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科举文炮灰被弹幕剧透后封侯拜爵》 74. 江南积逋 杀鸡儆猴之法(第1/2页)
三天的假期转瞬即逝,假期结束。
翰林院的工作可以说是霍霖的主要工作,而工部监察司的工作则是闻风而动,监察工部的事务,有事情才会需要霍霖。
故而假期结束后霍霖回到翰林院继续上值。
上值的日子平平无奇,霍霖常常随着杨侍讲一同在早朝上翰林院的专属位置里进行朝记,偶尔随着上官一起去紫宸殿听他为圣上侍读圣人言。
这日,霍霖再次随着沈侍读一同入宫为圣上讲圣人言。
在他们走后,与霍霖同科进入翰林院的庶吉士在背后眼含羡慕。
“这霍大人运气真好。”
旁边的人赞同的点头道:“出生一品侯府,六元及第,入职没多久就受到圣上重用升职,迎娶中宫嫡女为妻,真真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文曲星啊。”
他们所在的是一个小角落,本就是想着无人能够听到才敢这么说出来。
没想到杨泰清恰好在他们靠着的门里面找书正要出来。
杨泰清打开门缝,对两个靠着门讲话的庶吉士说道:“请让让。”
两个庶吉士知道自己的话被人听到也有点儿尴尬,不好意思的让开。
杨泰清正要走远,突然转过来对他们说道:“你们只看到他的运气,却没有看到他准备科考之时每天手不释卷,笔不离手,科举是公平的,他现在的一切也可以说是他的努力所得。”
说完,转身离去,留下来两人。
走远的杨泰清悄悄给自己比了个大拇指:好兄弟的名声我来守护!
……
霍霖随着沈侍读进入到紫宸殿的偏殿中。
沈侍读乃是霍霖乡试时的座师沈大学士的儿子,也是目前带领霍霖进入紫宸殿为圣上延讲经学的上官。
霍霖已经随着沈侍读来过几次紫宸殿了,对这偏殿并不陌生,安静的和沈侍读整理着待会儿要延讲经学的书籍。
安排的延讲经学并不是每次来都会用到,因为圣上不一定有空。
翰林院之所以每天都会安排延讲经学的人也只是为了当圣上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叫到已经准备好了的人而已。
于是在这一段不确定的时间门里霍霖他们就在偏殿休息看书。
沈侍读的性子本就偏静,于是霍霖也没有说什么,与他一同安静地看着书,一时间门整个偏殿中静得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正当霍霖看得专注的时候,有太监进来通传道:“沈大人,霍大人,陛下有请延讲经学。”
听到这话,沈侍读示意霍霖准备,两人便带上书进入正殿中。
“臣,翰林院侍读沈琛见过圣上、太子殿下。”
“臣,翰林院修撰霍霖见过圣上、太子殿下。”
霍霖与沈侍读先后行礼道。
“两位爱卿平身,赐座。”
圣上在上头示意两人起来,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霍霖也不意外,最近霍霖可是经常同沈侍读来紫宸殿。
而站立在圣上旁边的小太子也冲霍霖和沈侍读问好。
沈侍讲带着霍霖上前到延讲专门坐的位置上坐下,那座位旁还放着茶。
延讲经学所用的时间门一般较长,为了让延讲的人不那么劳累,宽厚的君王一般都会赐座。
沈侍读坐下之后便问道:“圣上可有想要臣延讲书籍?”
皇帝思考片刻,道:“并无,爱卿看着讲便是。”
沈大人听了便打开自己所准备的书籍开始娓娓讲述其中的内容。
霍霖也听得专注,沈侍读在翰林院多年,积累了许多圣上讲经学的经验,所讲出来的经学引经据典,发人深省,值得学习。
等到第一轮经学讲完,沈侍读停下来,看圣上是要提问还是如何,一直讲,一直听,人会倦。
圣上轻轻呼出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得到了平静,可以接着处理朝廷事务了。
圣上并没有两人退下,而是拿起一本折子给沈侍读,道:“沈爱卿觉得如何?”
沈侍读接下折子认真地看了起来。
翰林院其中一道职责就是帮圣上出谋划策,换言之,整个翰林院可以说是圣上的‘秘书院’
霍霖就在旁边乖巧的坐着,无聊好似只能放空的霍霖把眼睛投向自己的弹幕朋友。
此时的弹幕依旧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霍霖觉得自己的弹幕朋友们真坚定,跟了自己那么多年。
沈侍读看完,把折子递还给圣上说道:“圣上,微臣认为,江南之所以会出现这等积逋现象可以说是江南官场盘根复杂,官官相护,收受贿赂的结果。”
圣上点点头。道:“爱卿说的是。”说完把折子递给霍霖:“你也可看看。”
圣上面对霍霖就如同面对自己女婿,态度并没有客气疏离得成分在。
霍霖接过折子看了起来,发现这是一道来自江南巡抚得折子。
上面写到江南出现许多缙绅豪强买通官府,利用各种手段收买官府小吏,对自己的需要缴纳的赋税隐瞒不报,或者直接一直拖欠着,导致拖欠和亏空了许多赋税,积逋常达数十万银,而底下的百姓则征税许多,有些人甚至被税收压得变卖田地。
霍霖看着这数字咋舌,江南不愧是富饶之地,竟然能够积逋达到数十万之多,怕不是嫌命吧?
而弹幕也在咋舌:[这不就是早起的土地兼并吗?]
[对呀,到最后百姓交不起税,就只能便宜变卖土地,变成早期的佃农或者流民]
霍霖看到弹幕所言不由得心忧在:早期土地兼并出现了。
霍霖看完把折子恭敬的递给自己的皇帝岳父,在圣上的示意下说道:“沈大人说的没错,江南官场盘根复杂,极其容易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
“不过。”霍霖话题话题转道:“臣认为还有一点是我朝的赋税制度太过于琐碎。”
圣上示意他继续说。
霍霖接着道:“我朝赋税和徭役的名目众多,有田赋、徭役和其他杂征,导致百姓对赋税到底要征收多少并不清楚,而官府对于赋税的征收还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记才知道到底要征收多少,最后导致的就是全凭官府的一张嘴。”
圣上凝眉,确实是如此。
霍霖见圣上没有反对,继续说道:“圣上如若需要也可把这些杂征化繁为简,不再征收实物,改为征收银两,简化税制,摊丁入亩,方便征税,也让中间门的官府难以作弊。”
沈侍读听了嘴巴张了张,好似想说话,但是不好意思插嘴。
圣上看了问道:“沈爱卿可有补充?”
沈侍读说道:“臣觉得霍大人说的有理,但是化繁为简成银两。”沈侍读看向霍霖,“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关于这点霍霖也晓得,不过:“有困难就解决困难,不行再想方法解决。”
圣上也认同:“你的想法极好,或许可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