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绝不乖乖就范(快穿): 142. 第 142 章 老实人养出白眼狼了吗……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炮灰绝不乖乖就范(快穿)》 142. 第 142 章 老实人养出白眼狼了吗……(第4/4页)



    康主任心知这价格肯定是还有得赚的,但这会儿是卖方市场。

    除了牛头村,他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进玉凉席,因此最后他也只能接受了这个价格。

    康主任给谢俞开了收购单,让他一会儿去会计那里领钱,与此同时跟谢俞商议新的订单,以及新的付款方式。

    “康主任要多少床玉凉席?”谢俞问。

    “当然是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康主任说。

    这听起来似乎很美,但谢俞十分清醒,首先他们生出玉凉席的速度肯定快不了,特别是近期,因为秋播在即。

    二是玉凉席虽然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的,就算是买得起,也不定都舍得买,所以单凭镇上这个市场,是消化不了太多玉凉席的,谢俞估摸着能卖出去50床就已经算很不错了。

    谢俞:“康主任您最好是能够给我一个确定的数据,这样我才能够回去跟大队长交代。您应该知道,眼下正是秋播的时机,村里肯定是服大队长抽出一部分人手来制作玉凉席,我就必须拿到足够分量的订单,这样大队长才能够正式向公社申请成立工坊,也才能够调用人手。”

    “另外,尼龙绳也是我们制作玉凉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这恐怕还得劳烦您帮忙购买一批尼龙绳作为材料。”

    谢俞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丝毫不被康主任的话术所迷惑,也让康主任不得不正视起来。

    他沉吟了一下,最后决定:“那我就代表供销社向你们下定三十床玉凉席,收货期限在八月中旬,可以吗?”

    “这恐怕不行。”谢俞摇头:“八月中旬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编织出这么多玉凉席的,要全部完成,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您是知道的,八月之前我们必须要把晚稻插秧完成,所以七月份剩下的这几天可以说是根本抽不出人手来做这件事。就算是到了八月份我们能抽出一部分人手来了,但是我们钻孔的工具也非常的有限,这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速度,所以三十床玉凉席,我们可能要到八月底才能够全部完成。”

    康主任:“如果到八月底的话,整个夏天都已经过去了,谁还愿意买?”

    “八月过去,只能说是一年最热的两个月份过去,并不代表着就不需要玉凉席了。您应该清楚,我们桂省属于亚热带地区和热带气候,夏季时间比别的地方是要长许多的。八月份夏天还远远没有过去,起码要到十月中旬以后,天气才会慢慢转凉。”

    所以即使他们八月底交货,也肯定会有人愿意买的。

    康主任无言以对:“没想到你连亚热带和热带都头头是道了。”

    谢俞笑道:“您过奖了。也不过是去了一趟首都,有幸得听首都大学的教授们提起过,这才班门弄斧,倒是让您看笑话了。”

    康主任怔愣了一下:“你去过首都?”

    谢俞不介意让人知道自己去过首都,因为这种经历能让人高看他一眼,从而让他办事更加容易一些。

    但他也并不想到处跟人说他跟何丽娜的事,因此他也只轻描淡写了一句:“是。前些日子因为一些事情去了一趟。”

    康主任不由得对谢俞刮目相看。

    真是没想到这样的乡下汉子竟然去过首都。

    连他自己都没有去过呢。

    “首都是怎么样的?”康主任没忍住问。

    谢俞就跟他说了说首都的城市建筑以及风土人情。

    康主任听得很是神往,感叹道:“只怕我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首都啦。”

    谢俞笑道:“康主任倒也不必这么悲观,说不定那一天就去了呢?”

    康主任也才三十多岁,再过三十年他也才六七十岁,但那个时候交通已经比现在发达多了,想去首都看一看不是简单得很?

    这一番畅聊之后,康主任很明显的感觉到了谢俞的与众不同,他有一种预感,谢俞迟早有一天会一飞冲天。

    想想也是,牛头村那一片竹林存在不知道多少年,可是之前从来都没有人想过要利用那一片竹林来换取经济利益,而谢俞从首都回来之后,就立马想到要利用那一片竹林来做玉凉席,建立村工厂,而以他的眼光来看,这玉凉席传出去之后,必定会收到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喜爱,到时候他们的玉凉席必定成为难求一席的珍品。

    而他这个最早跟牛头村交易的供销社主任,如果不提前跟他们打好关系,说不定以后就成了自己求人家了。

    康主任生出了交好谢俞的念头。

    谢俞很快就察觉到了,而后趁势提出让供销社先付他们一笔定金。

    因为他们需要这笔定金来收购足够的尼龙绳不说,还需要订购足够工具。

    康主任最后答应了,提前预支百分之三十的货款给谢俞。

    30床玉凉席,总共450元,三成就是135块。

    谢俞用这笔钱将供销社现存的尼龙绳全部买了,花了三十块钱。

    之前谢俞花了七八块钱买的尼龙绳,只够做三床,这三十块钱的尼龙绳,谢俞估摸着也只能做十床左右,还需要不少尼龙绳,谢俞拜托康主任帮忙再进一批尼龙绳。

    谢俞当然是想直接跟厂家订购的,不过一是他们现在的需求量还不够大,二来是他们现在是真没有空,所以只能先用着这昂贵的尼龙绳了。

    好在村里是通了电的,虽然只通了大队部,要不然还买电池。

    最好当然是买发电机,但是发电机一时半会别想买到,只能先用电池顶着,可想而知那成本有多高。

    签订了合同之后,谢俞带着新买的尼龙绳,揣着剩下的钱从康主任办公室出来。

    他才一出来,就被售货员热情的围住:“谢兄弟啊,你们那里还有玉凉席吗?”

    康主任从办公室出来轰大家:“行了,我已经向牛头村下订单了,牛头村那边做好了玉凉席就会送上来,你们就不要围着谢兄弟问了。”

    谢俞被解了围,朝康主任道谢之后就走了。

    他并没有立马回村,而是又去废品店寻摸,看看能不能找到制作电钻的材料。

    他的运气还不错又找到了一份制作电钻的材料,但多也没有了。

    谢俞觉得有机会最好还是去县城或者隔壁镇看看。

    不过目前两幅电钻也暂且够用了。

    谢俞又去国营饭店吃了一碗粉,最后买了两个肉包子,揣着订购单他回了村里。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