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130-140(第9/14页)

又生生忍受了十九次花香扑鼻的洗礼,当他检查到后面的学子,看着掰开馅饼中油腻腻的肉馅的时候,忍不住嫌弃的同时,终于舒了口气,终于不用再忍受鲜花饼的香味了,实在太勾人。

    对比之前那二十个学子准备的烤饼,这些学子里的干粮,就是猪食。

    捏着要不是硬邦邦的,就是黏腻腻的干粮。

    他暗暗决定,等一下下值,就去弄几个鲜花饼充饥。

    旁边围观的百姓,有那嘴馋的,早就一溜烟奔去青华楼,尝一尝这个青华楼新出的鲜花饼。

    青华楼推出的新品鲜花饼,以这样高调绝美的形象,快速的传遍整个县城,往周边蔓延。

    完成了刘青青交代,郭守云收敛心神,走进考场,按照名字找到自己考舍坐好,将笔墨放在桌子的边角,垂睑静心等待发题。

    阿青说了,说完那些台词,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所以,他是来为鲜花饼作宣传的,而不是来考试的。

    阿青不想他有压力故意这么说的。

    他能感受到阿青身上的焦虑,那是一种深深的不安,当周围有不怀好意的贪恋目光时,他也会有相同的恐惧。

    所以,这次考试,他必须要取得名次,为刘家,筑起一道简单的保护墙。

    他卷起了袖子,露出因长时间写字,而变得微微外翻的食指骨节,这是他努力的证明。

    不提考场内的郭守云,外面的刘青青遇到了新的难题。

    刘有山郁闷的找到她:“二丫头,这次看走眼了,这块地不适合盖房。我们才往下挖了七尺的地桩坑,便不停的冒出水来,舀干后不到一天又满了,

    这样埋桩下去,两三年就泡坏了,盖的房如何长久,要不,重新换一块地盖?”

    一百两银子买的地,不能盖房,又种不成庄稼,可惜了。

    第137章 第137章盐焗鸡

    刘青青抽空回到清河沟村,山脚下,刘家新买下的40亩荒地,地势东高西矮,稀稀疏疏长着生命力最为强劲的锯子草,她直接走到东边最高的地方,这里远离河岸,是她选中盖房的地界。

    草地上堆放着许多工具,因遇到这档子事,来帮忙的工匠被刘有山打发回去休息。

    荒地上整齐的挖了十二个约摸六尺的深坑,准备下桩,作为五间正房的柱子。刘青青伸着脖子一一查看,十一个坑挖开后没有问题,红褐色的泥土带了一点水汽,但是,第三个,已经汪了半坑的水在里头。

    刘有山指着坑里浑浊的半坑水,幽幽道:“今早我才来把坑里的水打走,这么半天的功夫,又浸出了许多。”

    他指了指三丈开外的一处洼地:“诺,我怕水再浸回去,将水远远的倒在那边,这不是打出的水回流,这个坑八成挖在泉眼上了。”

    汰,平时打井,怕找不到泉眼,得请多年的老把式来选地挖井,还不一定成功。现在倒好,随手一挖,便是泉眼。

    他和刘青青商量:“是不是,重新选块地方起坑放桩?这里以后修一眼水井,也不错。”

    刘青青皱眉,有些不甘心,这片地基落在整块荒地的最中央的位置,且是地势最高的地方,背靠后山,面朝河岸,风水极佳。

    不过,地桩立在泉眼里,三两年地桩腐朽,房子成了危房,自家盖房子,肯定不能弄这样的豆腐渣工程。

    无奈道:“您说这里挖眼井,水质如何,您尝过了么?是甜水么?”

    刘有山愣了一下,还真没有。

    他顺手将一边的木桶丢下去,打了半桶水上来,双掌相合捧了一捧有些浑浊的水尝了尝。

    “呸,呸呸!”

    刘有山一口吐出嘴里的水,从扯下腰间的水囊,灌了一大口苏氏给她装的白开水漱口。

    “可惜了,这水又苦又咸,是眼苦水井!”

    刘青青挑挑眉。

    咸?

    苦水井的井水不好喝,带着涩味,或者带着腥味,从来没听说过,带着咸味的苦水井。

    她若有所思的走到远处刘有山倒水的凹地,正是午时,明烈的阳光,晒得脸生疼。凹地里的水分已经浸湿了土地,将浅红色的地表变成斑驳的深红色。

    几颗锯子草焉头耷头的站在那里。

    她扯过一颗锯齿草,锯子草中间叶芽的地方,几片新发的新叶,形成了一个能储水的小凹槽,里头被蒸发后,只剩下浅浅一层水汽。

    刘青青将草芽摘掉,尝了尝凹槽里的水滴,确实如阿爹所说,除了苦涩,还有一股咸味。

    味道极淡,确定是咸味没错。

    那是,盐的味道!

    这竟然是卤水!

    可以晒盐的卤水。

    刘青青心跳急促了几分,她左右张望了一下,正午时分,远方的田地里已经有劳作的村民,赶着耕牛将肥沃的土地犁成垄。

    被巨大的馅饼砸中,她懵逼的走到刘有山的身边,压低声音不确定道:“阿爹,这是不是盐井?”

    “盐井?”

    刘有山皱了皱眉头,先是不解,而后便是巨大的惊愕:“你说,这是可以晒盐的那种盐井?”

    盐是什么,盐是可以像铜钱一样,直接兑换物品的硬通货啊。

    若这眼井,真是是盐井,代表着这是一口聚宝盆,只要采出卤水,意味着无数的银钱滚滚而来。

    他结结巴巴:“不能吧!”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没听说谁家挖出盐井来。

    “要不,去问一问村长?”

    刘青青已经冷静了下来,她都能穿越,挖出一口盐井来,确实不值得大惊小怪。

    现在不完全确定是盐井,但八成是。要确定很简单,将井里的水带回去,煮干了便知晓。

    她拉住被巨大惊喜砸晕的刘有山:“阿爹,现在还不确定呢,莫要走漏了风声!”

    刘有山恍然回神,财帛动人心,这口井代表着巨大的财富,小小的刘家不一定守得住,恐怕还会带来灭顶之灾。

    两人装模作样在四周晃了一圈回了家,路上遇到相熟的村民打招呼,刘有山僵着脸回应,大家看他脸色不自然,只当他心疼选的宅地基渗水,不痛不痒的安慰了几句。

    接下来的几日,两人日日到地基里绕一圈,随身携带着水囊,将水囊里的水全换成井里的水,攒了一锅,呆呆的守在锅边煮水。

    问就是喜欢看水翻滚的样子。

    苏氏和刘慧兰抱怨:“你爹和妹妹真是疯魔了。”

    刘慧兰若有所思,上次妹妹这么做的时候,弄出了河泥肥料,这次,估计又在鼓捣什么东西,她默默的多抱了几捆柴堆在锅洞口。

    耗时一整天,烧完了一捆柴,看着锅底薄薄一层淡黄色的颗粒时,刘青青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难道,不是盐巴。

    刘有山筷子尖,从锅底捻起一点,塞到嘴巴里尝了尝。

    浓烈的咸味立马冲刺口腔,他兴奋一掌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