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56. 第五十六章 那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男……(第2/4页)
现在火药作坊在大量制作火药桶和小型火药筒,为攻打俞州做准备。
因着之前在临都曾投放过火药桶,知道它的厉害,目前并未改动配比。
梁萤鼓励吴元尝试改变配比,但要达到爆炸效果,硝石必须占大头,且在制作过程中不能见任何火花,禁止用铁制品。
吴元牢记于心。
他隐隐意识到,他仿佛在做一件很不得了的事。
用两郡六千兵去吞俞州六郡,这真的是一场作死的挑战,但用上这些黑火-药,一切皆有可能。
吴元不禁有些兴奋,他觉得这帮人玩得真他娘的贼!
今年的夏日比去年炎热,从俞州派过来的探子去了临都后,并未发现蛛丝马迹。
那探子从当地老百姓嘴里打听到攻城那天晚上听到的动静,简直地动山摇,跟炸雷一般唬人。
但到底是什么东西,老百姓自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永庆那边调了兵过来援助。
探子没在临都发现异常,后来又辗转到永庆。
这边根本就没听到什么地动山摇。
方士炼丹不仅王公贵族盛行,民间也盛行。
听说永庆太守请了方士替自家老娘炼长生不老药,那探子暗搓搓去了一趟燕翅山,因官兵看守的缘故,没法上山去。
于是探子到附近的村庄打听,倒是听到了一点炸炉的苗头,但也仅此而已。
现在是非常时期,燕翅山这边盯得紧,梁萤听说有外地人打听时,无比淡定。
那就是个幌子。
纵使俞州那边知道丹炉炸裂,纵使他们知道炼丹的方子,也没法把黑火-药联系起来。
要知道从发现火药开始到正式投用于军事,历史上就经历了上千年,并且当时的土火药配比跟近代的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知道有外人来打听燕翅山的第二天,临都那边的许太守亲自过来了一趟,他不知怎么想的,也想搞土地下放。
梁萤当即拒绝了,同他说道:“现在不是时候,倘若俞州来犯,郡里又要打豪绅,内忧外患,必死无疑。”
许太守噎了噎,严肃道:“我回去想了许久,永庆的治内确实顶好,如果想要富起来,长痛不如短痛,是要做出改变才行。”
梁萤调侃道:“许太守你的悟性倒是挺高,通常做官的都巴不得老百姓穷,他们穷了做官的和豪绅们才富。”
这话把许太守气着了,没好气道:“问题是他们若实在太穷,就会造反。”顿了顿,“闹水灾那年你永庆郡内不就有好几个县造反吗?”
梁萤:“……”
许太守无比现实道:“底下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就会拒缴赋税,以至于太守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若是用兵镇压,生乱不说,再遇到俞州来犯,那才叫里外不是人。
“我这不害怕了吗,现在没闹不等于他们以后不闹,若是再遇天灾人祸,他们吃不消定会生乱,你们永庆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梁萤默默地瞅他,他的觉悟真的很高,懂得居安思危。
“你若有心图谋改变,也未尝不可,不过不是现在。”又道,“俞州始终是个威胁,今日侥幸把他们打回去了,但不能保证他们明日又来进犯,总是这样,也挺烦人。”
许太守摆烂道:“那还能怎地?”
梁萤:“咱们既然结盟了,就得互助抵御他们,是不是这个道理?”
许太守点头。
梁萤:“俞州那么多兵马,临都和永庆迟早都会被他们吞并,以我之见,倒不如主动出击,寻求机会。”
这话把许太守唬住了,试探问:“你们想动俞州?”
梁萤不答反问:“倘若永庆开口向你们借兵,可愿意借?”
许太守:“……”
听她这语气,是要捅篓子的节奏啊!
许太守沉默了许久,才道:“我有得选吗?”
梁萤:“……”
好吧,他确实没得选。
如果他不愿意借兵,那永庆肯定会打他。
能动嘴皮子就不动武力,两人就目前俞州的形势一番探讨。
她确实说得不错,那边已经动了吞并的心思,头上总是悬着一把刀,说不定哪天就落下了,日子肯定不好过。
如果没有见识过他们这帮人的实力,许太守定然不愿意主动去挑起俞州的战火,但他们用实力证明,或许真的可以以小博大。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寻求时机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道里,朝廷的作用相当于死了没埋。
各方诸侯纷争四起,为着地盘你争我夺。
这些群雄有门阀世家,也有乌合之众,大大小小到处都是,朝廷内斗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去跟这些诸侯周旋?
许太守很是无奈。
这些年他跟以前的王太守狗咬狗,而今那王太守下了黄泉。也幸亏他被杀了,若不然他过来求援,肯定是求助无门的。
这也许就是临都的时运,不该落到俞州的口袋里。
双方有心共同图谋俞州后,许太守从想搞土地下放变成了一块儿打俞州。
那俞州可是他的老邻居了,比梁萤他们更了解。
临都左靠永庆,右靠俞州,中间还夹着一个雁门郡。
相对而言,雁门郡就是墙头草,谁厉害它就往哪边倒。
那个郡只有四个县,里头只有几万人。
俞州嫌它太小不够塞牙缝,弄过来作用不大,也起不了什么威胁,索性留着做俞州和临都的缓冲。
眼见天色不晚了,许太守回驿馆,明日再继续商事。
白日里赵雉外出,直到入夜才归来,梁萤到他的院子里同他说事,不曾想那家伙居然坐在油灯前研究起兵书。
现在还没入伏,他穿着轻薄的粗麻衫,坐在椅子上一边摇蒲扇,一边苦思冥想。
许多字赵雉都不认识,也不会问梁萤,觉得没面子,多数都是问的李疑。
李疑会跟他讲,但到底是门外汉,对兵书里的意思也理解不透,全靠赵雉自己用经验去悟。
门虚掩着,梁萤拿着蒲扇走到门口探头。
听到声响,赵雉本能地把兵书合拢。
梁萤的视线落到桌上,似笑非笑道:“赵郎君着实用功。”
赵雉没有吭声。
梁萤暗搓搓走上前,瞥了一眼,“在看《司马法》?”
赵雉想起身走开,却被她按坐到椅子上。
她的手不安分地落到他的胸膛上,故意说道:“上回我把吴元给你哄回来了,你可不能反悔哟。”
赵雉:“……”
梁萤伏到他的肩上,笑眯眯问:“你看得懂《司马法》吗?”
赵雉斜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