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科举文炮灰被弹幕剧透后封侯拜爵》 56. 第 56 章 传胪大典(第2/2页)
霍霖第一时间觉得这个大公主有点儿不简单,能够让一皇子吃瘪的都是狠人啊。
但是这也让他坚定了以后这种宴会还是少来的想法,宴无好宴,都好无聊,还不如和夫子泡书海中来得舒服,这种都太磨人了。
……
此刻的皇宫中就没有那么悠闲了,八位阅卷官轮流传阅每一份试卷,争取不落下每一份优秀的试卷。
在经过艰难的选择后,终于选择出了十份最为优秀的呈与皇帝,皇帝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叫上自己的心腹重臣,一边喝茶一边与他们传看着试卷。
“这几份卷子之中,当属会元郎的最为出众。”皇帝感慨道。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最出众的当然就是会元郎了,心腹大臣们在阅卷中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皇帝听完点头说道:“当初会出这一考题还是宁安提醒朕的,她提到太子此行运粮南下之不便,还说来自于天南地北的举子们不知道会不会有主意,没想到真的是浪里淘沙,被朕淘到了这篇好策论。”说着感慨了下。“不愧是朕与皇后的女儿,就是聪慧。”
心腹大臣们当然知道公主聪慧,毕竟这话自从公主出生后,就说到现在了,连公主刚出生时握手有力,会爬会走都可以扯到公主聪慧,他们长这么大也没有见过几个这么宠女儿的。
他们笑着附和,是是是,圣上的女儿最是聪慧了。
……
鱼跃龙门处,金榜题名时。
学子若能金榜题名,便如‘鲤鱼跳龙门’,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新的权贵。
四更天,紫禁城外学子们陆陆续续赶来,虽然还未进入紫禁城,但也只敢和自己认识的人聚在一起,小声的谈论着此时紧张的情绪。
霍霖身边也围绕着杨泰清与国子监中的同窗。
杨泰清脸上毫无笑容,嘴唇紧抿,让人一看便知他心中的紧张。
有同窗意欲调节这紧张的气氛,说了些玩笑话,无奈还是缓解不了这紧张的氛围。
等学子们到齐,时间也差不多后,礼部官员走出来引导着这些初出茅庐的学子们排好队伍,再进去前还千叮咛万嘱咐待会儿规矩。
金銮殿外,霍霖排在第一,后面跟着无数的同科贡士,众人皆是垂眉敛目,静待佳音。
考试名次已经确定,现在只等放榜了。
而在这之前,皇帝极有可能会召见三鼎甲的人选。
“宣,庚申科贡士霍霖、曾修远、杨泰清入殿觐见。”
霍霖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出列跟着太监往前走,后面跟着曾修远和杨泰清。
一如当初在金銮殿上觐见皇帝一样,此时的两旁都是文武大臣,皇帝端坐在最上头。
见到这群年轻的面孔,皇帝开口第一个提问的就是站在最前头的霍霖:“庚申科贡士霍霖?”
霍霖肃穆道:“学生在。”还未正式当官,自然得称学生。
皇帝满意的看着霍霖,问道:“你在殿试的卷中所写的采砂制砖,水泥配方,还有增加汇通水量的方法是否是真实可信的?”
听到圣上在叫自己的名字,霍霖屏息凝神,等听完圣上的话,才回答道:“启禀圣上,学生在殿试上所说的这几种方法都是经过实验学生才写出来的,采砂制成的砖就在学生家中,水泥配方已写在卷中,至于增加汇通水量的方法,可以把南旺作为水脊分流大汶河使其全部流入汇通河。”
圣上满意地点头他也只是问一下,毕竟关于这几点他已经去问过工部,也找镇远侯了解明确知道是可行的,抚掌赞道:“果然是少年英才呀,可见历事才是学子们学习的好方法,不愧于□□皇帝当年创立历史制度的初衷,言之有物啊。”
金銮殿上,各位大人视线都悄悄地看向镇远侯,这人真的是生了个好儿子,令人羡慕的紧。
此时的镇远侯背部挺拔,目光掩藏不住开心的情绪,今天他儿子可真给他争气啊!
霍霖谢过皇上,然后淡定地站在殿上,不卑不亢,被皇帝夸奖的新人人或多或少都会紧张,由此可见他果然是脸皮极厚。
皇上已经问过霍霖了,这时候他把目光转向霍霖旁边的另外两个人,一一次问了他们一些问题,就让他们下去。
霍霖和另外两个人回到队伍里。
队伍里的人目光悄悄地注视着霍霖三人,目光火热,能够在这个关头进入金銮殿见皇上的,基本上都是前三名没跑了。
在众人的面色淡定,实则焦急的等待中,负责传唱的三位官员身着锦服走出来,站在高处,面色肃穆。
礼部尚书作为总唱官手拿金榜,站立在最前方。
吉时已到,礼炮声响。
传胪大典,即将开始。
礼部尚书展开金榜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前面多是一些规则,除三鼎甲外就是一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1]
之后才是最让学子们注意的,几乎每个人都屏息凝神,意图听清总唱官的声音。
宣旨的人依旧是慢条斯理一字一顿,道:“第一甲第一名霍霖——”
霍霖在最前方自然也听得最是清晰,但是他仿若在梦中一般觉得不真实,还不待他反应,传胪官们就开始传唱:“第一甲第一名霍霖——”
传胪官一位接着一位传唱,三名传胪官的声音一声大过一声,传入霍霖耳中,传入在金銮殿外的贡士们耳中,传入金銮殿内站立的百官耳中。
金銮殿内站立在武官之首的镇远侯的眼眸泛红,天道酬勤,金榜题名,天终归不负霍霖的努力。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