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50-60(第13/14页)
家的大一倍!”
刘有山乐呵呵:“可不是嘛,自从搬过来后,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顺畅!”
算账的刘青青:“!”
明明是她的小水枪的功劳。
她放下本子,汇总了个数字:“共卖出强身粉16000罐,蚂蚱酱1万瓶,蚂蚱干1万2千瓶,销售额1582两。”
“一公斤活蚂蚱可得二两干蚂蚱,收购活蚂蚱35200公斤,费用176两银,采买大米黄豆白糖盐巴桂花等,359两,聘请人工36两,竹筒费30两,运费48两,盖作坊47两,租铺面15两,净利润871两!”
作坊里存货三千多罐,够卖完这个月,还能回本150两左右。
几人呼吸急促了起来,才一个月的时间吧,他们就赚了这么多银子。
苏氏劝道:“是不是把钱分了,先把衙门的钱还掉?”
房契地契还在衙门抵押,她这心总觉得空荡荡的,不踏实。
刘青青笑道:“阿娘,我们签了一年的契约,现在还,和明年还,利息一样”
开玩笑,她正嫌弃本钱不够用呢。
这次磨粉,全靠大青驴,你没看到,即便每天喂面粉菜叶,大青驴都累瘦了一圈。而且租借马车的运费太贵,不划算,她准备买一辆马车,自己运货,驴车实在太慢。
刘青青把账本摆出来,抱出一匣子的银子,在太阳下闪闪发光:“你们是要红利呢,还是继续投?我好给你们结账。”
刘鑫恋恋不舍的摸了摸钱匣:“接下来干什么,我跟着干!”
赵垚笑得嘴裂到腮帮子,他的二十两,变成四十两拉!
“家里不等着用钱,我们继续干,你有什么点子,只管放手,赔了我不怨人。”
刘青青嗯了一声:“是有点想法,还不成熟!我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我决定卖菌子!”
刘有山差点从板凳上摔下来:“不行,菌子有毒,把人毒死了,要吃官司!”
刘鑫也劝道:“青青啊,这蚂蚱最多恶心点,但吃不死人。菌子不行,我们村子里有吃菌子死人的先例嘞!”
第60章 第60章进山
面对众人的反对,刘青青淡然解释道:“人一上百,千奇百怪,那些杀人放火的,还不是披着人的皮。菌子种类繁多,没毒的,有毒的,形形色色,不是正常的么?”
“我们挑着没毒的吃,就可以啦!”
刘鑫面色古怪:“要是中了毒,悔之晚矣!”命都不在了,哪来的后悔哦。
“再说,不就几朵菌子,又不是肉,有什么好吃的!”
刘青青挑挑眉,有什么好吃的!
她没多言,等做好了,希望有些人不要流口水。
她豪放的指着后院池塘里悠哉戏水的鸭子:“没事,我们家鸭子多,用鸭子试毒,如何?”
众人从全方位劝说她,刘青青都无动于衷。
总能角度刁钻的怼回去。
“菌子有毒!”
“我们用鸭子试毒,确定无毒的才吃!”
“菌子没人吃!”
“蚂蚱也没人吃,自从我做了后,就有人吃了!”
“菌子娇嫩,不适合运到城里!”
“这算什么问题,菌子干,菌子粉,菌子酱,选择多得很哩!”
……
刘青青舌战群雄,怼得所有人哑口无声。
刘有山灌了杯水,叹了口气:“嗨,你这孩子,就不听劝,等你吃亏了,你便知道厉害!”反正他拒绝吃菌子。
前年打猎在山里迷了路,干粮吃完,采了点菌子吃,上吐下泻,差点没死在林子里,全靠队友们驮着他出山。当时抽痛的胃,打摆子的腿让他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他发誓,饿死也不碰菌子。
:=
刘青青笑笑,对他们的剧烈反对视而不见,有些人哪,一旦吃过一次后,就晓得口嫌体正怎么写啦。
地里的棉花冒出了花蕾,刘青青收拾剪刀,叫上郭守云,刘慧兰一起去地里打枝。
刘鑫奇道:“什么,还要打枝,废了老鼻子劲弄来的种子,像伺候祖宗伺候长这么高,竟然要打枝!”
伺候祖宗一点都不夸张,地里野草一冒尖就被他爹拔掉,隔三差五喊着他把牲口粪拉到地里施肥,他爹就差住在地里头,和这些棉花睡了。
刘青青解释:“必须打掉顶枝,若不打枝,它往高处长,没力气结果子啦!”
她指着绿油油大如豆子的葡萄:“你看,我们家葡萄为什么大,就是因为在它开花的时候,我减掉一些枝丫,让它的养分集中供应在剩下的这些葡萄上,所以长得又大又好!”
刘鑫想想自己家如蚂蚁大小的葡萄,一想是这个道理,棉花大差不离。只是因为种子过于珍贵,棉花价格高昂,让他爹这几十年的种田老手,畏畏缩缩。
刘青青脑子一转便明白了,笑道:“走呗,我们一起去打枝!”
特意去和张婶,罗婶等说了一遍。当时她们信任,跟着他家一起种棉花,不能让人家白劳作一年。
果然,打了顶枝的棉花,不再往高处长,旁枝长得更繁茂。绿色的枝叶上,挂着密密麻麻的花苞。
刘青青仔细检查每一朵花苞,并没有发现棉铃虫的痕迹,舒了口气。
她已经发现,小水枪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还能改变植株的性状,他们家的葡萄就是例子,其实就是普通的葡萄,在她日日夜夜的浇灌下,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不晓得成熟的时候,能长成什么样子。
所以,她家的棉花自带抗虫效果,她一点也不意外。
花费了好几日的功夫,才把棉花田,花生田料理清楚,拔草增肥,每一样都是体力活,这还是有张婶他们帮忙呢。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便是刘慧兰郭守云和她三个人,几天下来,腰酸背疼,带着帽子都要晒退一层皮。
阿娘和阿爹有心无力,只能帮着做家务搞后勤,翠翠岁数太小,做那点活计,像玩儿一样。
这么,张婶拉着她叙家常:“赵峰时常在家里念叨,阿云读书突然开了窍,你应该让他在家多读书,不要耽搁了,将来考个功名,你们一家子都享福。这点子活计,我们帮着一起便做掉了!”
刘青青摇头:“婶子,怎好次次麻烦你们。”
而且,刘青青打心眼里觉得读书没什么了不起,凭什么就不干活啊。
她们家只要能动的,没有一个闲人。阿爹阿娘除了在村学里上课,回家也要做家务。翠翠五岁不到呢,还每天跟着来地里拔草,阿云也是一样,不能说因为读书就搞特殊。
她笑道:“不过,你的话也提醒了我,我们家应该换个思路。”她们家缺壮劳力,可是别人家不缺啊,她完全可以雇佣长工来帮忙干活,免得把她累坏了,以后长不高,宝宝才十岁呢。
苏氏刘有山看着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