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76. 第七十六章 一道送命题抛向梁萤……(第2/4页)
梁萤把她搀扶起来,详细问起他们家里头的情况,着重问那个被卖掉救父的二姐。
提到这茬儿,妇人心中艰难,说起三年前家中遭遇的挫折。
原是自家男人生了一场重病,当时大女儿已经嫁人,为了治病家里把田地卖了,又从女婿那边借钱银还是不够。
最后没得办法,只得把二闺女卖给商贾程家做奴婢。
那时候闺女年纪小,如果是活契才只能卖两贯钱,死契则是三贯。
为了治病还账,家里咬牙把二闺女卖了死契,之后才慢慢熬了过来。
一家六口老大出嫁,老二被卖,老三则是这个稚子,底下还有一个妹妹。
这两年一家人全靠做佃农维持生计,前些日他们家分得四口人的自耕地,还额外还得了十多亩的租地,生活总算有了盼头。
哪怕当初卖的是死契,也想着日子好过了试试看能不能把卖掉的二女儿赎身回来,一家团聚。
梁萤心中不是滋味。
把母子打发走了后,她看向身边的赵雉,说道:“我若是那个被卖掉做奴婢的闺女,心中一定恨极。”
赵雉平静道:“众生皆苦,降生在这个世道本就艰难。”
梁萤眺望远处的山峦,自言自语道:“怎么会有死契这个东西呢?”
赵雉居高临下睇她,理所当然道:“阿萤若瞧着不顺眼,那便废除了,既然土地能禁止买卖,人口也能禁止买卖。”
梁萤愣了愣,“废除了?”
赵雉破罐子破摔,指着周边道:“这些土地都是你的管辖地,你想怎么着都行,哪怕是天皇老子来了都不管用,若是遇到不听话的,我去打他一顿,直到他听话为止。”
梁萤失笑,他真的是个草莽,粗鲁得要命。
可是她好喜欢啊。
一旁的谭三娘也附和道:“废除了挺好,好好的一个闺女,被卖去为奴作婢,一辈子的贱籍,若主人不放,就永无出头之日。”
梁萤想了想,说道:“那便从永庆那边开始,颁发禁止人口买卖的律令,只能雇佣,禁止什么死契活契,还有什么家生子。”
赵雉点头,“极好。”顿了顿,“若被卖的人愿意返回原籍,也能分得土地,有立足之地。”
梁萤:“那我回去后就把这事落实了。”
之后他们辗转到各地巡查当地情况,有些地方土地已经下放,有些地方则还在清理。
因着现在已经到了春耕时节,必须灵活处理土地的分发。
有些去年就栽种了冬小麦,有些已经翻过地,在保持原基础上进行变更调整。
也有少许出现划分重复的情况,若是已经翻过地或播过种,就在庄稼收割后归还回去,或者做成活田等。
大部分村民都能接受,因为土地关乎着他们的饭碗,只要公家能把土地下放了,什么条件他们都能忍。
巡查到章武等地时,遇到韩二娘一行人。
梁萤问起他们的进展,人们毕恭毕敬汇报,她认真倾听,也会提问。
这还是韩大娘第一次见到她,忍不住频频偷看,就跟韩二娘当初那模样,充满着浓烈的好奇心。
待梁萤一行人由郡守簇拥着过去后,韩大娘偷偷拉了拉自家妹妹的衣袖,小声道:“大长公主生得好俊,好威风啊。”
韩二娘得意道:“那可不,贼跟我们女郎长脸。”又道,“我记得她当初去平中时,那时候还是长史的身份,爹他们那帮大老爷们对她卑躬屈膝的,我还是第一次瞧见女人也能这般厉害,心里头痛快极了。”
韩大娘斗志满满道:“以后我们也要像她那般,抬头挺胸,叫人不敢小瞧。”
韩二娘笑道:“阿姐,外面的日子是不是比后宅有趣?”
韩大娘点头,应道:“外面虽然累了些,但心里头不累,有时候看到老百姓的夸赞,特别舒坦。”
韩二娘:“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夸赞阿姐,可比伺候薛大郎痛快。”
韩大娘抿嘴笑,她无比庆幸自己能走出薛家的泥潭,根本就没有空去自怨自艾,伤春悲秋,因为他们都好忙好忙。
那种踏实的,积极向上的,用双手去铺垫当地人的前程,得到他们个个喜笑颜开的敬畏夸赞真好。
她在这里感受到了被需要,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再像以前在薛家那样总是反思否定自己。
拒绝内耗,尊重内心的感受,直面自己的不足,重新去接纳自己,这样的活法真的很好很好。
韩大娘喜欢这样的生活,虽然身体会疲惫,但内心充实,整个人都带着冲劲儿。
当初她羡慕韩二娘的勃勃生机。
如今,她也变成了第二个韩二娘。
以后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
在东州这边革故鼎新,一派欣欣向荣时,楚王老巢泉州那边则陷入了混乱战火中。
泉州驻扎了十三万军镇守,杜阳常山王挥军十万攻打。
战火纷飞中的允州何氏隔岸观火,原本是不想去插一脚的。
前阵子楚王怕何氏一族跟常山王抱团,特地派了使臣前来加官进爵,加封何政为镇南将军。
现在常山王攻打泉州造反,朝廷下令让何政去平叛,一下子把他给难住了。
常山王卫家跟允州何氏有一段狗血的世仇,祖上曾是结拜兄弟,后来因着夺妻之仇闹得不共戴天。
何家这边的媳妇被义弟卫家给夺了去,闹得不可开交。
两家结下梁子,老死不相往来,甚至看到对方还得去打一顿。
上回他们一同出现在河城,当时梁萤还有点怕他们在河城闹将起来,好在是他们很给面子,没有生事。
现在常山王打着讨伐楚王的名义去攻打泉州,楚王下令让何政以镇南将军的名义去平叛。
若是平时,看到常山王那小子打一顿就好了,可是一下子让何政带上万大军去打群架,还是得斟酌一下。
这不,州府里为了打不打群架吵翻了天。
他们允州是有这个实力的,毕竟手里握了二十四万军。
这在众诸侯中算是顶级大户了。
杜阳那边攻打泉州,原本不关他们允州什么事,站着看热闹就好。
哪晓得那狗日的楚王鸡贼得不行,给允州扣了顶镇南将军的帽子。
如果他无动于衷,则属于抗旨;如果出兵打常山王,以后卫家被灭,就破坏了三角鼎立的平衡关系。
这是一道送命题。
何政很是发愁,他背着手站在军事沙盘前,盯着上面的杜阳,泉州和允州三地。
杜阳挨着泉州,允州离两地则有段距离。
三地里杜阳的资历最老,允州和泉州几乎是同时发迹起来的。
这些年他们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一直和睦相处,哪怕楚王打到了京城,杜阳和允州都没有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