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51. 第五十一章 那个养家糊口的男人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51. 第五十一章 那个养家糊口的男人(第2/4页)

三从四德驯化过,思维已经固化,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开导她们理解女学的真正意义和实惠之处。

    一旁的谭三娘钦佩不已。

    她觉得那女郎会发光,说话轻言细语,不疾不徐,既能跟这群底层的愚昧妇人笑谈,也能引导她们积极向上,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

    那种感觉很奇怪。

    有时候她觉得能做到把控太守府内政的份上已经很了不得了,用赵老太的话来说,尾巴铁定得翘到天上去。

    可是这女郎一点都没有骄矜姿态,会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状态来洗她们的脑,听她讲话就是心境愉悦,令人充满憧憬。

    哪怕是画大饼呢,也画得叫人信以为真。

    这不,接连好几天梁萤都在市井里画大饼。

    最初的时候人们是抱着当托儿所的态度把孩子送过来,反正是免费的,这便宜似乎值得占。

    效果比想象中要好,已经有十多个来太守府登记了。

    男童那边就更多了,已经有六七十个。

    在梁萤把学堂设到东城河兴桥那边时,胡县令总算把平阴的差事交接好,携家眷回到太守府上任。

    这边给安排了住所。

    现在胡宣还未回来交差,开办学堂一事就落到胡县令,哦不,应该是胡从事头上,先由他把学堂的事情理顺。

    鉴于前来上学堂的男童人数多,学堂给聘请了三位夫子,把孩子按年龄分班。

    女童这边较少,如果人数多,也会再聘请女先生。

    不过因着是姑娘的缘故,会比男童照料得更精细一些,还会额外请婆子妇人照看。

    学堂虽然没有分开,但中间的那道门是锁着的,男女不会互串,各管各的,并且还有公差维护,确保幼童的安全。

    学堂里也设了伙房,一些大人觉得中午自带饭食麻烦,也可每月上交十二文铜子儿给学堂管饭。

    其余便没有额外费用了。

    甄氏由自家老娘陪同过来看学堂时,心中满是欢喜,里头的条件还挺不错,桌案已经备好了,干干净净的。

    甄母也觉得挺神气,以后自家闺女就是教书育人的先生了,说出去可长脸面。

    恰逢梁萤过来,甄氏忐忑地问起她招收来的女童。

    梁萤笑道:“目前有二十一个愿意送来。”

    甄氏笑了笑,“我还怕没人愿意来呢。”

    梁萤狡黠道:“老百姓有便宜占,自然会来了。”又道,“这边会再给你配两个妇人协助,你只管教学,其他的琐事让她们去做就好。”

    甄氏点头,对未来充满着兴致,问道:“那我要教女德吗?”

    梁萤否认道:“不教这个,隔壁都没教男德,我们凭什么要教女德?”又道,“他们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别落下。待到年底时咱们两边的学生来比一比,他们若是输了,那才叫丢脸呢。”

    这话把甄氏逗笑了,觉得跟她说话真有趣。

    梁萤继续道:“若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只管来找我和三娘,不用去找那些爷们儿,我总有法子给你处理好,倘若我不再的时候,就去找赵老太,她发话也管用的。”

    甄氏点头,“惠娘记下了。”

    两人就学堂里的事窃窃私语了许久。

    甄氏眼里仿佛含了光,觉得她以后的人生似乎有了不一样的盼头。

    那种细微的变化甄母是能看得见的,原本害怕她无法走出去年的阴影,如今看来,她好像找到了重生的意义。

    或许让她做点事消磨时光,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

    待学堂里的一切设施完善后,便开始正式教学。

    第一日去学堂那天,甄氏起了个早,用完早食出行时,甄母和张妈陪同一块儿去。

    这边去河兴桥倒也不远,只有两条街的距离。

    梁萤差了公差前来接送,护佑安全。

    一行人离开院子,屋里便空荡荡的。

    陈安出来站在院里,周边寂静,他鬼使神差地东张西望,总觉得哪里不对。

    以前每当他下值回来时,屋里总有一盏灯在等着他,如今那女人比他还外出得早,角色调换,他一时难以适应。

    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别扭不已,他叉腰郁闷了许久,才不稀罕什么公差接送。

    自己的婆娘,哪轮得到别的男人接送?

    于是那厮上值同梁萤提出要求,要早些下值去接自家媳妇儿回家。

    梁萤:“……”

    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觉得这男人还挺可爱。

    双职工模式初步萌芽,可喜可贺。

    这不,他得到特批,下值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多时辰,用于去河兴桥接甄氏回家。

    不仅如此,上值的时间也给他往后推了半个多时辰,用于送自家媳妇儿去学堂。

    陈安这才觉得舒坦了。

    那厮下值后屁颠屁颠去接自家媳妇儿。

    甄氏送完最后的女童,瞧见他抱着手笑眯眯,她心中觉得好笑,问道:“云郎怎么回来得这般早?”

    陈安嘚瑟道:“明儿我送你来学堂,以后接送都由我,不要什么公差,王功曹准予了的。”

    甄氏掩嘴,“那敢情好,省得你瞎想。”

    不一会儿甄母和张妈也前来接她回家,看到陈安,二人颇觉诧异。

    在回去的路上,陈安揽着她的腰身,甄氏兴致勃勃同他谈起今日在学堂里的事,听得陈安头大。

    他可受不了那份呱噪。

    甄氏却欢喜,觉得那些女娃委实可爱,可比往日呆在宅院里有趣多了。

    看她一张脸上充满着勃勃生机,陈安的心中颇有几分欣慰。

    他喜欢这样的惠娘,积极的,向上的,对人生充满着憧憬与期待。

    她眼里有光,已经彻底从去年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仿佛找到了自己余生的价值与意义。

    这,或许才是作为丈夫的真正含义。

    不抛弃不放弃,并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妥协,相互携手同行,风雨无阻。

    学堂正式开办后的第六日,完成任务的胡宣才归来交差。

    与父母久别重逢的欣喜不言而喻。

    这半年他极速成长,整个人都沉稳许多。

    胡志国同他说起以后的前程,胡宣高兴道:“儿倒宁愿做从事,县里的鸡毛蒜皮委实磨人。”

    胡志国捋胡子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以后不仅城里会开办学堂,县里和乡下都会开办学堂育人,这差事可不比做县令容易。”

    听到这话,胡宣整个人都裂开了,“那得开办多少学堂啊?”

    胡志国笑道:“王功曹说了,就跟土地下放一样遍地开花。”

    胡宣:“……”

    他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来,那女人当真是个魔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