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山野种田美食日常》 160-170(第1/13页)

    第161章 第161章班底

    这天早晨吃过早食,刘青青使人在沙风寨里敲响铜锣,召集全体苦力召开第一次沙风寨集中会议。

    苦力们过了半个月吃了睡,睡了吃的安稳日子,对于这次集中有种莫名的抵触情绪,三五成群四五成堆聚在一起讨论。

    有嫌弃不给吃米饭的在阴阳怪气:“我就是料着官府没安好心,一直关着门不让走,啧,定然要叫我们交钱才能走人!幸好家里还有点余钱,我定要让媳妇带钱来赎我回去。”

    “嗨,才走了虎豹,又来了财狼,这日子可怎么熬下去啊!”

    ……

    各种猜测不一而足。

    刘青青站在瞭望台,他身后的郭守云重重的敲了一下铜锣,示意所有人安静。

    大家眼巴巴的看着瞭望台,只见瞭望台和平时有点不一样,四周多了几个大号的木头喇叭花。

    刘青青清脆的声音便从那几朵木头喇叭花里传来出来。

    “各位乡亲,一了解到沙风寨的种种恶行,知府温如初大人立马带着我们前来。为了深入沙风寨得到第一手消息,大人他不畏艰险,亲入虎穴和大家同甘共苦,在他的带领下,在魏将军和庞知县的协助下,我们将士将沙风寨恶人一网打进。

    坏人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冯谋当场被格杀,冯勇挑断手脚筋重点看守,其他协犯也一并关入大牢,温大人已上报朝廷,等待朝廷的判决,大家自由了!”

    折磨自己的恶人终于得到了报应,不少苦力们吐出了心口的那团恶气,大家欢喜得连连叫好:“好,痛快!

    朝廷万岁,皇上万岁,温大人是青天啊!”

    ……

    刘青青观测众人脸上由一开始的怨怼,变成了感激,续道:“大人深知你们受苦了,身子亏空,担心你们路上安全,因而没有一开始便放你们回去。

    为了让各位乡亲尽快调好身子,他请了名医为大家配了食谱。乡亲们若有返乡的,请记住了,切莫大鱼大肉,需要继续服用清粥淡菜,慢慢调理循序渐进,才不会在身子里留下暗疾。”

    之前嫌弃日日喝粥的人,这会子脸上全是惭愧,原来大人是担忧他们的身子,才不给吃干饭的。

    刘青青顿了顿又解释道:“大人知道大家伙受苦了,理应发一些银钱给大伙调理身子,只是,常安县收取的税银,全被沙风寨恶人抢夺了去,被他们挥霍一空,衙门里实在没什么银子,就是这段时日大家伙嘴里吃的粮,喝的药,都是温大人从府城筹集而来的。现在实在无力为继。”

    “大人心疼各位,若大家归乡,每人发两斤粮食!祝各位一路平安到家!”

    她说完,不少人交头接耳,称赞温如初真是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许多家近的,开始询问,去哪里登记领粮还家。

    也有离家远的,面上愁苦,两斤粮食,定然是不够路上吃,如何是好?

    没等他们讨论出个好的办法,刘青青顿了顿,接着道:“大人心知路途遥远的乡亲不好归家,特意给大家寻了份生计!”

    “他放下脸面,让府城的大商行接手沙风寨,继续为朝廷采矿练铁。

    以后这里不叫沙风寨,而是青华铁场。

    大人已经谈好了,在这里上工的工人们,按劳给钱:

    挖出一百公斤铁矿石,十文,运送一百公斤矿石,二文,烧火的,一日三十文,干不动力气活,会计算记账的,会各种手艺的,都有薪水,薪水日结,若大家伙愿意,可以留下先做几日工,攒够钱了再离去也可。”

    “青华铁场包住,吃的需要花点钱,五文钱管饱!”

    “因是温大人特意为大家寻来的,大家只有一次机会,若离开后还想回来,需要和外面的乡民一起,择优录取哦!”

    下面安静听她介绍的苦力们,哄得一声炸开了!

    之前在沙风寨,被迫从天明干到天黑,甭说工钱了,只得些米糠果腹,睡的是潮湿难闻的茅草房,间或被监工甩几鞭子,有时候监工心情不好,也要被他们殴打撒气。

    现在呢,做同样的事情,竟然有铜钱领,一百公斤十文什么概念,铁矿石很是压秤,一个劳工随便挖一天便是一千公斤

    ,能够领100文,若是熟练工种,能挖到两吨,便是整整200文,要是挖上一个月,便是6000文,六两银子!

    大家一边板着手指头数着,一边交头接耳,得出一个月六两这个数字,大部分人呼吸都急促起来。

    这哪是做工啊,这是捡钱。

    常安县天气干旱,田地里收成低下,相对的,便有很多人出门干活用以补贴家用,一个活计常常许多人争抢,导致价格压得很低,比如帮忙盖一天房子,或者浆洗一日衣裳,可得三十文。

    但是,挖一日矿,便得200文,用脚指头都知道如何选择。

    当下不少人就慌起来:“我留下,我留下,我挖矿石用快又干净!”

    “我力气大,能一次搬运两百斤矿石。”

    “我,我会炼铁!”

    “我会打铁!”

    “木活我熟悉!”

    ……

    也有人愁眉苦脸:“我干不动重活,不懂木工,也不会记账,我能干什么呢?”

    适才嚷嚷着要回家的人,这会子往前拥挤着,生怕慢一会,自己就落选。

    郭守云用力的敲响铜锣,清脆的铛铛顺着大喇叭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他冷冷的声音也随之扩散:“要走要留,找组长排队登记,有多少人,青华铁场要多少人,插队闹事者叉出去,打一顿后永不录用!”

    大家见识过郭守云云淡风轻间砍了土匪的头,自觉的排气队。

    刘青青编排组长的时候,有意思选了60个稍微识字的,这会子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

    到了晚间,她统计出了数字,合计三百人决定离开,剩余的都愿意留着青华铁场做工。

    刘青青弄来牛车将人送到镇上。

    留下的工人中,次日便被刘青青安排了开始干活,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有继续下矿井挖矿石的,有搬运矿石的,有挖土的,砍树的,开采石头的,取泥的,切稻草的,甚至断了手臂的老牛也安排了一个扫地的活计……所有人都有事可做。

    每个人发了个册子,完工后,派活计的管事在上面盖个小章。

    到了天黑时分,工人们就可以用小本子去账房领工钱。

    沉甸甸的铜钱到手,数了好几遍小心的揣到了怀里,不少人的心终于落下了肚子,他们自由了,而且因祸得福,寻得了一个能赚大钱的活计。

    大家脸上挂着笑,相约着一起往饭堂走去。

    饭堂入口的地方守着个人,笑眯眯的按人头收费,嘴里重复的规矩:五文一人,随便吃,但不许剩,剩下要罚钱。

    饭厅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排排的桌子摆放得整整齐齐,白花花的糙米饭蒸得软软的,像一座小山摆在最前面,旁边一桶飘着油的黄瓜蛋花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