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7、暴君(第1/2页)
他的话语流畅,声音虽如先前的冷淡低沉,却语调微不可察带点上扬。
夏安夷:“??”
这是换了种方式,变成了更隐晦的嘲讽吗?
极有本事,能成旁人之所不成。
若是这话从哪个政哥的迷妹里嘴里说出来,那绝对是百分之百保真。但从这个老古董嘴里说出来,总感觉哪里有说不出来的奇怪。
夏安夷真诚建议:“要不然,你还是别说话了。”
嬴政:“……”
他搭在绢布上的指尖顿住,若无其事地继续道:“为何?”
夏安夷:“因为你太阴阳怪气了。”
嬴政:“……”
这个词听着,似乎不像是好话。
【那么有关秦始皇的功,就说到这里了。考点包括的分别是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
请大家牢记每一个点。同时还可以跟先前“为何将始皇放在人物史第一位”的问题联系,进行相应补充。】
那天听到这个考点时,嬴政只当是在吹捧“千古一帝”,兴致寥寥。
此刻他却有了兴趣:“为何将他放在第一位?”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变迁。
从上古的原始部落开始,再到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夏禹、殷商、周朝。每过几百年,旧的王朝没落,便有新的王朝兴起。
所有的君主在位时,皆恨不得亲自掌握史官的笔,将自己在位的功绩夸耀得天花乱坠。
可惜风光随着政斗逝去,后人会推翻史料进行重修,甚至新的君主在位时会进行抹黑。而历经多朝还能位居第一,想必有过人之处。
是因为之前提到的奠定版图,还是别的什么?
嬴政前两天,最初的恼怒褪去后,已经平静地接受了“秦二世而亡”这个事实。
未来的“谶语”对他而言,还没有发生,那就是未知数,一切皆可改变。
古人学史,向来试图以史为鉴。
夏安夷瞥了眼桌面上的课本和参考书,他提问的考点,自然在最显眼的地方。上面标了个大大的d,而d级考点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是重中之重。
她闭眼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不过见对方只能看到电脑上的历史课件或者视频,暂时看不到自己房间里的其它,夏安夷舒了一口气。
她转着笔,有些得意:“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老师都说了,上课得认真听讲,考纲的重点她只讲一遍。你不是嫌这个无聊,不想听吗?”
嬴政:“……”
那个不知为何物的“考点”不是很重要的吗?居然只讲一遍。
但他又不是很想承认,自己、想、听。于是淡声道:“随便问问而已。”
心里却仿佛有那么一口气,卡得不上不下的。
夏安夷:“啧。”
她就知道这个老古董不安好心。拐着弯儿打听,想必是又想针对什么吐槽一二。
她要守护全世界最好的政哥!不能让他得逞。
【此外,我们来说一说他的过错。这一块也是非重点,大家了解一下概括的点就好。】
闻言,嬴政原本隐在灯光里的眉眼,蓦地有些幽暗。
他指尖把玩了下,挂在腰间的三尺青锋。刀锋极为锐利,锻造的青铜火候恰到好处,有削铁无声、劚玉如泥之势。
指尖慢慢划过刀柄上的纹路后,他好整以暇地看向面前的光亮,等着声音继续说下去。
【即刑罚残酷,徭役沉重,赋税过重,焚书坑儒,让始皇背上了“暴君”的骂名。】
【关于他的过错,通常会跟其它的帝王连在一起考,或者跟后面选修六世界遗产中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一起考。】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开放性的人物评说题,要做到一分为二。】
夏安夷记着笔记,奇怪地发现对面那个老古董,这一回似乎没出声嘲讽。
她轻啧了声:“你还听着吗?”
另一边,嬴政手里的三尺青锋,已经划破了近在咫尺的帷幔。罗纱随着刀刃而过,缓缓落下在了地上。
他侧脸隐在了黑暗里,神色冷漠如六月飞雪,还带点未消融的料峭感。
刑罚残酷……徭役沉重……赋税过重……还有焚书坑儒是吗。
他笑了下,握着三尺青锋的指尖缓缓收拢,回答道:“在、听、啊。”
夏安夷立即察觉到,他字里行间仿佛自带了杀气。若非有不同时空的隔阂在,他可能已经提刀砍了自己的电脑。
咦,她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
嬴政指尖轻敲桌面,沉着神色开口:“看来方才,我不该觉得后世的史官公正。”
夏安夷:“?”
这怎么又跟史官的公正性搭上关系了。
她沉思了下,想到目前有关秦始皇最权威的第一手史料,主要来自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里边简洁地记载了这位千古一帝传奇的一生。
夏安夷初中学过《陈涉世家(节选)》,应老师的要求也粗略地浏览过,与之有着密切关系的《秦始皇本纪》。
作为纪转体史书,太史公无论是历史的客观性还是毒辣的点评,都是在线的。但万物皆有时代的局限性,偶尔掺杂了些不可避免的主观性。
对方在写秦始皇时,明线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载他的生平大事。暗线则在探讨秦朝“成败兴坏之纪”的缘由。
她印象最深的便是,篇末中引述了贾谊《过秦论》的内容,并有了那句著名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后世对于秦朝灭亡的□□论,也基本自此盖棺定论。
但近来也有纷争,认为太史公是夹带私货,恶意抹黑秦始皇,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她顿了下,迟疑着开了口:“所以你的意思是?”
嬴政似乎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除了焚书坑儒,其它的事众多的国君都做过,而当前只有桀、纣之流被称为暴君。”
“夏桀修瑶台,荒淫无度。商纣则酒池肉林,有炮烙之刑。”
他显然对“暴君”这个称呼很不满,进行了强有力的辩驳。
“更何况连焚的是何书,为何下令坑儒,都未解释清楚。”
“虎头蛇尾,何来史书的公正性?”
他拾起了方才刺下的帷幔,眉眼的冷意未能褪去,仿佛没有打消把她的电脑砍了的信念。
夏安夷:“……”
她顿了下,发现自己说不过对方:“那个啥,你非要这么说的话,就有点杠精了。”
焚的是除医药、占卜、种植之外的书,用最高的效率促进了大一统,但不能否认对文化的摧残。坑的是坑拐蒙骗的术士,但也被有心人编排,扰乱了本就没有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