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135. 第 135 章 赵村儿大队:赊账专业……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135. 第 135 章 赵村儿大队:赊账专业……(第2/3页)

为大哥说两句话。”

    “弟妹说话更好使吧?”

    “你们不了解我们赵主任,赵主任不愿意,谁说话都不好使。”

    “真的吗?”

    马盛肯定,“真的。”

    时间长了,就都知道了,尤其赵村儿大队刚发生那么大的事儿,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赵主任一般很好说话,也不介意在一些事情上让大家走关系带亲友。

    马母叮嘱:“那行,那行,你好好替你哥说说。”

    马大哥羡慕道:“你这搬过来,比你搁六河子大队强多了,以后还能住砖房……”

    盖房子的大事儿,都上心,马父问:“你们啥时候能盖上砖房?这总在你老丈人家住着,也不是个事儿。”

    “有新窑就快了。”马盛耐心地回答,“不过我们大队长和赵主任说,也不能太赶,今年大队再带大伙儿赚一赚钱,大伙儿账上的钱多点儿,盖房子走集体,到时候采买啥建材,集体去买,能讲讲价,而且有啥破损都由大队承担。”

    “这么好?”

    马盛笑,是这么好。

    马家人没能阻挠赵萍萍去培训,还多

    等赵萍萍和赵六叔他们都回来,马家人今天过来就是单纯听说赵萍萍要去培训,送送她,看看有啥要帮忙的。

    赵六叔六婶儿一见亲家这么好,可高兴了

    其乐融融。

    晚上,马盛来赵柯家借自行车,替他大哥问了一下能不能进建筑队,“我大哥干活可稳当了,一句闲话没有,一点儿不偷懒,能不能让他跟着建筑队打点儿零工?”

    赵柯确实不介意,但丑话也说在前头,“要是不好好干,咱们大队不会顾及谁的面子。”

    马盛欢喜,保证:“肯定好好干,我明天回来的时候好好跟他说清楚。”

    转过天马盛送赵萍萍到公社,送她上车,回来顺便去了一趟六河子大队,跟家里人说这个好消息,还叮嘱他们先别跟外人说。

    马家人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答应。

    马大嫂也高兴,又问小叔子:“我娘家兄弟能报吗?”

    还不等马盛回答,马母就打断:“你爹都没去,你娘家兄弟咋报?那不给老二添麻烦吗?”

    马大嫂被婆婆一下子堵回来,笑容尴尬。

    马盛出声缓和:“我再单独找赵主任,说不过去,不过等公布了,我第一时间帮着问问,选不上,大嫂别怪我。”

    马大嫂表情自然了些,“行,选不上大嫂也不怪你。”

    马盛大嫂的娘家兄弟,最终没能加入建筑队。

    以赵村儿大队妇女们传播消息的速度,都没等到赵村儿建筑队招人的消息公布出去,赵萍萍走后的第三天,

    建筑队的名额就定完了,都跟赵村儿大队沾亲带故。

    那么多家,都来找赵柯,赵柯不能全收,就定了个数,每个大队收四个,二十来人就够用。

    现在是集体劳动,这个事儿得通过这些人的大队,大队放行,他们才能出来打零工。

    赵柯便约了时间,请这几个大队的大队长过来赵村儿坐坐。

    都是附近的大队,离得近,来得快。

    赵柯和赵新山、牛会计三人一早就到大队部打扫卫生。

    赵新山拿扫把划拉院子,牛会计拎着桌椅板凳在井边儿刷洗,赵柯在屋里擦擦扫扫。

    “我昨天去看老许,这一下子打得,精气神儿跑了不少,头发都半白了。”

    “换谁,都受不了。”赵新山舀了瓢水往地上撒,省得起灰,“我本来还想,让他再回来当副队长,看他那个状态,就没吱声。”

    牛会计使劲儿刷,桌腿儿上的黑漆渐渐回到木色,“要是忙起来,没准儿能好得快点儿吧?”

    赵新山摇头,“我看他说话嘴里总有口水,走道也没啥劲儿,应该要养一养。”

    “许嫂子也瘦得皮包骨,要是赵柯他爸在,还能给他们瞅瞅。”

    赵新山停下扫把,“想开吧,没有办法。”

    许家倒是希望大队不要报警,可大队不可能同意。

    “还是说副队长吧。”牛会计抬头,提了一个人,“我看上次投票,王老三票数也还行,要不他暂代?”

    赵新山沉吟。

    这时,赵柯出来倒垃圾。

    牛会计便问她:“我和老赵刚刚在说副队长人选,你觉得王老三咋样?”

    赵柯停下,不赞成:“太快了,学习锻炼的还不够,容易得意忘形。”

    赵新山和牛会计对视,他们现在真的是怕年轻干部得意忘形。

    那还能用谁呢?

    赵新山问赵柯:“你有没有啥建议?”

    副队长最好得稳重,有文化,社员们了解并且好感度和接受度高一些……

    赵柯:“唐知青怎么样?”

    她妈说过,唐知青和尹知青夫妻俩在村里一向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没太大存在感,但这个文化程度,一般社员通过扫盲肯定比不了。

    赵村儿大队没有太复杂工作,但有文化真的强过不少人。

    “我听说唐知青小学毕业,咱们大队大多数工作应该都没有问题。”

    赵新山和牛会计都琢磨起来。

    赵柯拎着撮子出去倒。

    八点,附近几个大队的大队长和要进建筑队的社员陆陆续续到达赵村儿大队。

    赵柯瞅过那些社员,聊过几句,大概知道啥性子,就特别善解人意地让他们认识谁家就去串门儿,不用在大队守着。

    九点多,六个大队的大队长全都聚在赵村儿大队部,赵新山叫人去喊他们各自大队的社员们回来。

    等人期间,大家伙儿就跟汇报工作一样,那个说他们大队挖了多长的排水渠,这个说他们大队做了个水车,浇水是省劲儿……

    六河子大队的杨队长和李村儿的李队长还是不对付,说两句就能呛起来。

    因为赵村儿大队依旧带给大伙儿好处,没人对赵村儿大队出了许诚和方静这么两个人说啥,他们的态度也没变差。

    赵新山跟他们拉拉家常,说说各自大队的事儿,赵柯再打打圆场,气氛总体来说是和谐的。

    大概寒暄了二十分钟,人都到齐,赵新山端起搪瓷缸子,喝水。

    这是信号,该赵柯说话了。

    “各位队长,还有各位大哥,咱们都熟,我们大队就不说客套话了,直接说工作内容和报酬。”

    赵柯主要是瞅着各个大队的社员们说,时不时跟不同的人对一对眼神,以示真诚。

    “工作内容就是盖房子,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要求就是务必每一个步骤都严格完成,每天都会检查,具体的,到时候建筑队的负责人会跟各位讲清楚。”

    “主要是报酬问题……”

    赵柯说“报酬”,却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