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十三岁: 31. 小星星与合欢花 胡明复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学神十三岁》 31. 小星星与合欢花 胡明复(第1/2页)

    丁老师温温柔柔的说:“你弹一下。窦海骊,你暂停几分钟。”

    少年立即停手,从琴凳上站起。

    康妙玟好奇的扫了他一眼:少见的姓,奇怪的名字,谁会给孩子起名叫海蛎子呀?

    至于少年长什么模样,她倒没有在意。

    《小星星》的英文名字是《tr》,直译是“一闪一闪小星星”,节奏明快曲调简单,很适合钢琴新手上路。康妙玟是个实实在在的新手,也不懂和弦之类,就这么朴实无华的弹完了《小星星》。

    丁老师安静的听完了,这才微笑着说:“按说妙玟已经12岁,现在学钢琴是太晚了,但如果不是想考艺术类的专业,作为业余爱好学学,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个意思就是收了。

    奚绣蓝很高兴,非常客气的说:“那真是多谢丁老师了,我和她爸爸就是希望她能多出门走走,别老是在家里做题。”

    丁老师微笑,拿过谱架上的乐谱,翻了几页,放回谱架上。一边温柔的说:“我现在带的学生也不多,一个是海骊,他4岁开始学琴,学了10年了。另外两个是女孩,明君小一点,才8岁;沫沫稍大一点,11岁。明君和沫沫以后都是要考艺校的。”

    康妙玟点点头,“我就是想多学一点,请老师按照考艺校的水平教导我。谢谢老师。”

    微微鞠躬。

    丁老师显得很高兴,“好的呀,你只要肯学不偷懒,我一定好好教你。你今天上午就上第一堂课,海骊的时间要到了,你也正好在旁边看看他的指法。”

    奚绣蓝很想留下来看女儿学琴,但丁老师早已说过,上课的时候请家长暂时离开。她只好小声叮嘱女儿,下课后自己回家。可以先去人武部找爸爸,然后父女俩一起骑自行车回家。

    庐州理工大学的大门距离艺校家属区大门不到500米的距离,大白天的也不怕出事,奚绣蓝便放心回家了。

    她在校办工厂的印刷厂工作,印刷厂的业务主要是为大学服务,印发试卷、全校的通知、各种办公票据等等,主要承印大学校刊、校报、教材的印刷业务。

    大学放假了,这些业务也减少很多,印刷厂开始轮休制度,员工最多可以放一个月的假,奚绣蓝整个7月都在休假。

    当着另一个学生的面当然不好讨论学费问题,大学附近钢琴老师的价格也都差不多,普遍在10元到20元一节课之间,算算也不少,以丁老师一节课15元来算,一周就算只上一节课,4个学生一周就是60元,一个月240元,比她本职工作的工资还高呢,一年能有将近3000元外快。

    再说那两个女孩是要考艺校的,肯定不止一周一节课。

    丁老师说康妙玟暑假每周上两节课,尽快把基础教给她,开学后一周一节课,但平时要有额外的练琴时间,家里最好能买一架钢琴,不需要太好的,普通入门级差不多够用了。

    奚绣蓝如今就在发愁要多久才能攒下买钢琴的钱。

    康妙玟在丁老师家上课,先看了一会儿窦海骊练琴,之后丁老师把她叫进书房,教了她弹钢琴的基础知识,从坐姿开始教。

    又教她每天练琴之前要给手指做做操,手指运动也是运动。弹钢琴对手指要求其实蛮高,手指纤长是标配,不然很多曲谱弹不了。但要是业余学着陶冶艺术细胞也不需要太讲究,难度大的曲子绕开不弹就是了。

    哈哈,也是哦。

    窦海骊的学习时间是上午8点到9点,他到点就走了。接下来是康妙玟,从9点到10点,第一节课讲基本功比较多,也没有卡的很准时,10点半才下课。

    丁老师送她到家属区大门,指着南边的庐州理工主教学楼,“看见没有?就是这么近,一定不会迷路。记住到老师家怎么走了吗?”

    “记住了。”

    “好。今天周六,下一节课是周三上午,你现在一周上两节课,周六上午9点到10点,周三上午9点到10点。周三上课的时候叫你妈妈准备好这个月的学费,带来给我。加上今天,一共7节课。”

    丁老师没说每节课的学费,想来已经跟奚绣蓝说好了。康妙玟点点头,“我知道了,不会忘的。老师再见!”

    “再见。过马路小心一点,注意安全!”

    有老师指导就是不一样,也不怪都要找老师上课呢。康妙玟一边往大学校门走一边想,要是全靠自学就能行,这世界也不需要老师了嘛。老师教你正确的姿势、指法,还教你怎么少走弯路。

    很有必要。

    国画的季老师放假也给她增加了课时,之前是每周两个晚上上课,下周开始多增加一个下午,周日下午3点到6点,一个月多加10元学费。

    康妙玟心算了一下:国画暑假2个月一共60元学费,钢琴有6周要上两节课,加上今天一节课,一共14节课,10元一节课就是140元,20元一节课就是280元,15元一节课是210元。

    叹气,钢琴真的很花钱呢!

    不知道老爸的钓饵副业能不能赚到这么多钱?

    过马路的时候很小心,现在城市里私家车不多,危险在于运货的重型大卡车有时候会从三环路上走,庐州理工大北校门外便是三环路。若干年后三环路变成一环路,但在城市扩建之前,北校门门口一辆拖挂大卡车撞死了两名女大学生。由于本地报纸报道严重失实,直接导致愤怒的大学生上街游行,要求严惩肇事者、做出不实报道的报纸向不幸逝世的大学生道歉、收回不实报道、开除写出不实报道的记者和责任编辑。

    当时这事闹得极大,都闹得中央直接下达命令,要求本地政府及时做出批示、安抚学生、解决问题。

    后来,大学的北门正校门基本就废了,学生和教职工都改从学校的东门、西门出入。

    唏嘘。

    康妙玟走到北校门前面,看着大门和大门之后的教学主楼:大楼是典型50年代的苏联式建筑风格,方方正正,轴对称,楼顶竖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节日的时候会打开大字上的灯泡,照亮半空。

    那两名女大学生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横死他乡,还被人信口雌黄说是因为“闯红灯”才出车祸的,也不怪同学们义愤填膺。

    她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乱纷纷的,好一会儿才走进校门,从主教学楼一楼大厅穿过,又走了10分钟,到了人武部办公室门外。

    人武部办公室门关着,一来是放假,一来办公室里开着空调,关门保存凉爽的空气。

    康妙玟敲门,喊“爸爸”。

    康卫国很快来开门,“玟玟,下课啦?今天上课怎么样?”

    “挺好的。”

    康卫国收拾办公桌,“走,下班回家。”

    康妙玟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不到11点。

    “这么早下班?”

    “放假本来也没啥事,真要有事会到部长家里喊他,或者打电话喊他。”康卫国摆摆手。

    倒也是。

    康卫国带着女儿下楼,一旁其他办公室值班人员也锁门走人,大家都心有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