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38. 受力分析 嬴政:这题不写,难道留给我……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38. 受力分析 嬴政:这题不写,难道留给我……(第2/2页)

骜大发慈悲,今日给他放了一天的假。

    他跟在嬴政身边,好奇地问:“长公子,这还不到五更天,王上传你进宫做什么?”

    嬴政眸色微深:“据来人传话,是命我跟随上朝。”

    这就颇为耐人寻味了。

    当下的秦国沿周制,仅凭王族身份不必上朝。只有立了“世子”或是“太子”,相当于有了官职之后,才需上朝。

    而先前嬴异人在吕不韦提出此事时,再三缄默没有表态。如今又突兀地令他上朝,前后举动似不明而矛盾。

    是因为吕不韦?还是对方有什么考量?

    嬴政懒得去猜,便掀帘坐进马车。秉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进了宫殿,轻踏在层层台阶向上走。

    对于他的到来,贵族朝臣神色各异。虽暗流涌动,但噤声不语,似在揣度嬴异人的用意。

    按照吕不韦的示意,他站在了对方身边,前端的位置。

    嬴异人神色如常,示意可以开始了。

    陆续有官员臣子起奏,但大多说的是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宫殿外的日光微亮,隐约在有鸟鸣声传来。

    嬴政听着这些形式主义的内容,便有些犯困。

    这些贵族官员上奏的内容,往往空洞乏味,甚至比不上后世那些枯燥的考点。

    恰在此时,旁边的吕不韦上前一步,淡声道:“臣倒有一事,想容秉王上。”

    旁边的宦官接过他手里的物品,恭敬地捧起,交给端坐于王座上的嬴异人。

    吕不韦:“此物分别名为“纸”和“笔”,是由长公子政和蒙骜之孙所创。”

    “臣与蒙将军皆已尝试,其搭配后便于书写,且原料易得。”

    嬴政回神,漆眉微动。

    只见高台上的嬴异人轻抚了下“纸”,随即握住兔毛笔写了几笔。随后原本有些苍白的面容,露出点真心实意的笑,连连赞叹了几声好。

    嬴政面无波澜地回复了对方的夸赞,耳边也灵敏地捕捉到,后边朝臣的些许议论。

    吕不韦似乎是有备而来,人手一份发了下去。

    “不错,这“纸”似乎是更容易写,而且极为轻便……”

    “也不知是何种材料所制,表面似乎瞧不出来,看起来工艺卓绝……”

    嬴政听到那些人开始窃窃私语,有在惊诧纸和笔的,也有在诧异他同蒙恬的:“听闻那公子政于赵为质,没想到……”

    尤其是见蒙骜也同吕不韦站到一起,不同阵营的臣子,或多或少暗流涌动,在揣测日后的变局。

    然而在快要下朝之时,有个末尾的臣子出列示意:“禀告王上,近日来天气炎热,恐咸阳田地干涸,出现旱灾。”

    嬴政抬了下眼。

    只见对方似乎是个籍籍无名的中年人,存在感不高。此刻却站出来,语气一板一眼:“王上与其钻研这些不入流之术。”

    “不如多关注实际问题。”

    嬴政漆眉微动。下一秒,他听到吕不韦轻斥了句:“王绾,你不过一介小官,也敢如此非议王上?”

    对方又行了下礼:“农业乃国之根本,请王上三思。”

    被冠以“不入流”之名,嬴政原本漆黑的眼底闪过戾气,但注意到对方的名字后,又顿了下。

    最开始历史课的时候,曾一笔带过这个名字。

    【秦始皇登基后,丞相王绾提议采用分封制。而他最终采用了另一位丞相李斯的建议,设立了郡县制。】

    无论是课本还是史记,对于“王绾”这个名字仅是一笔带过,且还是作为李斯的陪衬。

    如今看来,这王绾确实属于保守派,难怪在历史上没有契合君王的心思,在统一后仍中规中矩地提出分封制。

    比不上李斯的灵活和心思。

    嬴政历史课时还诧异过对方没什么功绩,却能位居秦国丞相之位。

    是用来制衡李斯,还是别的原因?

    闻言,嬴异人目光如炬,轻抬了下手:“既如此,爱卿有何建议?”

    王绾又行了下礼:“臣不知这些,但听闻文信侯门客络绎,昌平君见多识广,蒙将军佣兵众多,想必能有对策。”

    嬴政:“……”

    这算是一句话得罪所有人了。

    对方像是勉强目光转了圈,但还是保守守礼地对着他行了礼:“还有公子政。”

    嬴政总觉得自己是被捎带的,本想不搭理。

    【叮叮叮实时检测到新任务啦,请绑定对象应下任务哦。任务开启后,系统将为您安排相应的地理课】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