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82. 大秦学宫 嬴政:当着朕的面讨论挖坟?……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82. 大秦学宫 嬴政:当着朕的面讨论挖坟?……(第1/2页)

    嬴政掀掀眼,半分没有尴尬之意:“确实是看不上,朕要打造比它涉猎更广、人才更多的学宫。”

    “区区稷下学宫而已,不值一提。”

    看得出来,老祖宗本人如今心态平稳很多。除非特殊情况,已经不会随意心态炸开了。

    是个好兆头,想必下回面对朝臣和六国贵族时,他也能游刃有余,像忽悠儒生一样漂亮处理了。

    她及时捧场:“是这样的,你们加油哦。”

    在线蹲一个,希望老祖宗能把数理化的学宫做起来,从而能够改变后面朝代,轻视技术和理论的走向。

    实业兴国安排上呀!

    嬴政本人显然是个行动派,在攻赵结束后暂时休整一段时间。除了继续开采前些日子的煤炭,便是将太学在先秦时期的雏形“上庠”,改造成了全新的学宫。

    【太学和国子监所学内容,大多是儒家经典。既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和人才的繁荣,同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容易陷入空谈、动摇政局。】

    看到儒学两个字,嬴政就掀了掀眼,表示不是很想看。

    虽然知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但是他就是心情不佳,容易想到跟儒生打交道的不好记忆。毕竟这世上,简直没有、比这群儒生更烦人的家伙了。

    他语气不明地道:“太学一词自周便有,自繁荣而凋零,如今听起来倒是有些不吉利。”

    “以后不如更名为,大秦学宫吧。”

    夏安夷:“……”

    瞎说,对方明明是听到儒家经典四个字后,就开始蹙眉翻眼了。

    周朝规定太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在老祖宗眼里,因为日后被儒生霸占了,于是便觉得“太学”一词颇为不吉利。

    不知道往上的祖先们听了,会不会想打他。

    ——应该不会吧,毕竟冒青烟才出了这么个争气的子孙,也是挺不容易的。

    秦国往上的祖先要是能看到之后的战绩,那还不得天天跟地府的昔日邻居,吹一吹自家出息的子孙。

    可是把你们都灭了哎!

    嬴政设立完大秦学宫后,便下令有意向者可参与“入学测试”。除了将常规的六艺规模缩小外,还增设了地理、化学、物理、天文等学科。

    规定报名者,择一门学科进行精学即可。

    消息一出后,大家都微懵了下。原本秦国便有“上庠”“太学”的旧址,只是多世以来,礼崩乐坏后便没落了。

    再次开启,倒不是什么奇怪之事。

    只是居然不学六艺,这般世代传承的知识?那些地理、化学、物理、天文又是何物,别是什么不入流的知识吧?

    再加上听到其中的开支将来自国库,有些臣子不由感到不满。

    然而反对的折子还没呈上,嬴政便道这些科目,就是先前研究开渠、火药、曲辕犁等等众多发明之学。如今设立这“大秦学宫”,也是为了培养这般更多的人才。

    总不能每次都逮着公输逊等人薅吧,毕竟不够用,挨个去寻找也不现实。

    朝臣:“……”

    哦那没事了,他们还以为是像齐国稷下学宫那样的模式。也不是说有多不好,就是自从朝堂上那群儒生走后,他们也觉得清静了不少。

    请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

    所以若是这“大秦学宫”培养的是实事人才而非空谈,那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火药和铁制兵器,可是把其它诸侯国打得落花流水啊!

    “入学测试”自然是找夏安夷要的题目,选了一些贴合常识性的简单题,用来检测报名之人的天赋。

    嬴政语气平静地解释:“若是没有天赋,那也不必浪费时间。”

    她托着下巴:“这样啊,我还以为是最近在打仗和修渠。你们国库手头有些紧,所以不能报名的人全都要了。”

    嬴政:“……”

    他瞥了眼旁边笑得快乐的甘罗,片刻后杠回来:“手头有些紧倒是不假,只是后世所谓的“数理化”,应当也确实需要天赋。”

    “不然有些人,也不会选那所谓的“文科”了。”

    在他看来,后世的文科生应该跟言官们没什么区别。哦对了,言官不敢当面骂他,后世的文科生不仅研究他为什么是暴君,还会当面落井下石。

    胆子大着呢。

    夏安夷:“……”

    她默默收了笑声,发誓要从只会落井下石的文科生,转变为全能的六边形战士,不能让对方看扁了。

    听闻所设立的“大秦学宫”,所教的知识涉及火药和兵器这些。有些臣子或是贵族旁支的心思一下子就动了,让适龄的子弟也报名了。

    万一以后有机会,搞点别的事呢!就是这个什么入学测试——

    嬴政也没有假装听不出他们的弦外之音,直截了当地表示,他这里不开后门。想参加就去考试,你是王侯将相的后代也给我去考试。

    他招人只认证成绩。

    臣子和贵族们:“……”

    不开后门就不开,谁稀罕似的。虽然他们没学过什么数理化,但怎么会连外面那群泥腿子都比不过呢。

    嬴政收上了卷子,眉梢挑了下后,神情似笑非笑:“能考得比外面的庶民好,这是何人给他们的自信?”

    “如此简单的常识题,连你都比不过。”

    正在写作业、骤然被cue的夏安夷:“??”

    被拉来作这样的榜样,但她显然并不是很开心:“是这样的,我们平时考的要比这些难多了。还有、他们连这些简单的常识题都做不对。”

    “作为秦国的统治者,你不应该感到前途渺茫、恨铁不成钢吗?”

    出乎意料的,老祖宗已经成长了不少,回应的态度颇为心平气和:“像公输逊和郑国这般,自幼钻研擅长、对后世知识一点即通的人,毕竟是少数。”

    “只要他们不是纯粹的饭桶,朕还是愿意给他们进步的时间。”

    宽容是宽容了些,就是说话一般不太好听。

    而这次大秦学宫招生的过程中,也不乏吸引了一些庶民百姓。

    原因之一便是进入学宫后,无需上交束脩而且包吃包住,这对有时会遇上饥寒的平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反正报名一试,也没什么代价嘛。

    夏安夷还提议,可以参照后世的补助方式,对成绩优异或是有新发明者,进行相应的赏赐。

    于是来报名的人不少,里边还真夹杂了些有才学之人。

    嬴政略带嫌弃地将贵族们的卷子,放到一边,在庶民所交的卷子里大海捞针很久,找出了第一批适合入学者。

    落选的贵族,起初表示不满。

    嬴政面无表情地下令,将对比鲜明的答卷贴在宫墙上,进行古代版的排名和“公开处刑”,让他们感受了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贵族们:“……”

    他们默默不吱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