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130-140(第6/14页)
的世界,也好。
两人坐了一会,告辞去县衙。
温夫人杨雪眉接过他们送来的分红时,愣了一下,她当初不过为了丈夫的脸面,随手一投,抱着收不回的打算,哪知道竟然真的赚了银子,而且是本金的五倍。
银子是小事,看着刘青青带来的土仪,竟然是她心心念念的乳胶枕,和精致雨衣。
这东西在府城风靡一时,已经传到上京,婆婆写信来要她弄几个带回去,偏偏她忙着年关的事物,没空去府城,哪知道今日竟然得了。
她立马吩咐厨房,准备一桌最上等的席面,苦留两人吃饭。
席间,刘青青趁机请教温如初:“温大人,阿云想下场试一试,有没有什么限制?”
赵垚从县衙里辞职,现在办点事情,还真不方便。
南平江商路畅通,繁荣了县城的经济,还给县衙带来大笔的过船费,经过师爷的盘账,今年每人能发三两银子的过节费,账上还有大笔银钱,可以用来铺路建学,他正在前院和师爷念叨着,刘青青是常平县的送财童女,刘青青就送上门了。
对于这个小问题,温如初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找五个人互相作保,带着户籍一起去衙门值房报个名就是!”
户籍,两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东西?
刘青青作为穿越人士,末世的时候全是扫脸识别,压根不管户籍,郭守云流落红尘外多年,更晓不得户籍为何物。
温如初看他们的神色,失笑道:“你们回去找大人,他们收着呢。”再老成的小孩子,还是小孩子,也有迷糊的时候。
两人出了县衙,又去找姜老大夫,老头子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收下分红土仪后,又塞了一包银子给刘青青:“这是一洗净赚得钱,有一百两,我给你收着呢。老头子我现在每天能换着花样吃,不用心疼银子啦!”
刘青青看着他胖了一圈脸颊,忧心忡忡道:“姜爷爷,我跟你说,我在府城弄了杂货铺子,好多小姑娘来,嫌弃我那里没有脂粉,您得帮帮我!”找点事给他做,免得天天下馆子吃饭,重油重盐,吃出病来。
姜老大夫眉头一皱:“脂粉,这我不会啊!”
刘青青启发他:“烧伤了是不是用冰水敷可以止疼退红,女孩子的脸颊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粗糙啦,油腻啦,长痘痘,长斑啊,您调配些产品出来,可以改善这些症状,相信我,一定财源滚滚,比一洗净赚钱多了!”
她随手把那包银子塞给他:“这些就是您的试验金,尽管用,用完了我再送来,只要出产品,效果好,我们不怕费钱。
最好洗的,擦的,敷的,都要!”
有心要做这门生意,刘青青想起青华园里,管客房的大春抱怨,总有客人不小心留下污渍,洗不干净的床单只有报废。
她假装无意道:“我那杂货铺子的伙计发现,烧碱和猪油一起熬煮,冷却成块的东西,后能很好的洗干净床单,您也可以试一试。”
姜老大夫不疑有他,满脸放光立马寻摸东西试验起来。
又来了又来了,郭守云看了她一眼,阿青又无中生有,他怎么不晓得哪个伙计发现了这件事。
刘青青不解摸了摸脸颊:“干嘛,我脸上有东西?”难道吃饭的时候沾了汤汁?
她还是对他有隐瞒。
郭守云摇摇头:“没有,我是想,我们找哪五个人一起报名?”
两个人回到清水沟村的时候,已经天黑。
刘青青找到苏氏:“阿娘,阿云的户籍呢,阿云要报名考试!”
苏氏和刘有山措手不及:“户籍啊,阿云户籍还没办呢!”
才读了半年书,就要去报名下场,会不会太早了些,村子里的都是读了五六年才报名呢。
第135章 第135章落户
刘有山和苏氏看着郭守云稚嫩的脸,不明白他小小年纪,下场做什么?人家赵峰五岁入学,风雨无阻在镇上念了十年书,都没想着下场。
这两孩子,也太敢想了。
苏氏小心翼翼解释:“平时用不上户籍,所以一直没有办。真要报名下场啊,要不再沉淀几年?”主要是考虑万一阿云找到自己的生父生母要回家,这办了户籍文书,以后要转,麻烦着呢。
刘青青无语,读书这种事,不是看时间长久,而是拼天分的。
郭守云在丛林里,在巨大生存压力下,形成的强大观察力和记忆力,背书上,实在太有天分了,过目不忘夸张了些,但也大差不离。
当然,他想象力上有所欠缺,写的诗如同便秘一般,飞流直下三千尺这种诗,他便觉得人家诗人肯定是眼瞎,还不会用尺子,和她吐糟取笑了一番。
刘青青就很无语,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看对方,仍旧是懵逼状态。她瞬间放弃了努力。
他不会写,不妨碍他会背啊。
谢玉华出手,专门给他整理了一本诗集,涉及方方面面,到考场上,郭守云不用临场发挥书写,只要破题后,把肚子里类似的诗词背一首出来,适当修改一下,书写在卷子上,便可以了。
这种套答案的思路,让谢玉华眼前一亮,不仅弄出了常考诗词分类一千首,还有时政策论一千篇,不可谓不敬业。苦了郭守云,整整背了一个月才背完。
刘青青不好解释,便道:“家里现在不缺这点报名费,每年都去试一次,一来摸摸底为来年铺路,二来侥幸中了,凭阿云的岁数,必然一举成名,又可以为我们青华园的产品作一波宣传。”
刘有山颔首,表示明白了,这是青华园的一种变相宣传。
两人询问郭守云:“你的户籍,是落在刘家么?”
“若在刘家,就要改名成刘守云,开祠堂进族谱,成为刘家真正的一分子!”
郭守云瞥了眼身边的刘青青,那她就成他名誉上的妹妹,族法规定,族内是不能成亲的。顿觉不合适,“那,若户籍不落在刘家呢?”
刘有山顿了顿道:“这,我还真不知道,我们去问问村长。”
刘宝贵给了答复:“需要寻三名证人,证明他不是金国的奸细就可以了,户籍可以落在名下的住宅里。”
村长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郭守云可以落户刘家,但是,那便是上门女婿,按照律法,上门女婿不能参加科举。
懂了,要有房子,才能落户籍。
郭守云立马和刘青青商量:“我就在老宅隔壁盖一座院子,落户清水沟村?”
刘青青皱眉不同意,她对于房子的观念和刘有山不同,她的思维是房子属于投资属性,买的房子必须具有流通的功能,清水沟村他们家已经有住宅了,为什么还要再盖呢,那不是浪费银子么。
她眉头皱成个川字:“要不,去府城里买一个院子?”
郭守云不赞同:“家里现在日子好过了许多,却一大家子挤在小小的几间房子里,确实不够住。”
“阿爹一辈子的梦乡便是住上宽敞的大房子,家里生意越做越大,也该翻新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