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十三岁: 66. 24进12,6题全对 吉敏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学神十三岁》 66. 24进12,6题全对 吉敏(第1/2页)

    另外一些人有几个比较笃定自己能留下,他们的精神面貌相对轻松得多,但也不怎么说话,毕竟队伍里有一半的人都沉默寡言,再开朗的人也会受到影响。

    邹言属于不太确定自己能否留下的那几个,不过他心态还不错,对康妙玟说他还有希望明年再战。

    “是啊,没事,明年还可以再来。”康妙玟随口说:“我听单教授说了,7月在屯溪有培训班,老师和学生的培训班都有,你的学校应该愿意送你去培训班。”

    “嗯,我跟我老师说了,老师说会帮我申请。你一定会进的,你不要担心。”

    康妙玟想了一下,“也不好说,这次进了,没准下一次进不了,tst也很难的。”

    “你记忆力很好,又聪明——”

    她笑了,“你看看,”她指了指身边的几个人,牛萌萌、何素云、唐潇、郝峰,“他们谁不是记忆力强又聪明?能进集训队其实都差不多,单教授总爱说今年集训队我最聪明,这是他对我的滤镜,我是安徽人,还是庐州人,他自然希望我每次都是第一名。但我不这么认为,你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就算不拿i金牌也还是聪明人,一个竞赛不能说明什么。”

    何素云笑了,“妙玟,你是真聪明人。”一般孩子不太能处理好这种事情,教授们似乎并不希望他们关系稳定,希望制造“竞争”,可他们忘了,16、7岁的少年对13岁的天才少女很难真正生出“妒忌”。竞争当然是竞争没错,但如果面对的是比你小好几岁的被媒体称为“天才”的女孩,很多人就会自动为她冠上光环,很难兴起“竞争”的念头了。

    晚上7点,队员们回到数学系,到了会议室。

    正副领队、教练们都在,坐了会议室的一半。

    队员们看了看,自觉坐到另一半。

    单墫教授看着学生们,表情严肃,“各位老师已经改完了试卷,分数已经统计出来了。各位同学,今天或许将会成为你们人生经历中难忘的一天,但不是决定你们命运的一天。这只会是你们生命中一次值得纪念的经历,一次竞赛不能代表你们的一生。

    不论你们今天是留下、还是离开,你们都会为了能够参与到本届i而感到骄傲。至少,我很骄傲,为了你们的努力,为了我们共同的努力。我很高兴能认识你们,每一个人。”

    队员们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他们都还是孩子,成年人的煽情有时候并不能打动他们。

    康妙玟看了一圈其他人,站了起来。其他人虽然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也不由自主跟着她站了起来。

    她向教授们鞠躬,其他人也纷纷跟着她向教授们鞠躬。

    “谢谢老师、谢谢教授。”

    24名齐声说:“谢谢老师、谢谢教授。”

    嗐!怎么着?现场气氛非常棒!

    教授们都面露微笑,想着这一届孩子还真是挺不错呀!

    杜锡录教授说了几句,大意也是落选的同学也不必气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随后单墫教授接上,“下面念到名字的同学留下。何素云,陈鹏宇,邹言……”很快念了11个名字。

    中学生们从第一个名字开始,有期待也有失望,念到名字的自然喜气洋洋,没念到名字的起先还充满期待,但随着名字越念越多,始终念不到自己名字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现实,到底没有奇迹。

    单墫教授看着康妙玟,“还有一个,康妙玟,她6题全对。”

    康妙玟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谢谢教授,是教授和老师们教的好。”

    单墫笑着对她点点头。这孩子虽然年纪最小,但在人情世故上倒是十分机敏,话说的总让人心情舒畅。他原本担心她不通世故,只懂学习,到时候就又是个无法适应环境的“仲永”,那可不妙。但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因此他就更期盼她能到科大来上学了。

    他跟附中的校长、康妙玟的初中班主任刘老师、和预定的高中班主任铁老师、康佳父母专门商议了她的进度,她今年6月中考、明年7月高考,不能再快了,虽然以她现在的知识水平今年高考也完全没问题,但康家父母和老师们都不希望她太早进入大学。一来是她的生活自理能力问题,二来是她的心理问题,突然从未成年的世界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孩子需要面临的问题太多,科大少年班已经有了很多前车之鉴,不希望再有什么“意外”,晚一年实际也不影响她的学习进度。

    康妙玟今年11月才年满14岁,明年9月入学也还不到15岁,足够年轻。

    预计她18岁完成本科学习,20岁之前完成硕士学业,顺利的话,22岁就可博士毕业。

    集训的第一阶段过去了,落选的12名学生之后两天由各省的人送到机场,有的省只有1人入选,第二轮落选后,这个省的人也要一起回去了。数学会经费有限,组委会南下广州,好不容易“化缘”来20万赞助,还要准备之后各国参赛队的各种费用,哪哪都得非常节省才行。

    这也就是1990年中国物价不高,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还算不错,不然这点钱可真不够用!

    通过第二轮选拔的目前是北京3人、上海2人、湖北3人、安徽2人、陕西1人、浙江1人,看来还是北京和湖北的竞赛实力较强。

    领队单墫很高兴安徽的2人都挺进到第三轮了。第三轮集训在3月的第三周正式开始,这几天没有讲课,反而给12名队员放假了,让他们自由活动,轻松轻松,但最好不要出北大校园,要外出的话需要跟生活老师说。

    康妙玟便想去北京棋院看看,段棋手教了她几节课她就走了,段棋手还心心念念要她到了北京一定去找他的师兄杜棋手。

    生活老师大概得到的指示就是尽量满足队员的要求,爽快的批准了康妙玟外出的请求,还找了个数学系的女生志愿者陪她一起去棋院。

    何素云闲着没事,说要跟她一起去。

    邹言也说要去,兴致勃勃的说:“没准能见到聂卫平大师呢。”

    “聂卫平在中国棋院,不在北京棋院。”

    邹言愣住,“啊?是吗?”

    真是个傻小子!

    颜老师也批准了他俩的外出请求,他们一起去也好,小孩子嘛,多一点见识不是坏事。

    数学系女生叫朱灵铃,长得娇小可爱,上海人。她也是竞赛生上来的,1988年参加了高中数学联赛拿了一等奖,不过在集训的第二阶段便被淘汰。即使被淘汰,高考考得还不错,上北大也不成问题。

    朱灵铃带她们乘坐地铁,又转公交,找到北京棋院。

    康妙玟提前打了电话过去,杜棋手正在棋院等着她呢。

    见面后寒暄几句,杜棋手便让徒弟拿了一堆书给她,又给她几盘录像带,要她自己找个录像机和电视机看。

    康妙玟为难,“我住在北大宿舍里,没有电视机和录像机。”

    杜棋手挠头,“这可有点难!小段说你学的很快,但对弈经验远远不够。学棋嘛,就是要多跟人下棋才是。”

    康妙玟点头,学棋就跟学钢琴一样,都是要日积月累的,要不断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