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 54. 第五十四章 黑火-药首次挑战封建制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54. 第五十四章 黑火-药首次挑战封建制(第1/5页)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雉才扔下泥土,意味深长道:“这就是你要寻的长生不老药?”

    梁萤笑而不答。

    程大彪捡起现场碎裂的瓦罐渣,崇拜道:“王小娘子当真厉害,这般不起眼的东西,不曾想,却爆发力惊人,跟炸雷似的,好生唬人。”

    这不,刚才被吓尿的土匪钱串子被赵雉嫌弃,跑回去换尿裤子。

    梁萤踢了一脚地上的泥,暗搓搓道:“倘若我把这东西丢进一堆马蜂窝里,又会是什么情形?”

    几人的眼睛同时看向她。

    赵雉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忍不住指了指她,说道:“小坏蛋。”

    梁萤咧嘴笑。

    一行人回茅屋去,途中梁萤说道:“差人去寻一处清净点的地方,最好没有人烟,地势平坦些的,得赶在开春前多备些长生不老药,等着喂给前来进犯的俞州大军,保管他们乐得开花。”

    此话一出,人们全都笑了起来。

    程大彪幸灾乐祸道:“倘若把这东西投进去,只怕得把他们唬得人仰马翻。”

    梁萤斜睨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赵雉叮嘱道:“切莫走漏了风声。”

    程大彪连忙捂嘴。

    制作黑火-药是非常机密的事。

    这个时候世人还未把它的出现当回事,因着梁萤是现代人,比他们的认知超前了几千年,捡了便宜占。

    目前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黑火-药的适当配比,只要能炸,能起火,具有威慑力就行。

    为了应付开春俞州大军来犯,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筹备大量黑火-药来吓退那些兵马,给两郡争取时间破俞州死局。

    那毕竟是庞然大物,他们人手短缺,力量悬殊,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

    赵雉再次派亲信出去采买硝石和硫磺,至于木炭,获取的方式就容易多了。

    梁萤对古代的军事机械了解得不多,可以说得上匮乏,如果要制作火-药包,怎么从城里投放到外面的军队中也是个问题。

    赵雉说道:“可用抛车投放。”

    当即跟她讲解抛车的运作原理。

    但是用抛车投放出去肯定没法用瓦罐来装火-药。

    梁萤表示必须把黑火-药密封在一个容器里才能发生爆炸,起到震慑作用。

    赵雉摸下巴沉思,问道:“用木桶可行?”

    梁萤想了想,应是可行的。

    二人就抛车的抛射距离和绵线引燃爆炸的时间做了一番探讨,这需得实践才行。

    赵雉认为可以装同等重量的石头和药桶进行对比。

    把石头抛射出去到落地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以此来推测留在药桶外的绵线燃烧时间,最好是落地的瞬间爆炸。

    倘若绵线留得过长,引炸得太过缓慢,落地后有可能被熄灭;倘若留得太短,半空中就引炸,威慑力则大大的削弱。

    既然选择把火-药投放到战争中,它意味着什么,梁萤比任何人都清楚。

    她既有一颗大爱的心,盼着管辖地的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可同时也野心勃勃,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可以对敌人毫不手软。

    变革总是要流血的。

    打压豪绅,屠杀太守府,这些仅仅只是推进体制的开始。

    以后她还会面对更多的庞然大物。

    如果想要把整个封建制推翻取缔,便意味着她要跟这个王朝的所有世家抗衡。

    他们的治国理念、军队和数千年累积起来的封建思想……必须从这些阻碍践踏过去,方才能成就出她的理想国。

    而黑火-药,便是她撕开整个封建制的一把利剑。

    她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推动腐朽世界的变更。

    哪怕会满手血腥。

    那又如何呢?

    在这个吃人的世道里,人命就是那么微不足道。

    她要让她的羽翼所到之处,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

    要让所到之处,强兵富民,把曾经垄断的学识遍布乡野,就算不要求所有受教的孩子都能做童生秀才,至少要有识字的能力,听得懂律法基础。

    为了制造黑火-药缔造自己的理想国,梁萤在山里亲自把关。

    之前做的瓦罐,头里只装了一斤火-药,现在她制定每只木桶里装一斗,也就是十斤。

    制作火-药的人员都是一群土匪。

    这些人从蛮鸾山就跟在身边,比谁都靠得住。

    外面进山的路口设了哨卡,但凡有动静,会有官兵通报。

    做火-药配置的茅屋里禁止火星和铁器等物,赵雉也亲自动手,把木炭捶打成粉末过筛。

    先前采买的硝石不够纯,经过熬煮提纯后,梁萤再次按照瓦罐的配比制作。

    她跟老妈子似的不停地叮嘱人们小心谨慎,要不然他们这群土匪全都得上天。

    在制作的过程中,赵雉得到启发。

    以前在战时为了烧毁敌军的粮草营寨,他们会在箭身上捆绑浸染了桐油等易燃之物的麻布,一旦点燃射击出去,便会迅速点燃对方的粮草营帐。

    那现在可不可以把火药也弄到箭上起引燃作用呢?

    听到他的想法,梁萤赞他是个小聪明。

    但是箭杆相对较细,如果要在上面装火-药,携带的量并不多。

    赵雉开动脑筋,通常箭杆是由木头或细竹制作,倘若在箭杆上捆小竹筒装置的火-药筒,点燃绵线后射击出去,哪怕携带的火-药再少,它的爆破力都是相当厉害的,引燃粮草或帐篷那些东西已经足够了。

    梁萤觉得可以尝试。

    人们在把三种粉末配比妥当后倒进石臼里,分次添水拿木棒进行搅拌,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若是搅拌得太稀,晾干水分需要很长时间;若是搅拌得太干,就没法充分让三种不同物质彻底均匀融合。

    只有它们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爆炸的效果才是最佳。

    梁萤在记忆里搜索。

    以前古人制作的火-药应该都是粉末,那种制作方式的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现在采取欧洲那边的加水颗粒制作方法,应该要好得多。

    不过在把它们捶打磨成颗粒时危险度仍旧很高,一旦沾染火花,甭管你多大的能耐,直接上天见佛祖。

    故而她每道工序都盯得紧,出不得分毫岔子。

    做到木桶上的引线需要大量绵线,为了防止绵线引燃后在抛投途中熄灭,引子必须做得粗壮才好。

    郡内有抛车,他们对抛车进行实践。

    把黑火-药加上木桶的重量估算后,捡同等重量的石头进行抛投,以此推算石头在抛出到落地的时长。

    因着古代没有钟表,用的是滴漏。

    从抛起到落地,总共滴下多少水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