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三爷不想搞事情: 14、第 14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三爷不想搞事情》 14、第 14 章(第1/3页)

    宫里的女人,甭管心里再怎么恨,做起表面功夫来都是一流。

    惠妃送到阿哥所的乔迁礼,甚至比其他人还要重上三分。

    按延禧宫人的说法,惠妃娘娘这是替“东道主”大阿哥多送了一份薄礼,聊表大阿哥欢迎之意。

    胤祉淡定地收下,令人将礼物收进库房,按例备了一份回礼,压根没把这厚礼当回事。

    至于太子得知这消息之后咬牙切齿说延禧宫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什么的,就是后话了。

    搬进阿哥所之后没几天,胤祉便正式进学了。

    清朝赫赫有名的尚书房如今还没形成后世的规模,负责教导学生的文武师傅配得很是周全,在胤祉入学之前,照理说正经学生应该只有大阿哥一人才对。

    事实却并非如此。

    太子身为储君,所学皆由康熙亲自拟定,另有一班师傅教导。

    康熙并未明确下诏令宗亲子弟进宫读书,故而,大部分宗室子弟都是在自己府上开蒙进学,宫中尚书房中读书的除却正儿八经的皇子以外,便只有伴读和哈哈珠子们了。

    尚书房的师傅要正经教导的学生,此前便只有大阿哥一人,并两个伴读和四个哈哈珠子。胤祉来了以后,同样是带了一大帮子人进尚书房。

    伴读和哈哈珠子大多与皇子同龄,同期进学,相当于皇家版本的同窗了。

    只不过,此同窗非彼同窗。

    起码真正的同窗是不会有皇子读书、哈哈珠子挨罚这种充斥着等级制度傲慢的事情的。

    还没进学的时候,光是听说大阿哥身边的哈哈珠子受罚,胤祉就觉得有些接受不了。

    等他自己正式进学了,听着师傅们的谆谆教导,看着四个哈哈珠子稚嫩的小脸,他摸着自己的良心,到底还是没有按之前想的那样咸鱼,而是拿出了十足十的精神,认真听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条咸鱼确实不打眼了,但哈哈珠子的手心会实实在在挨打啊!

    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上书房读十来年的书,总不能为了自己的不打眼,故意让哈哈珠子们跟着他后面挨十来年的打吧!

    即便不是伟光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了,胤祉自认也不是那种自私到无情的人,做不出这么不要脸的事。

    尤其是,康熙给他选的哈哈珠子里,还有他嫡亲舅舅家的表兄德尔济克呢!

    荣妃的出身在康熙后宫中确实不显,其父盖山不过是一员外郎,但马佳氏一族好歹也是满洲大姓,让荣妃的娘家嫡亲侄子进宫当胤祉的哈哈珠子,既不至于让人看轻了胤祉,又变相地拉拔了马佳氏一把。

    康熙的用心良苦荣妃自是领情的,早早便和娘家递信沟通过,跟胤祉商量之后,在几个侄子中选了相对年长稳重的德尔济克,千叮万嘱让其进宫后要多加上进、谨慎小心。

    好歹是自己参与选出来的人,胤祉对这个表兄还是有几分责任感在的,尤其是刚开始几天,可以说是吃喝拉撒样样关心,十足十地尽到了嫡亲表弟的义务。

    当然了,他对其他几个伴读和哈哈珠子的态度也不差,不至于差别对待到让其他人嫉恨德尔济克的份上。

    进学以后,胤祉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寒窗苦读。

    虽然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窗不寒,但这苦读却是实打实不掺一点水分的。

    真的苦。

    曾经半夜睡下午醒的熬夜小能手·胤祉,打死也没想到过自己还能变成这样作息规律得可怕的人,更没想过自己还能有这么勤奋的时候!

    要是当初高中那会儿能有现在一半的努力,他觉得自己都能至少多考好几十分!

    凌晨三四点就起床读书,中午没有休息时间,一直到晚上七点才能结束一天的学习,还时不时要被汗阿玛抽查学习进度,饶是自认内里是个成熟大人的胤祉,也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当康熙的孩子可也太难了!

    康熙对皇子们的教育十分看重,即便是平时最疼爱的太子,读书时也从来没法得到特权。

    作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忠实拥护者,康熙亲自拟定了尚书房的教育方针——凡教学新书新章,必先诵读一百二十遍,然后方可让先生释读经义,增进理解。

    这一百二十遍大法坚持下来,如果不是残存一丝丝理智,胤祉差点想抱着康熙的大腿哭。

    一百二十遍啊!

    足足一百二十遍!

    专门找个小太监来计数是个什么魔鬼行为!汝人哉?!

    那么多经史子集诗书典籍,个个诘屈聱牙晦涩难懂,一样一百二十遍,光是诵读都能磨破嘴皮子了!

    如果不是知道这辈子的老爹真的会揍人,还是直接让人上板子的那种,他早就不干了!

    硬生生熬了一年多,胤祉才终于迎来了新的难兄难弟,哦不对,是难弟。

    四阿哥胤禛搬进了阿哥所,正式开始进学。

    阿哥所的格局十分匀称,除了朝向和位置不同以外,几乎分不出差别。

    再加上现在里头就住了三个阿哥,偌大个地方,完全可以随便挑,不会涉及到居所好坏的问题。

    当初胤祉搬进来的时候,出于太子的建议和他本人的想法,他特意选了西四所,朝南,三进院落,最重要的是,跟大阿哥所住的西头所离得很远,会少生不少是非。

    事实也确实如此。

    西四所和西头所遥遥相望,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在尚书房里也一样,两人年岁相差较大,平时自是不会一起读书,除了偶尔骑射课能碰到一起之外,他们几乎很少见面。

    胤禛这一来就不一样了——他选了胤祉隔壁的西三所,成了胤祉的新邻居。

    虽然因着两个院子并非完全比邻的缘故,这邻居邻得稍稍有点远。

    但到底是邻居。

    而且,这可是未来的雍正帝,传说中的冷面四爷。

    尽管之前在给老祖宗请安时已经见过很多次了,胤祉还是不由自主地有点紧张。

    按照礼节,四阿哥搬过来以后的第二天夜里,胤祉便登门拜访了——至于说晚上访客不合规矩也不太合乎礼节什么的,胤祉表示,谁让书房不放假呢?他就晚上有空了。

    进门以后,一通客气寒暄之后,胤祉便送上了自己让人备的小礼物:一小框红通通的番茄。

    在浅色绸布的映衬下,这红果子显得格外喜庆。

    自从前几年胤祉和大阿哥打赌、赢了庄子和那株番茄之后,胤祉便让荣妃帮着安排了人,在太子分给他的那个庄子里划了一部分地来,专门研究怎么种番茄。

    要说番茄怎么吃,胤祉还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至于种嘛……完全业务范畴外,恕他无能为力!

    好在勤劳朴实的农民在种地方面还是有一定天赋和能力的,硬生生靠着一棵番茄原株和数个番茄果实,摸索出了番茄的种植方法,让胤祉终于再度尝到了这熟悉的美味。

    当然了,因着植物本身的生长周期和季候限制,从胤祉第一次见到番茄,到真正能在餐桌上见到它,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