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升职攻略: 7、第 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谋士升职攻略》 7、第 7 章(第1/2页)

    3、协助官兵组织城外的百姓分批迁入城内,尽量不给敌军留下物资。

    4、给百姓普及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知识,让他们知道张角不会法术,黄巾渠帅也是人,没有三头六臂,官兵可以战胜黄巾。

    5、操练士兵,鼓舞士气。

    6、协助兵曹掾、兵曹史加固城防,修整、改良、设计军械。

    7、协助户曹掾、户曹史安抚百姓,协助田曹掾鼓励春耕。(耕种、畜牧、改良设计农具等皆可)

    8、为守城的将士提供一些援助,比如医疗、饮食、服装、心理疏导、家书代写等等。

    9、任何有助于守城或退敌的策略、贡献。

    达成任意一项就能获得任务奖励。任务完成度被判定为优秀、及优秀以上,额外奖励声望值20点,有一定几率进入荀彧的人才备选名录。

    公孙有田毫不犹豫地选择第7项,鼓励春耕。现在天气依然很冷,所以他决定先进行温室育苗。本着试试看的态度,公孙有田写出简单的春耕章程,邀请水镜先生司马徽入伙,司马徽欣然同意,还叫来两位小友徐庶(徐福)、石韬一起折腾。

    徐庶后来当了曹魏的郡太守,石韬为曹魏典农校尉,他们都是诸葛亮的友人。就是让诸葛丞相忍不住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的那两位。

    公孙有田兴奋地剪辑了一个视频——《我可能挖塌了诸葛亮的墙脚》

    视频中,十五岁的徐庶赤着脊背练剑,露出匀称好看的肌肉,像一只健美的、爆发力十足的雪豹。一把铁剑能舞出花来,也能刺出破空声。怎么看都更像游侠,不像谋士。

    弹幕飘过:

    【你这样不厚道,建议把诸葛亮也拐走,凑齐一桌麻将。】

    【徐庶元直不是谋士吗?】

    【他还没有弃武从文。】

    【up主的字幕】这款游戏的npc智能很高,问同一句话,也会得到不同的回应。

    公孙有田:“小郎君从哪里来?”

    徐庶收剑入鞘,披上单衣,笑眯眯道:“阳翟城南二十里外的徐村。在下与水镜先生是邻居。”他长年习武,身体素质极佳,冬末春初,只穿一件单衣就不冷。

    公孙有田:“小郎君从哪里来?”

    徐庶奇怪地看了公孙有田一眼,似乎有点不耐烦:“某就住在附近。”

    “小郎君从哪里来?”

    徐庶倒转铁剑,用剑鞘在公孙有田的脑门上轻敲一下,“公孙女郎何故消遣我?”

    公孙有田:等我给你现编。

    “非也,非也,人生如逆旅,徐村便是客栈,小郎君、水镜先生、还有我,都是天地间的过客而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小郎君当真知道吗?”

    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成功让徐庶陷入思考。

    公孙有田把种子泡上,这是育苗的第一步:浸种。

    他指挥着司马徽、徐庶、石韬取上田中的透气性良好的土壤,简单翻晒消毒过后,拌入一些草木灰杀虫,当作育苗土。将所有的盆盆罐罐都利用起来,作为“育苗盘穴”,摆在室内光线好的位置。播种、催芽。

    第一批小绿苗长出来的时候,城郊的积雪还没完全消融。司马徽带着公孙有田、徐庶和石韬,前去拜见新任的颍川太守阴修,将温室育苗推广到整个颍川郡。公孙有田被阴修阴府君任命为田曹史(官职),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吏,但是成就感爆棚。

    刷到这个视频的玩家都很激动——原来还能让npc给我打工。回到三国,怎能不招揽几个谋臣武将?

    于是一堆人试图拐走郭嘉。

    看视频的路人心痒难耐——这游戏的质量和细节,确实是领先时代的全息技术。已经被许多游戏大v吹上天,导致一号难求。游戏到底什么时候公测?他们也想玩!

    现在u站游戏区的热门视频已经变成:

    #穿越到三国,你想做什么?#

    #《三国升职攻略》#

    #颍川求学记——奉孝虐我千百遍#

    #救命,不愧是史书认证过的美貌,一眼沦陷。#

    #高价求号,@内测玩家看过来。#

    #曹操来了#

    #这个坑爹游戏不能复活#

    作为玩家公认的“颍川人贩子”,荀彧每天都在被攻略。毕竟挖走他一个,有可能收获一堆人才。

    公孙有田收集无患子、何首乌、侧柏叶、香白芷、皂荚、零陵香等药材,熬制出纯手工的洗发香膏,送给荀彧。

    荀彧回赠了文房四宝:狼毫笔、左伯纸、兰花香墨、石砚台。

    公孙有田惊奇地发现,别的npc只有“前尘往事”和“人物传记”可以解锁,荀彧还要多一项——“梦境”。

    他解锁了荀彧的梦境3-1

    建安十二年,阳翟故城西面,满目白幡之中,荀彧沉默地抚着冰冷肃穆的《汉司空军师祭酒洧阳亭侯郭嘉碑》。

    乌鸦在头顶盘旋鸣叫。

    这块墓地枕着颍水,风景不错。

    年复一年,荀彧种植的青竹翠柏越发郁郁葱葱。

    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公孙有田切换到“前尘往事3-1”

    荀彧对父亲最初的记忆是——香。

    没错,他在还不识香为何物的年纪,就单纯地喜欢那种好闻的气味。

    直到四岁这年,他才知道,父亲荀绲的官职是尚书,

    依照《汉官仪》的规定,尚书等官员面见皇帝的时候,会有两位女侍史手持香炉,静静地侍立,为他们熏衣。

    尚书郎面见皇帝奏事的时候,须口含鸡舌香。“怀香握兰”,说得便是尚书郎了。

    大汉官员熏衣的规定,已经被写入了典章制度。

    荀绲解下香囊,将里面的香料倒在梨花木小几上,教荀彧一一辨认。

    讲到鸡舌香的药用价值,荀彧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戳了戳那小小的、椭圆的褐色香料。下一刻,一本正经地给儿子普及熏香常识的荀绲忽然抬手,在荀彧的发顶上揉了一把,“这些俗物,都比不上我家阿彧的体香。”

    猝不及防,荀彧的头发被弄乱,心也有点乱——体香是什么玩意儿?

    这个疑惑,在他的小脸被伯父、叔父、父亲、母亲、兄长捏过一轮之后,终于有了答案。

    原来,他天生自带香气,是一种类似于花香和沉香完美融合的味道,清雅绝伦。

    于是,为了遮掩体香,荀彧选择坚持熏香。

    *

    表面上,阴府君和文府君还在交接颍川太守的职务。实际上,由于阴修阴府君和本地的大族关系良好,而且似乎达成了某种协议,他已经掌控了颍川郡。

    太守府的庭院中梅花半谢,杏花盛开,半边飘零半边烂漫,盛衰枯荣迥然不同,恰似花下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