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科举文炮灰被弹幕剧透后封侯拜爵》 67. 汇通监察 水至清则无鱼(第1/2页)
既然以钱代役的银钱已经基本凑齐,那汇通河疏浚工作就继续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虽然户部关于汇通的资料历年都有储备,但是自然水文这种东西瞬息万变,可能下一瞬间就不一样了,为了更好的进行疏浚工作,霍霖……
“阿大,行李都准备好了吗?”霍霖收拾完自己的,询问道。
阿大刚刚清点完毕,点头道:“大人,东西都清点好了,可以出发了。”
是的,霍霖即将跟随在工部的长官一起前往汇通调查了解汇通的情况。
行李既然都收拾好了,霍霖告别自己的家人,踏上南下运河的官船。
霍霖站在甲板上,眺望运河的风景,遥记得上次南下时还是自己刚考上举人之时,对南下的风景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却看到一系列运河的问题。
而这次自己确是带着任务南下,解决的正是运河的问题。
霍霖察觉旁边仿若有人走过来,望过去,正是这次南下了解汇通情况的工部左侍郎张大人。
霍霖问好道:“张大人也出来赏景啊。”
张大人望着这运河,笑道:“赏景,就是想到我每次归老家都要走河运,自汇通淤塞后确实多有不便,没想到这汇通将在我等手上疏浚。”
“若不只是疏浚汇通,而是能够直接把运河狭窄之处尽皆拓宽该有多好。”霍霖畅想道。
“哈哈哈,霍大人的志向之远大,张某不及也,要不是霍大人拿出的清可透人的琉璃,现在怕是连疏浚汇通都不可能。”
要是没有这笔进账,怕是掌管国库的户部尚书现在还在哭穷,更别说有钱雇佣百姓们疏浚了,防止民乱了。
霍霖笑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随着运河南下,霍霖终于到了汇通,一到汇通他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勘测工作。
因为历年都有关于汇通的存档,所以勘测工作相对简单,只要对比数据看看有没有改变,排除那些对于疏浚有影响的因素。
等一一对比核对过后,霍霖对于汇通疏浚工作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疏浚汇通的工作并不困难。主要是把淤塞的河沙运走,难就难在如何避免下一次淤塞?
依据霍霖的观察得知,汇通之所以会造成淤塞就是因为水量不足,水的冲击力不够把河沙冲走,而他就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记得子初当时写的殿试卷子中就有提到关于汇通水量不足的解决方式。”张大人在工部工作本就对水文相关的极为敏锐,更何况是对于状元郎在殿试的试卷。
霍霖点头:“我当初有了解过汇通,汇通本就是人工开凿的河道,水引自文水,由于地势文水只能往南流入汇通南段,故而淤塞的地段主要是在汇通北段。”
张大人点头:“是极,你分析的没错,由于地势问题,汇通北段确实淤塞的比较严重。”
霍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现如今有一个方法增加汇通北段的水量。”
张大人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其他随行的官员也看过去。
霍霖手指的位置在一处小山坳处
“以这个地方作为分水脊,再加入白水。”
众人随着霍霖的话在脑中构想具体的操作方法。
有官员将信将疑:“如若真这么做,那可是要开凿一条新的河道……”这工程量,可不是疏浚来的那么简单。
张大人虽然觉得这法子可行,但是干系巨大,他也不敢轻易下决定,他看向霍霖自信的样子,又释然道:“既然我等决定不了,不如上达天听,让圣上与尚书大人做决定。”
众人一听也是,与其在这边庸人自扰,还不如让圣上和尚书去烦恼。
于是一封折子就随着这次勘测的结果送往京城的方向。
虽然圣上还没有回复,但是南下汇通巡视的众人只是对于是否开凿新河道有疑问,但是对于简单的疏浚工作众人可没有疑问。
于是在等待圣上回复的这段时间,疏浚汇通的工作,开始了。
金钱与材料全部到位,接下去就是人力了。
……
临清的某处知名小面摊处。
正在吃面的人对旁边的人说道:“你听说了吗,这官府要疏浚汇通河了!”
听到这一消息的人开心的一拍大腿,“啪!”
“哎呀!真要疏浚了!要真疏浚了那我们的码头不就热闹了吗,就可以卖点儿东西了!”
把这一消息说出来的人脸色却没有那么好看,恨铁不成钢道:“你这一根筋的,你就没有想到其他的?”
只想着汇通疏浚好处的人细细一琢磨,脸色突变:“这这这,这是要加重徭役吗?”
平常的徭役本就能够要人命了,这是要加重徭役吗?要知道疏浚汇通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结束的,至少的大半年啊!
说消息的人见这一根筋的人终于反应过来了,感同身受道:“可不是嘛,只希望这次可以让家中的男丁轮换着来,要不然……”这人想到自己家中因为去做徭役却没有回来的大哥,眼睛湿润。
霍霖坐在一旁听到百姓的对话,他们一行人巡视到临清,霍霖在歇息途中出来散步也在此处坐着吃面。
既然要疏浚汇通,那人力基本上就是从汇通河周边几个府招募,故而汇通河准备疏浚的消息也在多处传播着,不同于商人的期待,百姓对此的反应更多的是惊惧,只希望这次的疏浚工作官服能够对百姓仁慈点。
霍霖在这一路关于百姓对疏浚工作惊惧的态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想要让百姓在这次疏浚中获得好处不是只在朝堂上光说一句以钱代役就好了,更多的还是要执行的起来,要不然上瞒下贿,最终能够到百姓手中的……只有监管手中的鞭子而已。
……
招募丁壮的工作开始,在招募的同时,随之在百姓间传开的一道消息则是讲道:本次劳役以钱代役,连百姓们能够得到的具体银钱都说得清清楚楚。
百姓们只觉得这是开玩笑,只把这次劳役当做普通的劳役来对待,一脸麻木的根据每户的男丁人数报名,在依依不舍中告别家里人,带着能保存性命就好的心情上工。
但是久经劳役的百姓们也发现了这次劳役与以往不同的不同之处。
这次的劳役中上面派来巡查的官员更加频繁,还有许多官员明察暗访他们的疏浚工作,以至于他们的伙食待遇直线上升,连以往凶狠的监管都变得和善,只是对待那些慢工的人不再是鞭子,而是让他们家中换人……
原本还有人想着想懈怠被换掉,直到他们在月底拿到了第一笔劳役的钱。
正排长队领钱的人不可置信地揉眼睛,问排在自己前面的人:“兄弟,我们现在真的在领钱吗?”
排在他面前的人也是一脸的迷幻,恍惚道:“啊七大姑家的大表弟确实领到钱了,而且和一开始谣传中说的那笔钱分毫不差。”
听到这话在旁边偷听的人也是一脸梦幻,想到当初谣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