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嫁混混: 139. 正文完结 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零年代嫁混混》 139. 正文完结 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第1/2页)

    三年后,1990年。

    九十年代又是一个新的篇章。

    三年的时间,谢言之彻底在海城站稳跟脚,甚至是在海城扎下了深深的根基。

    李蓁蓁的服装店不断做大做强,没有再如之前那般开分店。

    反而是选择做成商场,衣服全部从制衣厂购买,商场每层楼售卖的衣服都不再相同。

    一层童装,二层女装,三层男装。

    成为一家专卖衣服的大商场。

    服装店和制衣厂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每卖出一件衣服,制衣厂的名声就会壮大一分。

    关于出厂的吊牌,也是李蓁蓁绘画设计的。

    给李蓁蓁商场供货的流水线会有两个吊牌,一个是制衣厂出品所有衣服需要佩戴的吊牌,另一个是李蓁蓁自己的设计品牌。

    服装商场不仅仅在店售卖,最近一年还整出了可以批发的生意。

    原先李蓁蓁没有想过做批发,可是就有一些服装店的老板从里边看到了商机。

    李蓁蓁从一个小小的服装店做到了整个大商场,中间的利润,赚取的钱财有目共睹。

    一间小小的房子到三四层的大商场,可不是简单的生意能办到的。

    诚然其中也还有谢言之出钱出力,李蓁蓁赚来的钱也是不容小觑。

    有些服装店老板时间一长也看了出来。

    李蓁蓁的服装店是从哪里进货的从来没有隐瞒,厂家直销。

    这也是她其中的一个营销策略。

    重要的从来不是货源,而是那些衣服设计与搭配。

    设计多是她自己设计的,或者从基础款式的衣服上改良一下,总之设计占据了很大的占比。

    其他服装店主可以从制衣厂买来衣服,却是买不来相同的设计。

    一模一样的衣服,制衣厂对外销售的有打版衣服,不过布料颜色之上总是有那么些许差别。

    原版的衣服只能出现在李蓁蓁的商场里,其他的都是打版衣服。

    打版衣服用的布料都会次一等,布料一旦不同,有些设计就会呈现不出来,收腰掐线的时候,就不会有相同的效果。

    有些聪明的店主,想要完全按照李蓁蓁创办小服装店的模式来经营。

    第一条就是买到相同的衣服。

    从李蓁蓁商场里购买是不可能的,价格不低,再对外出售,根本没有人购买。

    一模一样的衣服,有更低的价格,为什么还要选择价格更贵的呢。

    那些有想法的店主,就直接找上了制衣厂,软磨硬泡的在厂里磨性子,一定是要买下来那些衣服。

    制衣厂的厂长怎么可能会同意,厂里高层都能够明白制衣厂的近年来销售增长是怎么来的。

    说是打版衣服其实也不是,只不过是一个布料好,一个布料为了节约成本差了那么一些。

    想要从厂里购买那些次等布料制成的衣服,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制衣厂直接就能够签下订单。

    但是想要买和李蓁蓁商场里一模一样的衣服,不是很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制衣厂不会对李蓁蓁以外的人出售相同的衣服。

    当初的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就算没有合同,制衣厂也不会和李蓁蓁提起来,这明显是得罪李蓁蓁的事情。

    制衣厂现在能够这么赚钱,甚至是在现在下岗浪潮当中稳得住自己,李蓁蓁在其中出的力气可不小。

    谁会那么想不开去得罪李蓁蓁呢。

    那些店长铁了心要磨工厂,天天按时按点来制衣厂打卡,烦人的很,但是制衣厂开门做生意,也不可能把那些店主全部赶出去。

    真要赶了出去,本来今年就是处在风口浪尖上,影响更不好。

    厂长想了办法,与其从他们制衣厂这里批发,不如直接去商场问李蓁蓁批发。

    店主们也都从中听出了厂长话中有话,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李蓁蓁。

    没办法,她们又联合去商场找李蓁蓁。

    见到李蓁蓁一面真的很难。

    李蓁蓁用惯了后世精致小巧的智能手机,很不习惯现在的大哥大和传呼机。

    那么大一个拿在手中笨重,传呼机没什么功能,她也不是很喜欢。

    所以在谢言之几个人都配备上传呼机的时候,李蓁蓁什么也没有要。

    平日里也没什么事情。

    商场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管理层都是她高薪聘请的人员,不需要她再亲自出面。

    所以,李蓁蓁每周只会到一次商场巡店。

    商场距离莲花湾不远,真要是出了什么大问题,可以直接找到她家里。

    店主们匆匆忙忙赶到商场,也没能见到李蓁蓁。

    商场给她们又指了一条路。

    指去了莲花湾。

    李蓁蓁的住处莲花湾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走到莲花湾,在那里随处找到一个路人,直接问卖衣服商场的那个老板住在哪里,人家立刻就能够告诉你。

    从商场建立起来后,李蓁蓁的故事就传开了。

    也有不少人改变了很多对个体户的看法。

    能赚钱,尤其是现在许多工人下岗,最早赚钱的个体户已经成了商场的大老板。

    要知道,三年前的李蓁蓁开的还是一家小服装店。

    他们莲花湾是看着李蓁蓁发家致富的。

    就这样,李蓁蓁的住处一传十十传百。

    早已经不是什么隐私了。

    不过没什么事情大家也都不会去打扰李蓁蓁。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商场的负责人便另外指了路。

    店主们想要搞批发,这些不归她管,她也做不了主,只能让李蓁蓁出面。

    店主们知道了莲花湾,又一起去莲花湾寻找李蓁蓁。

    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多磨。

    见到李蓁蓁的计划再次中断。

    李蓁蓁当时刚好去了内城,她和谢言之在那里买了房子,她要盯着装修。

    其他人盯着她不放心。

    张建业的眼光大红大绿,李蓁蓁生怕装修成一座过于前卫的潮流房子。

    江诚还在学校,正是考研究生的关键时刻,谁也不能去打扰他。

    谢言之更是忙碌,只能她亲自前往。

    店主们再次跑了空,寻求批发之路一波三折。

    等到李蓁蓁晚上回来的时候,从隔壁周大妈那里听说了这件事情。

    李蓁蓁在第二天特意留在家里等候那几位店主。

    她是不愿意在商场搞批发的。

    本意是走中高端路线,接的是私人订制,搞批发可以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