:“老李家的,诗语和诗嘉给你买衣裳呢,你快过来看。”
王春花心头一喜,自己原本就是想着要从两个孩子身上入手把苏然叫回来,现在看来,两个孩子也是想着回来的,要不然怎么会想着给自己买衣裳讨好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