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嫁混混: 143. 番外四:重回水稻县 全文完……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零年代嫁混混》 143. 番外四:重回水稻县 全文完……(第2/2页)



    吃饭的话大家决定还是在一起,不是在谢言之家里就是在刘大爷家里,他们两家桌子大,合起来可以坐下这么一大家子。

    街坊邻居们帮着收拾了院子,然后就离开不打扰几个人了。

    收拾收拾已经到了晚上,李蓁蓁在家里收拾床铺,小平安和大狼狗看着小乐宁。

    谢言之和刘大爷一起去找了长兴街道上承包宴席的人家里去,再商定商定周岁宴怎么办。

    之前周岁宴是让刘大爷先预定下来的。

    周岁宴婚宴这些都需要提前预定。

    人家大师傅都是很忙的。

    不早点儿预定根本排不上。

    刘大爷只是先预定了下来,定好了周岁宴的时间,让大师傅将那两天的时间腾出来,防止冲突。

    这次谢言之再去是要定菜品的。

    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他家宝贝闺女满月酒都没有办,只办这次周岁宴,菜品一定要好。

    保证让大家吃好喝好,绝对不能差。

    接下来的时间,谢言之去巡查工厂,监督大师傅选菜,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到了周岁宴这天,街坊邻居早早到来,来的时候都抬着家里的桌椅板凳。

    街道上办宴席都是互相借街坊邻居家里的桌椅板凳,用完了再还回去,都是相互的。

    来的人非常多。

    从谢家院子里到外边的整条胡同,放满了桌子。

    大家都封了红包拿着礼物到来。

    来的人比谢言之预期的还要多,他多备出来的五桌子菜全部都用上了。

    有些哪怕是不吃饭也要来看看,都是来感谢几个人的。

    当时那场下岗浪潮,拍死了多少家庭,谢言之和李蓁蓁就挽救了多少家庭。

    他们是一定要来的。

    来参加周岁宴的一批又一批人,吃饭不吃饭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亲口对几个人说声感谢。

    一声真诚的感谢,他们说了许多遍。

    每当自家生活条件又达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就会想起来谢言之他们的帮助。

    能够有现在的生活全靠谢言之他们当年伸出的援助之手。

    杨教授坐在谢家院子里,看着一批又一批人端着杯子来敬谢言之张建业和江诚三个人。

    李蓁蓁的身边倒是没人敬水,他们不喝酒,杯子里全部都是饮料。

    杨教授接下来又跟着谢言之三人去工厂看了看,看几个人平时的工作内容。

    真的是听千百遍不如自己亲眼看一遍。

    他听说几人工作辛苦,听的时候揪心,看到的时候更加揪心。

    三个人什么都做,从工厂里最基础的清理木材到最辛苦的扒房子。

    什么都干。

    那都是真刀真枪的实干,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

    他亲眼看着几个人拿着铁锹和大锤在那里砸墙铲石头。

    杨教授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他也感受到了水稻县热闹的氛围和街坊邻居的热情。

    他甚至是在大树下聊天的时候套取大家的话。

    从言谈中了解江诚那些年的过往。

    他的眼神中不自觉带上了心疼。

    又听到老乡继续说:“那三个孩子,不,是那四个孩子,没有一个生活的容易。”

    “都是好孩子,发达了还记着县城里的我们。我们也没有帮多大忙,真正帮忙的也不过是一两件事,却一直被他们记在心中。”

    “过去的那些不好的是半分都没有往心里去。”

    有人长叹附和:“唉——,咱们可要记着那些,不能再忘记。”

    “是呀,要记住咱们当初怎么对待那几个孩子的,现在那几个孩子又是怎么对待咱们的。”

    杨教授的思绪逐渐飘远,在几位老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