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棠: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刺棠》 80-100(第27/30页)

将它扔到角落。

    角落中已攒了他十几封折子,有些不?曾送出去,有些是?被退回来的。

    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子的声音,清清凌凌地问他:“许大人,你心中?的藏书楼建在何处?”

    花窗没关,于?是?那声音飘出窗棂远去了。

    声音顺流而下,一路行至大河下游的金陵城中。

    周楚吟正拉着周雪初训话,忽而听见柏森森一声兴奋的“原来如?此”,他顾不?得穿鞋,便从堆满医典的里屋跑出,大喊一声:“我知道她中的是什么毒了?!”

    周楚吟一怔,还没来得及说话,便听周雪初十分配合地大喊:“是什么毒!”

    柏森森没有回答,只是眉飞色舞地道:“天下奇毒、天下奇毒,怪不?得宋澜这样有恃无恐……师父曾经对我说过,‘衰兰’一毒是他师兄所练,天下只有三颗,一颗失落,一颗藏于?深宫,一颗为灵晔所服……”

    “所以她中的也是‘衰兰’?”

    “非也非也……”

    “那你高兴什么?”

    柏森森道:“想要解她?的毒,需要掺了‘衰兰’的血做药引。”

    他兴高采烈地冲回里屋,无意?间?碰掉了?一本古医典,那本古书封皮皱起,又被一双纤长的手捡了回来。

    月亮还是?那轮月亮,月亮之下,却是幽州高耸的城墙。

    燕琅擦拭着手?中?的长枪,瞄了那双手一眼:“殿下手?上起了?好多新茧。”

    宋瑶风低下头来,自己端详着道:“是?啊,练箭好难,我边疆的战士们日日勤操,更是?辛苦。”

    她?站起身来,往窗前走去,边走边回忆:“我少时看过另一位幽州少将军的箭术……他初到京都,被一群世家子弟起哄,随手?一箭,便射穿了?铁靶。我心中赞叹不已,拉落薇同我一起习武,可是我不曾坚持下来,倒是?她?学有所成。”

    燕琅正听得饶有兴趣,忽有小兵掀帐进来,哭道:“少主,将军今日不?好了?,请你过去说话。”

    燕老将军已经病了许多时日,全军上下愁云惨淡,所幸消息不?曾走漏,北境尚没有什么动静。

    燕琅仍了?手?中?的枪,奔到主帐前,还没进去,便听见大帐中传来沉痛的哭声,他腿一软,跪倒在帐前。

    月光幽冷惨淡,照在他未卸的铁甲之上。

    “少主,这是将军留给你的。”

    燕琅抬起头来,接过了那枚沉重的军印,还有一个磨损的锦囊。

    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宋瑶风将手中的玄色披风盖在他的身上,沉默地跪下来磕了?一个头。

    玄色披风在边境的风中烈烈作响。

    江上同样风大,邱雪雨抱着相同的玄色披风出来时,落薇被风吹迷了?眼,被披风裹起来的时候才?回过神。

    她?抬手?将叶亭宴脸颊上不知是自己还是?对方的眼泪擦掉,笑道:“看见阿霏,我忽然又想起一桩少年旧事来。”

    很多年?前,东山上八月十七日的夜晚,落薇和宋瑶风在宅前遇见骑马飞驰的邱雪雨,当下便一见如?故。

    中?秋虽过,但皓月正圆,那一日周雪初在京中?,被落薇带来一同赴宴,绫锦院的张步筠也恰好跟着她来为越国公夫人量体。

    几盏酒后,落薇一时兴起,在园中?搬了?张檀木小几,称要与几人一同拜月结缘。

    宋瑶风与她?一拍即合,张步筠为人羞涩,无有不?应,邱雪雨和周雪初虽然对这套把戏有些嗤之以鼻,道中?秋已过、拜月无用,但到底架不住众人的央求。

    几个少女在桌上摆了几碟点心小食,又将酒盏添满了?,并排跪在月下。

    落薇一本正经地点了?香,清清嗓子,闭着眼睛开口念道:“愿月神庇佑,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宋瑶风疑惑道:“是?不?是?有些不?对,这不?是?男子的祈愿吗?”

    邱雪雨反驳道:“我听着甚好,女子也该有这样的愿望才?是?。”

    落薇睁开一只眼睛,刚要说话,便在不远处的树后另瞧见一个少女的影子,她?悄声凑近些,却发觉是?玉随云。

    玉秋实与薛闻名交好,说起来同陆沆、邱放和宋泠等人都有些不?合,因此玉随云远远瞧见众人,却没敢上前来。

    落薇却管不?了?这么多,只是?热情招呼道:“随云妹妹,既到此处,甚是?有缘,不?如?同我们一起拜月罢。”

    玉随云还没回过神来,便被她?连拉带拽地摁在了几人身边,她?心下欢喜,端正地跪好,双手?合十,跟着她们一起虔诚地祈愿。

    “愿月神庇佑,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第99章 君山焚尽(一)

    靖和五年夏初,烈日?早至,中原以北大旱。

    今春同去岁一般少雨,在初春那一场连绵春雨之后,竟再无半分甘霖降下。

    可吝啬的天雨又与去岁有些不同——江南春旱自古有之,江浙之地水利发达、灌溉有道,总算能够将日?子?熬过去,等到夏雨来的那一天。

    而?中原这一场大旱,显然要比江南惨烈了许多。

    此时尚未至酷暑时节,已有河道龟裂,莫说农桑,便是日?常取用都变得不足起来。人?们似乎已经能预料到秋时颗粒无收的惨状,边境小城开始有民?众弃地而?逃,沿着大河往下游而?去。

    许澹先前写折子便是为了尽述此事。

    西北边境原本便不安定,明帝时举国力大败西韶后,轻徭薄赋,养民养了至少十年之久。如今西北垦荒不过两代,若弃地而?逃,未免前功尽弃,为今之计,朝廷当尽快遣人?、主持水利修筑才是。

    况且他还另有一重隐忧,西韶虽败,北方三部联盟仍旧虎视眈眈,前朝国有叛乱,内耗靡费众多,虽有燕家出?京镇守幽州,仍要忧虑那些游牧民族铁蹄南下之患。

    但靖和五年比过去的靖和四年繁事更多,朝野上下陷入一片靡靡之中,众人?忙着勾心斗角,显然无暇理睬他的奏折。

    先是时,宁乐长公主病逝,后摄权揽政数年的玉太师因谋逆罪名落狱,满门皆斩。太师去后不久,帝后往谷游山狩猎,皇后忽生?重病,乍然从朝野之中消失。

    有心人不难猜出其中的关窍,但满朝文武哪有一人?敢言?

    玉太师死后,他一手提拔的边疆蒋文远在西境蠢蠢欲动,谷游山之变后,蒋文远出?兵逆乱,尽得西境五城。朝中老将李逢挂帅出征,不过三个月便平了蒋文远叛乱,元旦之前,李逢班师回朝,病逝途中。

    皇帝极尽哀悼,抚恤千金,封赏子?侄。

    这场叛乱离汴都太远,繁华富庶已久的京都一时并未受多少影响。

    年末,街头巷尾流传起从前那首《假龙吟》来,有人?称自己窥见满月之日?,东山有真龙状流云现世,官府严查流言来处,却遇上靖秋之谏,只好无疾而?终。

    靖秋之谏、碎玉案、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