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无数痴傻酷: 52. 第五十二章:东宫之主 殿下回东宫~……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间无数痴傻酷》 52. 第五十二章:东宫之主 殿下回东宫~……(第1/2页)

    东宫。

    承仪殿。

    一名小小的内侍小心翼翼地踱入殿内,为燎炉增添新炭火。

    这殿中已有数年无人居住,如今主人骤归,服侍的宫人免不得诚惶诚恐。

    小内侍拿出一个曲纹双拐的火钳,一边为熏炉加了银丝炭,一边悄然看向屏风后那人身影。

    依旧手持佛珠,静坐于榻,若非一身浅淡儒衫偶有清风拂动,简直都要将这道青影视作画卷。

    太孙殿下……该不会是成了精、入了画吧?

    小内侍会作此感想不足为怪。

    相传太孙的母亲,前一任太子妃就是一位走出仕女图的画中仙子,后在太孙五岁那年突然病故,也有人说她是魂归画中……

    深宫中玄乎的事可不止这一桩,究竟何为真、何为假,旁人不得而知,真要说奇,还属这位“吉星高照”的太孙殿下。

    什么出生时天生异象、少年时力挽狂澜,单拎一个事迹都能说道个三天三夜。只是,再奇的事迹也奇不过那惊天动地的一败——洛阳神灯案成了多少人的梦魇,距离他最后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已足足过去三年有余。

    这三年,朝中的局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面上,太子党与祁王党分庭抗礼,不分伯仲。

    可谁不知当今太子才华平庸,能被册封为储君纯粹是因太孙出生时天降紫微星,沾了光。

    直到皇太孙一朝陨落,逐渐淡出众人的视野,祁王司顾反倒脱颖而出,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近两年更亲征前线立下赫赫战功,就连圣人都亲口称赞过他是最像自己的儿子,再对比屡屡犯错的太子,也无怪近来朝中有风声,说圣人有废太子、改立祁王之意。

    小内侍默默退守而出,暗自将太孙起居变化记下:辰时至巳时,阅书卷,一册为《楞严经》,另一卷未明。

    他本是祁王安插在东宫的人,仗着耳目极聪,此次任务就是监视太孙殿下的一举一动。

    也许东宫内如他这样的卧底不止他一个,也不止他一方。

    皇城内气氛诡谲,暗自角力的各方终于坐不住了。

    毕竟眼看着就要熬到头了,谁能想到在这节骨眼上已销声匿迹的太孙还能卷土重来?

    何况,这回圣人至宫门前亲迎太孙,阵仗不可谓不大。

    不过,身为祁王阵营的小内侍也不慌张。

    外边的人兴许不知,单凭他的观察,基本可以判断出太孙殿下他……瞎了。

    这两日东宫内秘密进出的医者都如过江之鲫,但看老头子们愁眉苦脸那样儿,恐怕太孙的眼疾十之没得医了。

    试问,哪有将这大好河山传位给一个瞎子的道理?

    多半是太子殿下眼看着自己位置不保,才把遗落在外的儿子接回来扰乱视听的吧。

    小内侍正盘算着如何进一步细致观察,忽闻一阵脚步声,廊外一干宫人连忙跪身。

    是太子。

    太子殿下不到不惑之年,已是风霜满面,他淡淡一瞥:“都退下。”

    承仪殿服侍的宫人都退到了院外,太子步入殿厅内,只留两名亲信守在门边。

    小内侍的印象当中,自皇太孙回宫以来,这还是太子第一次单独找自己儿子叙话。

    念及于此,他维持着跪地之姿,脑门微微一转,以耳贴地并催动内息,瞬间,殿厅内的动静过地面清晰地钻入他的耳缝。

    “儿臣拜见父王。”太孙殿下的声音平和之中带着几分虚浮。

    “你眼睛不便,不必多礼。”太子道:“回家这两日,可还习惯?”

    “多谢父王挂怀,儿臣一切都好。”

    “嗯。春闱之期将至,如今长安正是风云汇聚之际,有不太平之处也实属难免。你刚刚回来,还当好好静养。”太子见儿子仍维持着跪姿,主动上前握住他的手臂,扶身而起,“眼睛如何了,可有好转了?”

    司照等太子落座,方相对而坐,坐得端正:“能看得到光和人影。”

    “可看得到父王?”太子微一撩袍。

    司照凝目看去,实则只见其轮廓,但他依旧点头:“父王龙马精神,儿臣自愧弗如。”

    “你我父子许久未曾对饮,来人……”太子欲唤人上一壶热酒,又想起什么,“我竟忘了你尚是修行之身,恐怕不宜饮酒,那便以茶代酒……顾山紫笋如何?”

    司照自然说好。

    很快宫人奉来炉水茶器,茶笼、茶碾、茶轴、茶罗一应俱全。太子今日心情约莫不错,待茶博士碾茶后,竟亲自撩起了袖子,调起膏来。

    “你皇爷爷为了你的眼疾,近来茶饭不思、目不交睫,接下来一段时日,还会有不少医者进宫为你看诊……”太子拿罗屉接过筛下的茶末,放入风炉中耐心搅拌着,“既是长辈心意,你也无需都拒之门外,这其中许另有能人能够治好你也尚未可知。”

    司照在茶盘堆里摸到了一把长柄银匙,递上前:“是儿臣不孝,未经允许私自下山,令皇爷爷与父王忧心。”

    “此事已过。何况当日父王一时心急,言语间亦有失妥之处……”太子以匙子在盏中环回击拂,“其实在父王心中,没什么比你的平安更为重要。”

    司照微微怔住,如此关怀备至,似令他一时之间未能适应:“儿臣的眼疾,就算治不好,也是无妨。”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太子说到此处,在盏中拍出蓬勃焕发的白色泡沫汤花,方才一止,“你既为我大渊的皇太孙,健康与安危便不是你一人之事。”

    说着,装茶入杯,递上前去:“来,品一品。”

    司照双手接过,待轻轻吹凉,抿了一小口:“茶香醇厚,入口微涩,回甘持久。”

    “人生便如此茶,若不知涩,何来甘?”太子笑着也自饮了一口,叹道:“原想你历经种种磨难,当为此甘,只可惜了,天书降于眼前,却被心怀叵测者肆意损毁,既毁了你的修行,也断了你成仙的机缘……”

    司照道:“本就是儿臣修行不足,凡尘俗世尚不能明,又何以修得来仙缘?”

    “天意登门而至,纵有差池,也必然另有深意。”太子搁下杯盏,问:“阿照,你既启过天书,就当真什么也没有看到?我听说那日分明天生异象……”

    “异象是风吹草动,星象斗转,”司照道:“除此以外,儿臣并未见到什么特别的。”

    “那,”太子眼皮一掀,紧盯着他:“有没有看清究竟是何人损毁天书?”

    握着茶碗的手微微一顿。

    司照道:“父王莫不是忘了我的眼疾?”

    “瞧我这记性。”太子笑了一下,“这江湖玄门诸事,父皇本就知悉不深……这两日还人说及你在玄阳门断人地脉,力阻天书召唤一说……原来天书也可以召唤的?”

    盏中的茶已开始凉了。

    司照缓缓落盏,道:“天地熔炉阵并不能召唤出天书。”

    太子眉梢一挑:“玄阳门不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