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34. 火药 化学课与炼丹药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34. 火药 化学课与炼丹药(第1/2页)

    听的话语,嬴政脸色佳。

    “落魄贵族”四个字,虽然是那么妥当,但还是扎他的心:“与你何干。”

    他想到对方方才的话语,语虽含着戏谑,但字间似乎透另一种意思来。

    嬴政微眯下眼,几乎是第一时间便察觉来:“怎么,你是怕我知道的太多——”

    “所以无论是甘罗,还是那四大发明,都闪烁其词、断推脱?”

    这倒是有些棘手。

    若系统绑定的那头,只是个蠢白的现代人。那么他便能借助对方这个工具人,潜移默化之间,得知更多后世的信息差。

    但如果非一个安分的工具人。

    那他需要时刻提防,对方会提供错误的信息,防止事情适得其反。

    夏安夷:“……”

    对方果然心眼密密麻麻。

    所以在扒下对方的马甲,判断他到底对历史进程是好是坏之前,考虑带他玩,很有可能是正确的选择。

    谁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又会拿四大发明等东西,去做什么样的事?

    语坦然:“没有啊,你想多,只是因为马要课而已。”

    【虽然各位都没有选修化学,目标只是通过学考而已。】

    【但也请大认学习,要以为老师知道,你们平时网课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夏安夷原本有些犯困,听到这话清醒下,把原本合着的书打开。

    若说历史课老师语调平,语文课老师言辞幽默,那这化学课老师说话,就比较直接而留情面。

    【我随时会提大,请大要在网课期间,有任何的松懈。】

    嬴政落井下石:“还以为你们后世的夫,皆是散漫没有拘束,看来还是有严厉的啊。”

    潜台词的意思便是,平时课摸鱼,现在该吃苦头。

    夏安夷:“无所谓,等学考通过,我就自由啦”

    化学课的很难熬,尤其对这种偏文的学生来说。所看到的化学式中,没有老师所说的“美感”,只有一堆数字字母。

    好在作为复习课,加学考很少侧重复杂的化学式,今天的课堂比较平易近人。

    【学考的内容都很基础,是你们高一的知识点,我们先从社会人文科学讲起……】

    【首先,钻木取火是人类最早直接应用的化学反应,我们要注意其中的条件:即需要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

    光幕的ppt,罗列这三个陌生的词,以及其所代表的一些具体的物品,有着应的配图文字。

    尤其是野外有关的可燃物,区分枯枝落叶这一类能快速燃起的引火物,以及能维持燃烧状态是乔木枯木。

    这些看去对于军用、野外作战时,有所帮助。

    夏安夷看到app的团小人,又恢复笔记的状态,倒油道:“是可惜,要是早点这堂课就好。”

    “次的刺杀,你也会在野外淋大雨,冻得瑟瑟发抖。”

    “连个火堆都没得烤。”

    嬴政:“……”

    他哪瑟瑟发抖?对方一定是眼瞎。

    【那么说到这,大可以看书的小卡片。面提到我们古代的“黑色火药”,大注意一下,可能会放在选择题前几道来考。】

    【我们需要关注黑色火药的原料,是由硝酸钾、硫磺粉木炭组成的,它是在西汉初期的“炼丹术”中偶然发现的。】

    嬴政听到火药两个字,觉得有些耳熟。

    翻翻手边的绢布后,他目光落在记过四大发明的那一张,最终得以确认。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他先前只来得及听有关造纸术的工序,后边的三个,都被对方画完大饼后,就见影。

    嬴政提笔下后,神色微顿:“硝酸钾……还有硫磺粉,是何物?”

    就像那造纸术一般,即能从后世听到应的配方,也有些无从下手,难以在现有条件下进复刻。

    对面的夏安夷,就是当没听见。

    别说有些忌惮对方,但解释这种化学题,难道要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讲起吗?

    然而,在假装没听见的下一秒。

    直播间的发言框,骤然现熟悉的操作。直接把对方的话语转换成文字,利落地发去。

    夏安夷:“?”

    揉下眼,确定自己像回那样,没有开麦克风。

    似是为解决疑惑,app给回应【亲亲,因为你没有回答绑定对象的题,所以系统默认你们都懂。】

    【历史直播课系统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大获得更多的知识,走向人生巅峰】

    【所以就贴心地帮你提啦】

    夏安夷:“……”

    谢谢,是很想要这种贴心。

    眼见着这个题,突兀地现在直播间。按下鼠标试试,却发现撤回。

    因此只能煎熬着,听化学老师颇为严厉的语响起。

    【是谁提硝酸钾?让我看一看,都高二的学生,竟然还会这样的题。】

    冷丁地被化学老师喊名字,怨种脸地轻叹口:“老师,我没有疑……”

    偏偏app的始作俑者,还只顾着他那破笔记,没有半分愧疚的意思。

    只能绞尽脑汁想个理由。

    【硝酸钾是含钾的硝酸盐,你有疑的话,对比着考点打开书。】

    【当然如果你要的是,为什么古代会有硝酸钾,那老师倒可以来解答一下。】

    【古人会在某些岩石表面、洞穴或盐沼地带找寻到硝石,也就是一些含硝的土块,进浸泡、过滤、晒干而得。】

    嬴政望着光幕,后世老师解说时找的步骤图,发觉这些同那造纸术有通性。

    都是先将同的原料放置在一起,对其搅拌或是捣碎。然后通过陌生的“过滤”步骤,分离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最终进晾干或是曝晒来成形。

    他瞧着那些后世的实验工具,若有所思。

    状似碗具的“烧杯”,用于盛放明的液体。细长透明的“玻璃棒”,带着搅拌液体的画。还有宽下窄、水滴状的“漏斗”在过滤,得想要的东西。

    这些,与先前造纸术中提到的蒸煮分离、捶捣打浆、捞浆晾晒都有共通性。

    因此,这些日来,一直困扰他的,关于造纸术的工具题,似乎一下有进展。

    此外,图还有构架这些工具的“铁架台”,放置在最底下进加热的“酒精灯”。

    虽然这些工具的材质透明,他没有见过,但也是能用当下的器具,来进替代。

    比如“烧杯”“玻璃棒”,应当能用陶器或青铜器代替。

    嬴政画完简单的图,轻扫过这些各异的工具,在“漏斗”打个圈。边的关键突破口,似乎在这。

    【而火药中的另外两种原料,也就是硫磺木炭。硫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