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27. 027 断案伸冤,萝卜丝饼,挖井劁猪……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27. 027 断案伸冤,萝卜丝饼,挖井劁猪……(第2/6页)

  但怎么说呢,儿子这么优秀,今天一整天陈申嘴角都咧僵硬了,跟儿子服个软也没啥。

    毕竟,先前他确实做的不太对嘛!

    陈庚年眼睛里浮现出一抹笑意。

    他走上前,在陈家夫妻惊愕的注视中,一手揽住老娘,一手揽着老爹,说道:“爹娘的心思,我都懂得,没有跟你们置气。只不过现阶段你们也看到了,除掉郑文峰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还得为江县两万多人的人生负责。宝来,胡铭,孙成这帮小子,都差的远着呢,一个个脾气大不说,性格也散漫。我要不在县衙好好带着,他们立不起来的。”

    拥抱了爹娘以后,陈庚年转身离家。

    陈家夫妻闹了个红脸。

    邵芙蕖嗔怪道:“这孩子,整的怪肉麻的。”

    陈申也被儿子这番突然的亲近搞得有些忸怩,轻咳一声后,也紧跟着往外走。

    邵芙蕖狐疑道:“你去做什么?”

    “做什么?哼哼。”陈老爷顿时嘚瑟了,那表情简直叫一个眉飞色舞:“去享受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光。”

    邵芙蕖:?

    -

    趁着天黑之前,陈庚年带着裴宝来、李泉等差役,抄了郑家。

    郑文峰已经被抓,郑家的家丁几乎都没有反抗,郑文峰的夫人,以及一子一女收到风声想要提前跑路,被蹲点守着的赵强、牛天明当场抓住。

    在这个能株连九族的年代,祸及家人是最基本的。

    郑文峰在江县为非作歹,搜刮民脂民膏近二十年,他的家人,不可能全然无辜。

    所以等待他们的,将是全家被流放的下场。

    这天晚上,众人忙活了足足快三个时辰。

    因为……姓郑的太能贪了!

    从他家搜出的银子,足足有一千三百两!

    地窖里还有近七千斤的粮食,甚至有些都放发霉了!

    除此之外,郑家还有三百亩粮田,一家医馆,两家药材铺,一家布庄。

    这都是能数出来的。

    其余还有一些珠宝首饰,字画花瓶之类的,都不知道怎么估价。

    千两白银,放在京都可能不算什么。

    但这里可是西北最偏远地区,穷到叮当响的江县啊!

    有人饿的吃不上一口粮食,有人私藏了大量白银,家里粮食放到发霉,这对比,简直惊悚。

    连从小不缺钱的裴宝来,看着都有些激动:“靠,咱们是不是发达了啊兄弟们。”

    陈庚年斜了他一眼:“想什么呢,三日后升堂,肯定会有民众们来伸冤。这些钱,都要返给曾经被剥削的百姓手里的。”

    奥。

    那……全返给百姓,一点都不留下的吗?

    抄家这种事情,大家以前都没干过,但有些默契还是都心知肚明的。

    谁抄的家,资产归谁处理。

    “银子和粮食不能动,其余的,那些古董啊,字画啊,大家分一分带回去,找你们自家老爹,便宜五折出售。”

    陈庚年想出一个馊主意,嘿笑道:“到时候换成银子带回来,给兄弟们改善伙食,盖新的宿舍。”

    那这可太棒了!

    兄弟们早就觉得衙门条件太艰苦,如今总算是有了改善的机会。

    至于带着古董字画回家这种坑爹的事情,简单,兄弟们都熟门熟路啊!

    “这些花瓶什么的,我带回家,我爹就喜欢这玩意儿。”

    “金佛我爹肯定喜欢,不用打折,翻倍卖给他。”

    “剩下一堆破烂给我爹,他什么都不懂还爱瞎显摆,一听说郑家搜刮出来的东西,肯定乐意买。”

    陈庚年听得嘴角直抽搐。

    那你们可真是孝死了。

    郑家外面。

    陈申、裴仲、胡志峰等乡绅老爷,还不知道里面一群逆子正在商量着如何坑他们的钱。

    一群老爷躲藏在小巷子里,看着曾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郑家,就这样倒台了,心里是既复杂,又骄傲,又尴尬。

    复杂是他们在郑文峰手底下,吃了太多的瘪,骄傲的是,搞死郑文峰的,是他们的儿子。

    至于尴尬,想来在场所有老爷心里都清楚因为什么。

    “我家小子今天可嘚瑟了。”

    裴仲摸了摸脑袋上的伤疤,语气莫名有些惆怅:“你们说,咱们年轻的时候,怎么就没把姓郑的给搞死呢。反倒是让这帮不靠谱玩意儿给办到了,想不通,想不通啊。”

    是啊,真特娘邪门。

    姓郑的还真说垮台就垮台了。

    有人嘿笑着接话:“有什么想不通,说明你年轻时候不行呗。”

    裴仲大怒。

    可一抬眼,瞧见说话的人竟然是陈申后,他脸上的怒意硬生生化开,挤出个笑脸:“哎哟,老陈这话说得对!庚年可真是让大家刮目相看啊,说立就立了起来。”

    “是啊,是啊,全凭庚年带着这帮小混蛋,才能把事儿干的如此漂亮。”

    “老陈可真是好福气啊,儿子顶用。”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以后,还得仰仗庚年好好带带我家那混小子。”

    显然,一众乡绅老爷们都清楚自家儿子的斤两。

    若是没有陈庚年在,那帮混小子哪里能收拾得了郑文峰?

    陈申瞧着这群明明羡慕嫉妒恨到眼红,却又不得不吹捧自己儿子的老东西们,心里那叫一个嘚瑟。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陈老爷,江县出了名的纨绔二世祖的爹,现在也能跟着儿子扬眉吐气了啊。

    一帮乡绅老爷围着陈申好一阵恭维,然后各自眉眼轻松的散去。离开的时候,大家连腰板都挺直了不少。

    显然,郑文峰的垮台,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个天大的好事情。

    悬在头上那么多年的剑,终于被取下了啊!

    -

    因郑文峰垮台而狠狠松了口气的,不仅仅是乡绅老爷,还有江县的普通民众们。

    县衙放出消息,凡是曾被郑文峰剥削、欺压的苦主,三日后都可以来衙门升堂!

    “郑文峰家的儿子,三年前把我孙子腿打断了,我终于能报官了!”

    “这狗东西,剥削了我一百斤的铁,我这里还有字据呢!”

    “七年前我男人给郑家做佃户,上了三个月的工,一文钱没给,还把他打成了瘫痪!”

    “姓郑的强占了我家三亩粮田。”

    “我在郑家医馆看病,被他们坑骗着花了三百文,买了几包没用的药渣。”

    在江县当了二十年土皇帝,郑文峰做的恶太多了。

    听说他终于倒台,曾经被欺压到苦不堪言的百姓们,红着眼睛嚎啕大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