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珠: 4、004(修)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尝珠》 4、004(修)(第2/3页)

抚一把假胡须:“我掐指一算,公子将要迎娶的夫人那可是旺夫命啊,这娶妻大喜之事,又是这样福泽深厚,您说是不是有福之人?”

    原来如此。

    梁杭仿佛明白这擅口技的小姑娘乔装打扮,又故意在这里拦截他的目的了。

    本是谨慎万事的心思,见这姑娘虽乔装拙劣,但口技本领以假乱真,惟恐是什么混入京城搅局的边国探子,借机来接近他,才耐下性子一探究竟。

    这会儿一听,青年环视一圈四周,些微放松了坐姿。

    那边江玉珠还不知道自己早被看穿,接着循循善诱道:“哎呀公子,这还不是最有福的,我刚才算了下,您竟也是个旺妻命,简直和您未过门的妻子,相辅相成,天生一对,般配啊!”

    小姑娘说着说着,拔高了些语调浑像是卖力说书似的。

    梁杭似笑非笑,点点头示意她接着说。

    “不过啊,这样好的相辅相成的命格,还得用心维系啊。”江玉珠叹口气,又瞄一眼梁杭。

    青年淡声:“如何维系,请先生赐教了。”

    “好说好说,这个不难,只成婚后对你妻子疼宠有加不离不弃即可。”小姑娘眼珠子转了转,又追补道:“而且,公子以后不仅战事顺利,还会有很多珠宝可供赏玩。”

    其它那些对妻子好的言论他都能理解,很多珠宝又是什么说法?

    梁杭微惑,但面上不显分毫,既然搞清楚了此人身份清白,便不必多耗费时间在这里了。

    他这样想着,便点点头起身离开。

    -

    江府。

    青年离开时神色淡淡的模样,转眼便跃然在纸上。

    一旁侍女阿箬惊叹:“小主子,您的画技还是这么精湛,只看了那么几眼,画的简直和梁将军像了十成。”

    江玉珠搁笔,自己欣赏了一会儿,深以为然,毫不谦虚的受用了这称赞。

    她吩咐侍女收好画,便应了江母的传唤往爹娘的院子里去。

    好巧不巧,江母找她不是别的事,正是上回江炳荣拜托她寻得梁杭的画像。

    “玉珠,你看看这回总会满意,这小将军生的真好,京城中再找不出更俊俏的第二个。”江母笑眯眯道。

    江玉珠展开一对比,只觉得这画像和真人差远了,幸好自己亲自去了一趟,不然会不会反悔还指不定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夏盛了,蝉鸣,白日也总比冷夜长。

    江玉珠对这场婚事的期待却没有减弱,秋千微摇,脚尖轻点,翘首以盼的算着时间。

    即使只是一霎的心动,可如钟声般长鸣,愈久愈弥远。

    离礼部与钦天监定下的吉日越近,江府上下就开始忙碌起来,四处布置。

    府内稍有些陈旧的东西就被财大气粗的江炳荣大手一挥,添置新的摆放,以致于这些天江府外围了一圈普通百姓,拱着手说吉利话,又笑呵呵的把那九成新的红木桌搬回自己家去。

    人越多越热闹,一传十十传百的,江母一看,再怎么样也没有这么多的旧家具要置换啊,索性吩咐侍女小厮,准备了几大箩筐散喜气的小红封,一个小红封里几钱银子拿去分发给凑热闹的百姓。

    这下江府外来来回回聚的人都乐呵呵的合不拢嘴,谁知道只是来说两句吉利话,又是将近全新的家具,又是小红封,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跑回街坊四邻的去宣扬。

    “江家小姐要成婚,江府门口在散喜气呢!”

    一时间又是一群人热闹起来,但总有专爱泼冷水的人,首饰摊子的张摊主闲闲刺一句:“那么小红封,能有几个铜子。”

    “嘁,得了吧,几钱银子,顶你傻守在这没生意的好。”顿时有人与他呛声。

    “不就是以前和江老爷一起做生意失败了,人家江老爷有魄力东山再起,他倒好在这儿说酸话。”

    一群人不理一个煞风景的,笑嘻嘻的又走了。

    张摊主脸红一阵白一阵,气极,隔了老远还喊:“我倒要瞧瞧,一个商户女嫁到那样的世家,不出三天就要被寻个由头蹉跎出府!”

    还在原地的众人面面相觑,捻着手里红封的厚度,嘴上客气的没说什么,但心里是不是这样想的又是另一回事。

    矗立在侧的茶楼二层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

    外边热闹,江府里头,江炳荣和妻子看着库房里一堆的奇珍异宝也愁的焦头烂额。

    两人正在给江玉珠置办嫁妆,商量着是给六十四抬嫁妆还是一百二十八抬嫁妆。

    他们倒不是舍不得给玉珠置办,只是担心身份差距的缘故,给的少了,怕梁府瞧不上,玉珠在府里没底气,给的多了,又远超江府身份,恐惹人非议给玉珠带来麻烦。

    江玉珠窝在角落里听着,她面前是一箱子的珠宝,熠熠生辉,正被小姑娘一手一把的抓着挑选,偶尔还往手上套着试试。

    给个嫁妆还要这样的左思右虑,真嫁了该怎么办,江母转头看她一眼,嫁女的不舍又涌上来。

    江炳荣:“此事其实不难,因着是皇上赐婚,这流程与寻常百姓家不同,省了三媒请期的,但纳征送聘礼是如何也不会省去。”

    江母:“你的意思是,看梁府抑或是梁杭的聘礼诚意足不足?”

    江炳荣:“正是,若是梁府的聘礼够重视,那我江府就算是抬上一百二十八抬又如何,也算配得上梁府世代功勋的身份,旁人也不敢多说什么。”

    江母有些犹豫:“炳荣你有所不知,我与梁府那当家的老太太打过交道,依我看,这聘礼怕是不会多郑重。”

    江炳荣笑:“巧了,我与那梁小将军也有过几次往来,且看看这纳征之礼由他们谁做主。”

    也只能如此了,但江母面色仍有些不豫,江炳荣笑笑,上前宽慰:“便是六十四抬又如何,玉珠是我们的女儿,咱们私下里给她多塞些银票,多送些铺子,外人又如何得知,衣食无忧总能保证。”

    这倒也是,江母是钻了牛角尖了,总想要给女儿大体面。

    玉珠在一旁听着一直没插话,好不容易找着个空档,连忙指指面前这箱宝石:“爹娘,这箱记得给我带上。”

    等江父唤了人来记上礼书,江玉珠才放下心:“就是不知道我成婚时大哥能赶回来吗?”

    江家大哥江玉阳远在洙洲照看海上生意,得了小妹被皇帝赐婚的消息,马不停蹄的往京里赶。

    没过几日,江玉阳赶到京城。也是巧,竟正好和梁府派来纳征聘礼的队伍撞上。

    长至街巷的队伍,两两一组的抬着大红色的箱笼,随行的人个个都高大板正,瞧着不像是普通的抬箱小厮。

    江府得了消息,早早的敞开大门,江父站在门口,隔着老远就看到那长不见尾的队伍,耳边是大家惊讶的议论。

    “没想到,梁府真给了这样大的体面。”

    “是啊,你看梁小将军,还提着两只活雁呢,瞧着真漂亮!”

    “哎我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