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9、笔祖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9、笔祖(第1/2页)

    翌日赶路时,嬴政若有所思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了队伍末尾的蒙恬身上。

    【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他想起“直播”时听到的内容后,注视着对方。

    队伍末尾的蒙恬似有察觉,抬起头后笑嘻嘻道:“长公子,您找我啊?”

    他手里还有半只没吃完的野雉腿,像是自来熟而热情地招呼着道:“今早儿天还未亮时打的,吃吗?”

    嬴政看着对方,陷入沉思。

    蒙恬像是全然没察觉,神色带着遗憾:“您不吃啊……真是可惜了,我这一回掌握的火候还是很好的……”

    他随即发表了一番这野雉有多鲜美,而这群人不懂品尝的感慨。

    吕不韦看过来,淡淡道:“蒙恬为将门之后,自幼在外拜师学艺。他生性洒脱不羁,还望长公子多海涵。”

    嬴政勾了下唇:“义父多虑了,蒙恬自然是极为、有才华的,我正同他一见如故呢。”

    他面不改色地接过了,对方手里的野雉腿,轻咬了下去。

    蒙恬:“??”

    咦,怎么一个个都开始夸他了,明明他整天游手好闲的,怪不好意思的。

    嬴政的神情有瞬间的僵硬。

    战国时期,调味料还比较单一,只有粗盐和发酵过的肉酱可使用。而蒙恬在外,应当只是随身带了点粗盐。

    火候虽掌握得不错,但肉质偏柴,味道也涩中带着苦意。

    难怪旁边的人,都没有接受他这番“好意”。

    他有些艰难地咀嚼了几下,缓缓咽下后,随即在蒙恬期待的神色里道:“不错。”

    对方笑容灿烂,分为开心:“长公子好品味。”

    嬴政:“……”

    不过瞥到旁边神色微僵的吕不韦,他还是心情稍微愉悦了些。

    等对方走远后,他同蒙恬闲聊了几句。

    随即不动声色地引导着话题,在对方耳畔轻声问:“听闻家祖父蒙骜战功累累,不知蒙小公子是否也同样志在……”

    眼前这个专注吃喝玩乐的蒙恬,似乎和“直播”里那个千古名将南辕北辙。

    嬴政突然觉得压力山大,还要负责引导对方走上正确的道路。

    然而他话没说完,蒙恬就疯狂摇头:“我根骨不行,没有天分。”

    干脆利落,没有半分拖泥带水的。

    嬴政:“……”

    他深呼吸了下,不断在心里默念,眼前这个是日后为大秦帝国开拓疆土的功臣,要给他成长的机会。

    他微笑了下,继续循循善诱:“听古籍和流走的商人说,北方的匈奴那边有不错的细盐和香料……”

    “同中原这边很不一样。想必若是拿来烤野雉,当别有风味。”

    关于这些,嬴政自然也是道听途说后,随口胡诌的。

    只是蒙恬很明显被忽悠成功了,眼眸微亮:“不错啊,以后可以去周游下匈奴那。”

    下一秒,嬴政叹息:“可是匈奴与中原很少交易,且常常进犯中原地区,周游的话可能暂且需要搁置。”

    蒙恬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确实,匈奴一族,性格残暴,真是可惜了。”

    嬴政见在他心里播下有关打匈奴的种子后,没有急于一时并继续。

    他笑了下回到马车里,深藏功与名。

    蒙恬又一路跟着他,还同他挤在了同一辆马车上,不断聊着话题:“长公子,你不是在赵国长大吗?怎么还知道这个?”

    “虽说匈奴那边动荡,你可去过品尝一二?”

    他将吃货属性演绎得彻底。

    嬴政随便找了个理由敷衍道:“没有,我的外祖父在外行商。我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偶尔有接触过罢了。”

    赵姬虽是吕不韦献给子楚的舞姬,但也是赵国富商之女。

    当年秦赵二国爆发战争,赵王曾想灭了还为质的子楚一家。吕不韦带着嬴异人回了秦国,赵姬和嬴政则被抛下。

    当时的处境艰难。最后是赵姬带着他藏匿在外祖家中,跟随乔装的商贾队伍,才逃过一劫。

    蒙恬似乎也是想到了,啧了声:“这王上只顾着自己逃跑,还真不是个东西。”

    马车上只有他们二人,对方又洒脱不羁惯了,径直开始八卦:“而且他登基后,你那祖母……又把韩夫人推荐给了他,听说他们感情很好呢。”

    他口中的祖母,并非如今的华阳太后,而是嬴异人的生母夏太后。

    蒙恬顿了下:“对了长公子,你知道你有个叫成蟜的弟弟吧?”

    嬴政淡淡地嗯了声,像是并不意外。

    他的反应平静,与几日来刚得知消息、以泪洗面的赵姬截然不同。

    蒙恬挠了挠头:“啊,原来你知道啊。”

    他有点粗神经,说完了才想到对方就是八卦的本人,刚闭上嘴又感觉怪尴尬的。

    蒙恬准备说点什么,试图转移话题。

    他的目光落在嬴政放在面前的绢布上,眼里闪过好奇,随即凑了过去:“这是什么?歪歪扭扭的,是哪个落后原始部落的文字啊?”

    “跟没有进化过一样。”

    嬴政端详着英文字符,不紧不慢地道:“你也觉得它很丑?”

    蒙恬:“可不是嘛。”

    嬴政打量着自己手里的竹制兔毛笔。一旁的青石砚上放置了压墨丸,绢布放置几天后已经微皱。

    又写了几个如同鬼画符的英文字母后,绢布更皱了,原本参差干燥的笔尖也有点分叉,使用久了显得极为不便。

    嬴政若有所思:“你有没有觉得,这笔写起来很费劲?”

    蒙恬:“?”

    他挠了挠头:“长公子,要不然嫌费劲的话,我给你找块竹简?”

    当下竹简依然是主要的书写载体,但过于繁琐沉重。

    嬴政瞥了眼不远处并驾的马车,隐约看到吕不韦在和他的门客聊什么。

    他出声回绝:“不必。”

    嬴政瞥向蒙恬,他隐约记得那日“直播”讲到,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等功绩时。一晃而过的蒙恬画像下方,还有短小的一句话。

    【蒙恬,又名笔祖。】

    那幅画像虽在课本的左下角,像素极为清晰。是一张中年蒙恬穿着战甲的画像,但与实际的他,眉梢眼角没有一处是像的。

    因着这不靠谱的画像,嬴政当时听他自报家门,还略带迟疑地看了几眼。

    看来,那后世的“直播”,也不尽然是完全对的。

    蒙恬察觉到他的视线,正拨弄着兔毛笔的手顿了下,发出疑问:“怎么了?”

    嬴政视线定定瞧着他,缓缓露出点莫测的微笑来:“你可否有,将这笔改造一二的思路?”

    都是笔祖了,单单就思路而言,应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