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嫁混混: 120. 第 120 章 您这里还招人吗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零年代嫁混混》 120. 第 120 章 您这里还招人吗(第1/2页)

    谢言之的腿伤在几个人精心照养之下,恢复快速。

    他本人自己也和拐杖逐渐磨合默契,不再像从前那般小心翼翼。

    对八名工人的培训,效果喜人,仓库里堆积的货物已经卖出去了一大半,还只剩下一小部分。

    谢言之坐在躺椅上,一手握剪子,一手捏纸,灰蒙蒙的桌子上还有团散乱的细线。

    他清洗干净门窗或者石砖后,在裁剪好的小纸张上标记好价格,用透明胶带包裹上,右上方的边角处再连接一根小细绳。

    这是他从服装店里得来的灵感。

    每件衣服上标记的都有尺码和价格,忙起来的时候顾客可以自己看价格。

    他在仓库的每件货物上,同样都贴上价格标记,这样方便新来的工人记忆。

    也不用在那里思考半天想不起来这扇门多少钱,最后说出来一个价格自己都不相信。

    至于遇到有人搞价的情况,至多至多上下浮动一两毛,多了不能再低。

    降价三毛不至于赔钱,但是那样也不赚钱。

    他们从辛辛苦苦拉回来这些货物,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的投入都非常巨大。

    定价需要在一定限度内,高了人家不要,低了自己赔钱。

    谢言之也是在书本中不断摸索价格的。

    ————“当当”两声。

    仓库大门响起了清脆的声音。

    谢言之抬起头朝半开半掩的大门看过去。

    门口站着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同志,棉袄上两个洞,左手拎着一个沉甸甸的蛇皮袋,站在门口有些拘谨地开口:“老板好。”

    “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谢言之拄着拐杖站起来,没有走动。

    姿势有些防备这个突然敲门的陌生人,不过面上的态度还是温和。

    这个时候仓库里只有他自己,大门为了方便几名工人进出,还有他的腿不方便来回走动开门,浪费时间。

    为了节省时间,大门是虚虚掩着的。

    此刻却被陌生人推开了缝隙,哪怕对方十分有礼貌地站在门口,并且称呼他老板。

    谢言之的身体也还是呈戒备状态。

    他一个瘸子,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便是大声呼救也不一定有人能听见。

    这人和韩德军是完全不同的。

    韩德军他们之间认识并且有合作关系,各种利益绑在一起。

    谢言之稳住心神,没让对方进来,只站在门口讲话。

    浑身上下潦草的男同志握了握拳,咬牙开口问:“老板,你们还招工吗?”

    谢言之身体还没有完全放松,并不很是信任这位陌生人。

    “你都会些什么。”他问道。

    问自己会些什么,并没有直接拒绝,就说明有戏。

    潦草的男同志松下了手上的袋子,一路拎过来沉甸甸的,里边全部都是他的行李和做活儿的工具,说:“我是个木匠,别看我年纪不大,我已经做了二十年的木匠,木工活儿我都会做。其他的我也都能干。”

    从言行举止观察来看,谢言之确定这个人真的是来找工作的木匠。

    又问了两句话,家住在哪里,有几个人之后,谢言之让人进来讲话。

    本来过年前打算就招这么八名工人,因为再来新工人的话,意味着还要再购买一辆三轮车。

    钱款都还是货物堆积在仓库,谢言之考虑再三,不再凑钱买三轮车。

    这人不一样,是个木匠。

    而且对方能够来仓库问是否还需要工人,足够勇敢。

    能够开口问出第一句,就比平时什么也不敢的人多了几分勇敢。

    木匠能够做木工,他们卖的门窗,还有工地上拆下来不用的木头桌椅板凳,这些说不定都可以让木匠加工利用。

    有些个桌子的小毛病,也能让木匠修一修,修好了又是一个崭新的桌子。

    谢言之问:“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从前都在做些什么?”

    找工作应该在刚来海城的时候,没有固定工作的散工也不会贸贸然来到仓库这边找工作。

    怎么就这么突然找来了。

    一般人找不到工作大概会提前回家,毕竟现在距离过年不满三十天。

    潦草的男同志叹了口气,低下头从自己携带的蛇皮袋里开始往外拿东西,拿出来刨子和小短锯,里边还有些七零八碎不想挨个拿了,撑圆口袋,让谢言之来看。

    “我之前一直在工地上给人家做小工,工地上结束了我就找下一个活儿,我找了三天都还没找到活儿。这个时候,大部分工程也都停下来了,很少再要人。”

    “除了工地,这里也没人找木工做活,也没人要做家具之类的。”

    “老板你们仓库之前找过人我知道,你们找人来骑三轮车拉货,我也能干,我力气大,做木工的力气都不小。就想着来碰碰运气。”

    谢言之眉头微微一动,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会事儿,又问:“那你怎么找到我们这里的?”

    潦草的男同志不好意思地摸了摸手上的刨子:“骑三轮车拉货的那有个是我老乡,我都听他说了,他已经回家去了,我问清楚了仓库地址,这就找来了。”

    谢言之:“那你怎么不回家去,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时候回去到家也不算太晚,出来一年了,早些回家多陪陪家人。”

    潦草男同志面上神色复杂:“还早着呢,最起码能做到年二十九,赶在年三十儿晚上回去都不晚。”

    多余的话他没说什么,说出来像是在卖惨,很不习惯。

    如果能早些回家,谁还想在外边,不都是没办法了。

    家里等着用钱,在村子里做的那些木工活儿根本赚不了多少钱,只能跟着同乡来大城市找工。

    来了他就是在各个工地给人家木匠打下手,做小工。

    工地的木匠都是用的他们熟人,老师傅,不会用这种外来的。

    他干了一年也还是只能各个工地做小工,来回跑。

    不再趁着这时候赚点儿钱,过年还咋回家。

    来海城就是要赚钱的,不做到年二十九他回去做什么。

    谢言之点点头,表示理解他说的话。

    工地确实木匠泥瓦匠这些,用的都是自己的老手。

    不用新人,新来的只能是去打下手做小工。

    他们兄弟三个在工地帮忙过一段时间,里边的弯弯绕绕都十分清楚。

    你自己说有能力还不够,还需要让别人信任你,更需要那么一点点关系。

    潦草的男同志又把话题拐了回来,问:“老板,您这里还招人吗?我现在就能把这张桌子修好,你身后的躺椅我也能重新修理,拐杖我也会做,保证你舒舒服服的。”

    闻言,谢言之垂眸看了一下自己身侧比面前男同志还要潦草的拐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